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普遍要求 35 歲以下,那 35 歲以上的人都幹嘛去了?

曾經其實辭退35歲以上的員工早就是各個行業公開的秘密了。先看一組數據:

2016年,亞馬遜員工平均31歲,谷歌員工均齡30歲,臉書員工均齡28歲......而均齡38歲的老牌公司IBM,不久前被ProPublica 報道說,2017年這家公司採用各種辦法裁減40歲以上的員工。

最近的一次,聯想整個集團換血續命裁員估計大家都看了吧?

但真相是:35歲以上的人其實大多數還存在於各大公司發揮著自己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

只是很多人還報著十年前的心態,只要我好好幹,單位就不會辭退我....

招工普遍要求 35 歲以下,那 35 歲以上的人都幹嘛去了?

所以35歲以上的人到底去哪兒啦?

老張,40歲,中層副職,炒股炒得好,有一定資本積累,辭職,在青島買了別墅,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老林,39歲,中層副職,正職比他還年輕,心態受不了,跳槽到了另一家企業,當了中層正職。

老程,42歲,技術專家,積累了不少成果,也有理論研究,天津某大學作為人才引進過去了,據說還給了一套房子,待遇比企業裡還好。

老趙,44歲,業務主管,一直鬱郁不得志,一氣之下,辭職,創業,杳無音信。

老錢,52歲,中層正職,工作壓力太大,申請了提前退職,拿60%待遇,回家休養去了。

老李,43歲,上司打壓,當場撕破臉皮,辭職走人,與幾個同學合夥做生意,不知道怎樣了?

招工普遍要求 35 歲以下,那 35 歲以上的人都幹嘛去了?

給職場朋友的五點建議

1. 如果可能,還是要好好讀書與學習:高起點高學歷帶來的職業機遇不同,接觸的環境圈層包括未來的眼界,都會大不相同。

2. 如果可以,儘量多學一門技藝:對於很多沒有資源背景的普通人而言,所謂“天荒餓不死手藝人”,問題在於你要沉下心來,將技藝磨練純熟,切不可情緒用事半途而廢。

3. 工作不僅僅是提升能力的地方,更是磨練我們的脾性、歷練我們心態的地方,職場中的核心要素無非兩點,一是做事,二是為人。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你一旦走出職場走向市場創業或做點自己的事情,這兩點至關重要。

4. 做任何工作之前,都要儘快熟悉整個領域,找到該領域的價值核心:想盡一切辦法創造機會,合理安排工作分工及節奏,積極主動地接觸並處理那些核心工作。

5. 記住,企業的本質是盈利,而員工和企業的關係就是一種交換: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再深切的情懷也無法逃離市場規律,你要時刻審視自我,永遠都不要把公司當做家。

招工普遍要求 35 歲以下,那 35 歲以上的人都幹嘛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