得其輔助,所向披靡;失去他,敗仗連連,蔣介石終於體會曹操的痛

說到曹操,大家一定會想到他身邊的謀士郭嘉。郭嘉是曹操最喜愛的謀士,曹操每次出征,必帶郭嘉。

得其輔助,所向披靡;失去他,敗仗連連,蔣介石終於體會曹操的痛

郭嘉有多厲害呢?

可以這麼說:曹操在有郭嘉之前,幾乎一直打勝仗;郭嘉死後,幾乎一直打敗仗。郭嘉助曹操滅袁氏、呂布、烏桓,一統北方。

可惜這樣一個英才,卻英年早逝。

曹操在赤壁之戰中戰敗後,哀嘆: "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得其輔助,所向披靡;失去他,敗仗連連,蔣介石終於體會曹操的痛

蔣介石身邊也有這樣的謀士,他叫楊永泰。

面對當時各路軍閥,蔣介石採用楊永泰策略,"武力進攻和政治分化"打敗"李白"的桂系,經濟手段打敗馮玉祥的西北軍,政治方法解決閻錫山的晉系,外交手段拉攏張學良的東北軍,名義上統一了全國。

面對共產黨領導的紅色根據地政權,楊永泰提出"三分軍事,七分政治"方針。

所謂七分政治,則加強對民眾管理和宣傳,澄清吏治,實現保甲制度,對蘇區民眾實行所謂"軟化、分化、感化"政策,使民眾日益脫離共產黨。三分軍事,派重兵對蘇區實行嚴厲的圍剿、封鎖。

得其輔助,所向披靡;失去他,敗仗連連,蔣介石終於體會曹操的痛

僅一年多時間,工農紅軍被逼長征。其實楊猜測紅軍路線,只是蔣介石不相信,認為陝北貧困,紅軍不會去。

楊又提出"驅狼逐虎"之策,一面追趕紅軍,一面收服地方軍閥,四川、貴州、雲南的軍閥都被蔣介石一一控制。

這麼一位奇人,結果卻死在國民黨的內鬥之中。

得其輔助,所向披靡;失去他,敗仗連連,蔣介石終於體會曹操的痛

因為隨著楊永泰地位提高,楊代表的"政學系"勢力逐漸變大,得罪陳果夫為首的CC系和其他派系。為了平衡黨內各派利益,蔣介石做出一個令他後悔一生的決定,讓楊永泰離開自己身邊,任湖北省主席。

表面看,出任封疆大吏是升官了,其實謀士離開主公身邊,一般意味著失寵,政敵們還會放過這天賜良機嗎?

果然,楊永泰剛到武漢不久,就被刺客殺死,而他殺死他的幕後主謀竟然查不出來。

有的說是胡漢民親信國民黨中宣部長劉蘆隱所指使;有的說是"復興社"鄧文儀因報復而派人所為;還有的說是,CC系因權力之爭,下令特務處第一科乾的。

甚至"湖北王"何成浚也因支持過湖北省黨部發動學生反對楊永泰就任湖北省主席而涉嫌。

得其輔助,所向披靡;失去他,敗仗連連,蔣介石終於體會曹操的痛

不管怎樣,晚年的蔣介石一定能理解當年曹操兵敗赤壁時候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