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吧,你给不了我归宿感

如果一个结了婚的男人每天下班后不回家,那是因为家给不了这个男人想要的温暖。

前段时间刷屏的成都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刘洪仁教授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母校欠你们一个男朋友”,不仅值得大学老师的深思,同样也值得高中老师深思。刘教授发表这样的感慨是因为他觉得学校亏欠学生们太多了,学习四年连一个男朋友都找不到,不是学生们没能力,而是学校没有“生源”啊。这里我不是鼓吹高中学生去谈恋爱,而是我由此想到了另外一个话题:高中生毕业后为什么不喜欢回母校看看?因为母校亏欠他们的同样也太多了。

同样的,一个毕业的学生不愿意回来看看母校,那多半也是因为母校给不了这个学生应有的归宿感。为什么会是这样?

再见吧,你给不了我归宿感

关于“母校”的定义,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说的:本人曾经在那里毕业或学习过的学校。

既然是母校,作为母校孩子的学生应该是非常喜欢她才对呢。但是我经过十多年的观察发现,高中孩子毕业后就不会回来看一眼TA曾经学习和生活了三年的地方。甚至很少有学生回来看看曾经与他们朝夕相片的老师。十多年间,几乎看不到有学生回到母校看看,那怕是经过母校也不会进来看看。这个现象,让我费解,甚至不解。

在我们苏北地区,很多学校的学生学得非常地苦。早晨起得很早,通常6:20要到校,6:30就要开始早读,中午1:30要到校做数学练习,日复一日。下午5:45放学,然后是20分钟的吃饭时间,接着就是四个多小时的晚自习,放学了,家远的同学要11:00才能到家,快速地洗漱之后就是学习,很多学生是在12点之后才睡的。因为回家之后还有作业,做不起来第二天交不了差。

再见吧,你给不了我归宿感

古人曾说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但是属于高中孩子的就是无休止的练习,所有练习都有一个美丽的目的:让你考上大学。

没错,在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考上大学特别是名校确实是很重要的,但是这种学习“衡水模式”的教育方式,把学生变得像机器一样,整天就是做题,除了做题还是做题。中午的时间间隔和晚饭的时间间隔都是很短的。这就让我怀疑我们的教育最终的目的还是不是为了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了。

记得90年代上高中时,就是高三的日子,我们也是学得很快乐的,有压力但是并不痛苦。每天7点到校早读,9:20下晚自习,中午可以在学校的阅览室看看杂志,如《飞碟探索》《世界军事》等等都可以看,每天都是爆满,中午阅读时间结束的时候总是带无限眷恋的表情离开阅览室。每天下午三课下,高一到高三都是雷打不动的课外活动,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下雨天,体育课改为室内下棋。体育课一节不少也不会被占用。中途学校还会组织学生看电影,元旦还会组织晚会。那个时候升学率也很高啊。所以现在我们回忆起当年的高中生活,虽然很苦但是乐意,对学校和老师没有半句怨言。

再见吧,你给不了我归宿感

但是现在的高中生,整天呆在学校里,时间是很长的,中途休息的时间很短,美其名曰“无缝字管理”。作为母校所能给孩子们的就是没日没夜的学习,永远做不完的成堆试卷,学校就像工厂,学生就是产品,在“产品”打磨过程中,用大量的习题最大程度地放大产品的“价值”,达到高校分数线了,就是合格的产品,出了校门就再无“售后服务”。这种近乎压榨式的“产品”生产过程,可供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少得可怜。特别是高三学生,该放假时候没有假期,或者打折放假,放二天的变成放一天。每个星期天下午还要早点到学校学习。这种近乎疯狂的时间压榨,带给学生的幸福感又有多少?即使考上了大学,又会对母校有多少感恩之情。这些,校方不会却考虑,校方只会沉浸在每年高考数据节节攀升的狂欢之中。

所以,当前这种功利化的教育目的,纯粹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学习没有快乐,高中生活谈何乐趣?学生们也知道,学校这样“抓紧时间”就是为了升学率考虑的,学生也知道,老师们这样“抓紧时间”也有为了自己的荣誉和奖金考虑在里面。当学生走出校园之后,我们很少能在校园看到以前毕业的学生,哪怕是才毕业的学生,他们不会回母校来看一看曾经很熟悉的校园风景和老师。

没有,不会。

如果说“母校欠你们一个男朋友”是因这种录取机制造成的,那么毕业的高中学生对母校没有一点留恋,没有归宿感又是什么造成的呢?

再见吧,母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