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無意間的這句話,造就了梁思成筆下最美的手繪圖

眾所周知,梁思成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建築學家,曾於1946年參與了聯合國大廈的設計工作。但大家或許不知道,梁思成投身建築學竟是因為林徽因無意間的一句話。

林徽因無意間的這句話,造就了梁思成筆下最美的手繪圖

1921年,林徽因剛從英國回來,梁思成前去拜訪她。她告訴梁思成,自己以後要學建築學。於是有些繪畫功底的梁思成愛屋及烏,也選擇了建築學。二人於1924年同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學。

林徽因無意間的這句話,造就了梁思成筆下最美的手繪圖

如果不是當年林徽因無意間的這句話,中國近代史上或許就少了一位建築學家,而後人恐怕也無法看到他的這些精美細緻的手繪圖了。

林徽因無意間的這句話,造就了梁思成筆下最美的手繪圖

山西五臺山佛光寺大殿,建於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被梁思成譽為“中國第一國寶”。當時日本學者曾斷言,在中國已找不到唐朝時期的木結構建築,這一發現則打破了該斷言。

林徽因無意間的這句話,造就了梁思成筆下最美的手繪圖

天津薊縣的獨樂寺,民國時歸屬於河北省,建於遼代統和二年(公元984年)。

林徽因無意間的這句話,造就了梁思成筆下最美的手繪圖

1930年,梁思成、朱啟鈐、劉敦楨等人在北平了創辦了中國營造學社,這是近代中國第一個從事傳統建築學研究的私人學術團體。

林徽因無意間的這句話,造就了梁思成筆下最美的手繪圖

1932年至1937年間,營造學社成員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展開了大規模的對中國古建築的勘探和調查。當時不少古建築藏身於荒野,湮沒無聞,二人常奔走於窮鄉僻壤,風餐露宿,甚至飢寒交迫。

林徽因無意間的這句話,造就了梁思成筆下最美的手繪圖

山西榆次永壽寺雨花宮,一座建於北宋年間的古建築,這是1937年營造學社趕赴山西考察古建期間,林徽因在去太原的火車上偶然瞥見的。當時它孤零零地立在鐵路邊,似乎早已被人遺忘。

林徽因無意間的這句話,造就了梁思成筆下最美的手繪圖

據記載,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在1932年至1937年間共走過了中國137個縣市,調查古建築1823座,詳細測繪建築206組,繪製圖稿1898張。

林徽因無意間的這句話,造就了梁思成筆下最美的手繪圖

抗戰期間,梁思成還在1939年至1940年冒著戰火考察了川康兩省共35個縣,調查古建、摩崖、石刻等共730餘處。

林徽因無意間的這句話,造就了梁思成筆下最美的手繪圖

在此基礎上,梁思成在1946年完成了一部英文版的簡明中國建築史,輔之以珍貴的手繪圖稿,雖不甚完備,但擁有極高的學術價值。但直到1984年,這本書才真正問世,並由梁思成之子梁從誡譯為中文,這就是《圖像中國建築史》。

小夥伴們,你對梁思成、林徽因夫婦還有哪些瞭解?歡迎分享到留言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