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菜起家打造千億帝國,讓歐美等國甘拜下風,民族企業家的代表

談起三星這個公司,我們普通老百姓可能只知道三星手機,而且隨著中國本土手機廠商的崛起,三星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的頻率好像也大不如前。

但真實的三星卻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只生產電子產品,從普通人使用的手機到軍隊使用的裝甲車,三星所經營的業務五花八門,然而想不到的是這個被譽為“韓國經濟的支柱”、“三星共和國”的公司竟是從一家賣菜的小商販起家的。

賣菜起家打造千億帝國,讓歐美等國甘拜下風,民族企業家的代表

三星的創始人李秉(bǐng)哲出生於日殖朝鮮時期的一個富農家庭,小時候的李秉哲就被父親送到先進的西式學校讀書。在新學校學到了先進知識的李秉哲則萌生了去宗主國日本留學的念頭,20歲時的他不顧家人的反對,獨自一人去了日本,在日本的李秉哲拼命的學習知識,大大開闊了眼界,為未來的事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從日本回國後的李秉哲運用了自己學習的知識做了充分的市場調研,他決定經營向中國東北出口蔬菜、水果這種風險小、利潤大的生意。李秉哲買下了一間不起眼的小商鋪作為事業的起點,李秉哲給店起名為“三星”,在受中華文化影響的韓國,“三”是多的意思,“星”則是永遠明亮,恐怕當時的李秉哲也預料不到自己的小商鋪會發展成韓國的頂梁企業吧。

賣菜起家打造千億帝國,讓歐美等國甘拜下風,民族企業家的代表

坐觀三星在戰後的發展,可以說是借了韓國經濟發展的順風車。每一年的經濟風口和最具潛力的發展項目都被李秉哲牢牢抓住。

五十年代初,戰爭剛剛結束,韓國物資稀缺,經濟局勢十分不好,韓國國內的民族企業對本國的製造業有一種很悲觀的態度,為了規避風險,這些企業大多從事進口貿易,充當西方國家的買辦。而李秉哲卻另闢奇徑,以自己積攢下來的技術和經濟實力創辦了韓國第一家制糖廠,在外國貨遍地的韓國市場,硬是闖出了一條路。

賣菜起家打造千億帝國,讓歐美等國甘拜下風,民族企業家的代表

六十年代韓國的經濟開始迅速增長,李秉哲又瞄準了化肥市場,彼時的韓國農業生產基本使用進口化肥,有著振興民族產業志氣的李秉哲又投資建立了年產33萬噸亞洲最大的化肥廠。當時,電子半導體業在美國剛剛興起,精明的李秉哲可不會放過這個未來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新興產業,1969年,他創辦了隸屬三星總公司的三星電子。

到了七十年代,電子產業的優勢逐漸顯現出來,許多工廠開始使用計算機來管理生產,李秉哲又將公司的資金大力投向電子方面,此時的韓國政府號召企業優先發展重工業,三星又將業務經營方向囊括了造船、通訊、軍工等多方面領域。

三星,lg集團,現代,樂天和SK是韓國五大財閥,前5大財團的銷售額相當於韓國年GDP的近60%。而且這五大財團在國內也有著很大的影響,中國區銷量佔現代汽車全球總銷量逾四分之一,近年來有所下滑。從58同城·二手車上可以看到,現代的車價格便宜,也是受歡迎原因之一。

賣菜起家打造千億帝國,讓歐美等國甘拜下風,民族企業家的代表

八十年代是韓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三星已經給李秉哲積攢了不小的財富,可是此時的三星只被西方國家視為低端貨,不滿現狀甚至想要在半導體界超過西方國家的李秉哲將巨資投入公司的半導體界,加上美國對韓國這個“盟國”的技術開放,韓國終於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後全世界第三個可以開發半導體的國家。

賣菜起家打造千億帝國,讓歐美等國甘拜下風,民族企業家的代表

在當時韓國國內普遍有“沒必要大力花錢獨立生產,有外國貨用就行了”的聲音,可以說正是有李秉哲這樣大力振興本國產業的民族企業家,三星才能從外國貨遍地的韓國市場殺出血路,最終走向國際,成為韓國企業走向世界的領頭人。小編同時也希望中國的企業家能多學習一下李秉哲“堅持獨立生產,振興本國企業”的偉大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