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特別合作區:高質量建設「東深圳」

深汕特別合作區:高質量建設“東深圳”

深汕特別合作區正加速崛起。圖為起步區鵝埠片區。

深汕特別合作區:高質量建設“東深圳”

深汕特別合作區“海陸空鐵”立體交通體系雛形顯現。圖為創新大道。

深汕特別合作區:高質量建設“東深圳”

深汕特別合作區堅持綠色發展,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濱海新城。

雲翼扶摶彌九萬,海帆飛迅越三千

我國第一個特別合作區——深汕特別合作區正迎來騰飛的“風口”,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迎來新的體制機制調整,開啟深圳第“10+1”區發展新模式,全力打造中國飛地經濟發展模式首創者、飛地治理模式首創者、飛地城市化實踐首創者。

“市委六屆九次全會提出,建設好深汕特別合作區,打造新的增長極。市委六屆十次全會提出,高水平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落地,推動深汕高鐵、深汕第二高速等規劃建設,建設現代化濱海新區、產業新城。”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主任產耀東表示,合作區堅決貫徹落實市委的要求,我們以“創新引領發展、實幹再造新城”為發展理念,以“總部+基地、研發+生產”為發展模式,以“規劃引領、基礎先行、平臺帶動、產城融合”為發展思路,加快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和產業項目建設,積極打造與深圳政策貫通、交通互通、資金融通、人才暢通、民心相通的一體化發展格局,努力打造“成本窪地、產業高地、生活福地、人文勝地”美麗新深汕,奮力建設粵東振興發展區域中心、深圳自主創新拓展區、宜居宜業宜遊濱海新城。

謀定而後動 高標準編制城市規劃

風至自靈動,策高當行遠。

“要把當地建設成為現代化的濱海新區、產業新城,打造先富幫後富、區域協調發展的生動範例、創新典範。”“規劃先行、謀定而後動,按照世界一流標準規劃好、建設好、發展好,更好地發揮對粵東西北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高標準、大手筆、大氣魄規劃,在帶動產業集聚的同時,不斷提高城市發展潛力。”上級領導的殷殷囑託為合作區指明瞭前行的方向。

今年6月15日,深圳市規土委發佈深汕特別合作區中心區概念城市設計國際諮詢公告,盛邀國內外設計機構為“飛地”規劃建言獻“計”,最終評審通過的6家入圍機構將獲得獎勵,最高可獲500萬元。目前,6家入圍機構已經通過了中心區概念城市設計國際諮詢踏勘答疑會,進入設計階段。

7月27至28日,由深圳市規土委(海洋局)與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共同組織召開《深汕特別合作區總體規劃(2017-2035)綱要》專家諮詢會。來自國內9位規劃業內各相關領域知名專家一道行走新城、全面“把脈”深汕特別合作區總體規劃綱要初步成果,以國際化視野擘畫特別新城高質量、高水平建設的未來。“作為深圳全面建設管理的新城,其規劃建設目標要放在整個深圳的大戰略下去思考和統籌,要將智慧城市的建設理念融入《綱要》,學習國際一流城市規劃理念,在規劃層面謀劃好如何守護綠水青山,明確資源上限和生態底線,打造低碳城市樣本,聚集先進產業的同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專家們的真知灼見引起深汕特別合作區幹部的共鳴。

當前,深汕特別合作區認真學習雄安新區等先進地區規劃編制的先進理念,著力打造具有國內標杆意義、全球一流水平的智慧新城。首先是積極推進總體規劃編制。制定了《工作方案》,納入了深圳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工作安排,已形成了總體規劃綱要並與市規土委共同研究論證。第二是有序推進專規控規編制。基本完成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市政工程詳細規劃、鵝埠片區、鮜門高鐵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濱海片區概念規劃等。第三是明確了“兩帶、一軸、一谷”和“一中心四組團多節點”總體空間佈局思路:中心組團打造高端商務區和政務區、東部組團打造科教研發區和未來產業區、南部組團打造新興海港商貿區和濱海生態旅遊區、西部組團打造先進製造集聚區、北部組團打造康養度假區。同時,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積極推進生態環保科技產業園規劃建設,完成項目選址並組織規劃論證,初步確定了環保科技產業園範圍和規模。

聚焦鵝埠產業項目建設突飛猛進

“金科特種材料生產基地已經順利通過建築節能驗收,開始加緊安裝、調試設備,力爭在今年10月前試投產。”深圳市金科特種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近日高興地宣佈,並對深汕特別合作區上門瞭解項目進展的工作人員表示感謝。該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6年下半年在特別新城先進製造聚集區佈局生產基地,主要生產碳納米管及導電漿料產品。

為穩步加快特別新城的建設發展,去年以來,深汕特別合作區牢牢扭住項目建設“牛鼻子”,該區主要領導定期組織召開產業項目建設推介會,協調解決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困難,通過企業座談會、包乾責任制度等一系列的方式,主動服務、靠前服務企業,努力推動擬竣工驗收項目儘快投產。

今年6月,深汕特別合作區在服務企業的力度上再次“加碼”,在原有明確的兩個公務員跟蹤服務一個產業項目的基礎上,由一位區領導包乾一個擬竣工投產項目,協調推進項目竣工投產各項事宜,幫助企業打通項目竣工投產“最後一公里”。金科特種材料生產基地就是其中一個由該區領導“承包”的擬竣工投產項目。

聚焦鵝埠、聚焦產業。

深汕特別合作區產業項目建設呈現突飛猛進的可喜態勢。目前,已供地產業項目67個, 61個來自深圳,全部達產後預計年產值超610億元,預計年稅收約53億元。其中,11個竣工投產、30個主體施工。

產業集聚初具規模。深汕特別合作區大力發展先進製造研發中心,促進形成全產業鏈條,目前已初步形成四個產業集群:以易能、應達利等為代表的電子設備及電子產品製造業集群,以騰訊、華潤等為代表的大數據產業集群,以金科、萬澤等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集群,以核達中遠通、匯創達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招商引資提質提效。深汕特別合作區主動參與全市重大招商活動、重大項目簽約會、投資政策宣講會等,廣泛推介該區營商環境及政策,堅持重大項目、高新技術產業項目、規模集聚項目“三個優先”,著力引進先進通訊設備、數控機床、機器人、醫療數字機械、自動化控制系統等細分行業,推動向產業價值鏈高端延伸。

“海陸空鐵”立體交通體系雛形顯現

8月3日,廣鐵集團廣州工程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廣汕公司總經理陳樹青率隊赴深汕特別合作區協調推進廣汕鐵路深汕站建設事宜,表示將與各方加強溝通聯繫,共同推動廣汕鐵路儘早建成,讓高鐵成為深汕特別合作區新城建設發展的“助推器”。廣汕鐵路是設計時速為350公里的客運專線,自廣州新塘站引出,將在合作區的新城未來中心區內設立深汕站。廣汕鐵路建成後,將實現廣州與深汕特別合作區間的一小時內互達,並將與已通車的廈深高鐵和擬規劃建設的深汕高鐵組成特別新城便捷的高鐵體系。

“產城融合、產城並進。”深汕特別合作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呈現全面提速。

對內,抓緊打造路網內通新骨架。目前規劃建設道路71條,道路總長約251公里,總投資約323億元。其中,已建成通車道路19條,約49公里,總投資約28億元;已動工建設26條,約67公里,總投資約53億元;正在開展前期工作26條,約135公里,總投資約242億元。重點推進深汕大道、望鵬大道、深東大道等“六橫六縱”城市主幹路網建設,起步區鵝埠片區基本形成了縱橫連通、相互銜接的市政路網。

對外,抓緊形成重大項目外聯新格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快深汕高鐵、深汕第二高速規劃建設。主動對接省發改委、市軌道辦、惠州市等部門,推動深汕高鐵儘快開展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和深汕站站房擴建,推進深汕第二高速交通詳細規劃及工程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加快協調推進小漠國際物流港一期碼頭工程、防波堤及公共航道建設,研究深汕通用機場前期相關工作,“海陸空鐵”立體化交通體系已形成雛形。

以人為本補齊公共服務配套短板

作為一座未來之城,不斷集聚先進產業昭示著潛在的巨大商務需求。

作為深汕特別合作區的新地標,由世界500強、“城市地產締造專家”綠地集團開發的深汕綠地中心代表了特別新城未來的商務環境品質。這個項目的建築群體以主帆(主塔)及三個副帆為群體,立面設計採用材料或顏色變換,形成帆的造型,寓意深汕特別合作區新時期揚帆啟航,該設計方案的主創團隊是曾參與人民大會堂和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的設計機構。主樓211米摩天大廈主要包括供企業總部辦公的寫字樓和國際星級酒店兩大板塊,酒店將按照五星級酒店標準和品質打造。同時,深汕綠地中心還將建設約3萬平方米的城市商業MALL以及3棟建面約35至55平方米的公寓,打造區域商業活力中心,服務高端人才。目前,211米商務大廈、商業MALL與公寓樓已在同步施工中,其中,211米商務大廈正在樁基施工,部分公寓已進入到二層主體結構施工。

深汕綠地中心的拔地而起,恰恰印證了深圳第“10+1”區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的突飛猛進。截至目前,深圳水務集團、深圳燃氣集團、深圳廣電集團、深圳巴士集團、深圳供電局等一批國企已經進駐合作區,以深圳標準為深汕特別合作區的發展提供公共服務保障。

特別新城的底子是四個農業鎮,公共配套存在明顯的短板,創業伊始,沒有像樣的自來水廠和醫院,當然也不會有星級酒店。近來,在各方支持下,深汕特別合作區不斷加大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力度。鄰里中心、創業村、開元小區、振業時代花園、鮜門站前公共交通樞紐等項目將陸續投入使用,綠地中心、東部大廈等項目加快建設,文體中心、鵝埠汙水處理、鵝埠天然氣場站和市政燃氣管道等項目正穩步推進。啟動了人才安居計劃,規劃選址保障性住房近期用地40多公頃,可提供2萬多套保障性住房。

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的教育醫療配套設施。當前,市政府已立項2.8億元建設合作區寄宿制高中,推動規劃建設兩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與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簽訂共建深汕門診部框架協議,5月15日動工,7月5日完成封頂,明年1月實現運營。在市衛生計生委和醫管中心的支持下,合作區已規劃設計市屬公立三甲醫院,已確定醫院選址,劃定了紅線圖。

深汕灣畔,湧動的春潮蘊藏著砥礪前行人的澎湃動力;圳美綠道,巍峨的群山銘記著開拓創新者的使命擔當。

邁入深圳全面負責建設管理的新時期,被學界稱為“東深圳”的深汕特別合作區正在加速崛起!

精準招商 “京”彩不斷

近日,以“投資深圳·共贏未來”為主題,由深圳市投資推廣署與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首次聯合主辦的招商盛會在京舉行,來自北京政、商、學、媒等各界約200名知名人士匯聚一堂,共同真切感知深圳經濟特區改革開放創新的獨特魅力。這場活動專門為深汕特別合作區設置了寶貴的推介時間。

深汕特別合作區的亮相吸引了一批在京龍頭企業的目光。活動中,特別新城與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中農聯控股有限公司簽訂投資合作框架協議,分別將在當地打造哈工大機器人及人工智能深汕科教基地、中航智無人直升機綜合生產及試飛基地、中農聯農產品國際物流港。

此前的8月10日,北京郵電大學校領導曾赴深汕特別合作區調研並洽談合作事宜,得知推介活動在京舉行,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溫嚮明、北郵資產經營公司董事長張立華專程趕赴現場,再次與來自特別新城的領導深入洽談。

幾天時間裡,招商團隊先後走訪了此前已表達強烈投資意向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中科奕楊天網科技有限公司、泰禾集團、怡海教育集團、中農聯控股有限公司等優質企業,與契合當地發展方向的各企業洽談合作,助推特別新城產城融合、產城並進。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14年完成了我國第一個智慧城市建設項目——武漢智慧城市總體規劃與設計任務,成功挺進智慧城市建設領域。該企業民用產業發展部部長金倉松在交流中表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願發揮企業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優勢,助力深汕特別合作區打造更加代表未來的智慧之城。

中科奕楊天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房甲敏表示,中科奕楊已開發研製了包括無人機激光探測系統在內多個產品系統,並正處於關鍵成長期。中科奕楊十分看好創新發展、先行先試的深汕特別合作區的發展前景,十分期待與這座匯聚眾多“深圳元素”的特別新城達成合作,攜手共贏。

在與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洽談合作的過程中,泰禾集團當即與合作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並表示,深汕特別合作區擁有優越的山海區位資源稟賦,發展潛力巨大,該企業願與深汕特別合作區共建、共享新城發展成果。

怡海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琳達表示,我們期待能夠充分發揮集團在教育方面的經驗,把合作區打造成為滿足高端人才對生活及教育需求的宜居新城,帶動地方經濟持續增長。

作為中國領先的“三農”服務平臺、農產品流通交易平臺及中國蔬菜流通協會產業委員會實體流通平臺,中農聯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孔新輝表示,深汕特別合作區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最東端,區位優勢十分突出,該企業希望能夠依託當地良好的資源優勢打造企業華南區域總部,推進企業自身產業融合。

(石義勝/文 陳程航 張貴/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