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城鎮化就是合村並鎮嗎

有人說農村城鎮化就是合村並鎮,就是讓村民居住在鎮裡,把省出的地域進行復墾,增加耕地面積。

首先要明確農村城鎮化並不是合村並鎮,甚至可以說與合村並鎮沒有任何關係。

所謂的城鎮化,是指城鎮邊沿或者郊區靠近城市、城鎮或者鄉鎮駐地周邊的農村居民,由於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這部分原先定義為居住在農村的居民可以享受和城鎮居民享受的相同惠民政策(例如醫療、衛生、公共設施、養老保險、孩子教育等等),這些區域的農村居民可以納入城鎮居民管理。所以叫做農村居民城鎮化。因此這個政策不是合村並鎮。其實更類似於城鎮管理區域面積的擴大。

農村城鎮化就是合村並鎮嗎


在不同省份,由於戶籍管理方式不同,對於城鎮化的叫法不太完全一樣。

例如在取消農業非農業管理戶籍的省份,由於統稱居民戶口,沒有農村城鎮之分,這種城鎮化只是名稱上叫做戶籍人口城鎮化,也只是公安機關內部進行戶籍統計管理的叫法,和居民沒有多大關係。

在戶籍管理分為農業非農業的省份,城鎮化以後的農村居民就成了所謂的“非農業戶口”了,可以享受非農業戶籍人口的待遇。但是原有的土地等等並沒有取消,就是在原有農村居民的基礎上,可以享受原先城鎮居民(即非農業戶口)可以享受的一些待遇。比如就近進入城鎮學校接受教育,村民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等和城鎮居民相同。

農村城鎮化就是合村並鎮嗎


其實,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國家逐步取消農村、城鎮居民的差別,實現居民統一戶籍管理、不在人為區分什麼農業、非農業的一種方式。

這也是在逐步還戶籍管理本來的真實面目,不在把一些利益強加於戶籍的做法。

戶籍管理的本質只是管理人的基礎信息,只要人一出生,就應該登記、記錄其姓名、性別、出生日期等,和其他利益不應該存在關係。

農村城鎮化就是合村並鎮嗎


國務院早在2014年就要求全國範圍內大力推廣戶籍管理取消農業、非農業,統一城鄉管理,逐步消除農村和城鎮之間的差別。相信隨著經濟的發展,城鄉差別會逐漸減小,人們生活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