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也要找鋼琴老師上課?

郎朗也要找鋼琴老師上課?

音樂造詣如郎朗這樣的鋼琴家表示:自己也在不斷學習,適時補充自己的不足。相較於兒童、青少年,成年人肯定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較為清楚。當然,也存在隨著年齡增長越不願提起自己的缺點的狀況,但理智上,確實應該多上課、多學習、多看書,來完善提高自己。

學習任何一門知識並不否定天賦,天份再高,沒有相關知識儲備也彈不出來,所以無論什麼時候都得虛心去學習。比如即便精通了一門語言,其他語言也需要學習而不會自動輸入你的腦子。而且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精通不是隨便說說的。

音樂和語言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人把貝多芬全學好了,不見得他能彈好西班牙作品。一定要找到個把老師幫你把關、幫你發展。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師也不需要太多,不要老換,不然風格也會很搖擺。

郎朗也要找鋼琴老師上課?

艾森巴赫,德國二戰後最傑出的鋼琴家,他是一個為了年輕藝術家,可以毫無保留地奉獻一切知識的人。也是郎朗在美國的藝術導師兼人生恩師。他教會了郎朗怎麼彈“三個弱,四個弱(彈鋼琴時音的強弱程度)”。

這技巧據郎朗描述,“即使在最後一排(演奏會現場)還能聽到。我在世界上沒有看見過,也沒有聽見過,像他那樣的彈弱音還能留尾音的鋼琴技巧。我感覺他彈琴有一種東方的仙氣,就像蜻蜓在湖面點水一樣,有種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的感覺。

艾森巴赫可以說是師尊界的典範了,不但在郎朗的鋼琴技巧上傳道受業,還在生活上為他解惑。在他被場外諸多因素干擾時告訴他:“做事不能急,越是關鍵的時候越要穩,一進入音樂,就把其他的一切都隔斷了。”

郎朗也要找鋼琴老師上課?

郎朗成名後,練琴也很小心,擔心會彈得結構散漫,要麼怕不尊重原作,不敢做過多的音色變化。在艾森巴赫的指點下,他找到了一個適合自己的火候,既做到了尊重原作的節奏,又在不破壞結構的情況下,把自己想表達的氣息彈出來。

在這位恩師的指點下,郎朗學會了“不是什麼都要按時結束,簡單就是美!

之後,他又拜師格拉夫曼門下,他是一個玩交響化的大師,在旋律和‘豐富聲音’方向頗有造詣。他的學生鍵盤能力都很優秀。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職業鋼琴家,也不能亂拜師,要知道自己需要提升哪些方面再去拜師。郎朗很幸運的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這一位。與格拉夫曼學習的過程中,郎朗在和聲處理技巧方面有了一定飛躍。

彈鋼琴不能光說不練,光想那叫意淫,光說那叫嘴炮。就像一個足球明星一樣,突破能力、防守能力都得有。鋼琴家也是一樣,首先得有能力,才能談境界。連能力都沒有就不要光說境界。

真正能打動人的,並不是那些眼花繚亂的技巧。大師們不會只單純看技術好不好,而是看學生展現出來的音樂水平行不行。音樂水平不行的話大師們看不上,但沒有技術肯定也不行,因為彈不出好的音樂。

用情感來打動鋼琴,用情感把鋼琴融化。

郎朗也要找鋼琴老師上課?

每個偉大的音樂家,都要通過不同藝術家的洗禮,一點點汲取他們的精髓,才成長起來的。

-END-

郎朗也要找鋼琴老師上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