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漲薪還拖嗎?國務院發話了,嚴禁「有錢蓋學校,沒錢漲工資」

教師漲薪還拖嗎?國務院發話了,嚴禁“有錢蓋學校,沒錢漲工資”

教育經費的流向值得研究。過去5年的教育發展模式很像過去10年間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地產拉動。師資待遇問題一直隱藏在教育地產的井噴式增長的背後。這當中“面子”和“裡子”的博弈令人玩味。

教師漲薪還拖嗎?國務院發話了,嚴禁“有錢蓋學校,沒錢漲工資”

《澎湃新聞》2018年8月1日報道了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有關中小學教師工資限期達標的指示精神。

其中有一句頗具玩味的話:“嚴禁超標準建設豪華學校,把教育經費的每一筆錢用到關鍵處。”

由此,我們也能多少了解到中小學教師漲薪難的根源所在了。說白了,還是教育的“面子”和“裡子”的博弈。

1

教師漲薪還拖嗎?國務院發話了,嚴禁“有錢蓋學校,沒錢漲工資”

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沒錢嗎?恰恰相反,錢不少。

從過去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連續超過4%,幾乎是迄今為止教育投入最高的時期。

但錢的流向就需要仔細研究了。

這5年的教育發展模式很像過去10年間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地產拉動。

過去5年,中國教育也經歷了教育地產的井噴式增長。

越來越多的中國師生享受到過去無法想象的高規格教育硬件設施。寬敞舒適的學習和住宿空間、質量一流的多媒體設備、供教職員工使用的人性化的辦公環境成為標配。

而今,城市中最壯觀、最現代、最漂亮的建築已經不再是政府辦公樓,而越來越多的是學校的教學樓。

2

教師漲薪還拖嗎?國務院發話了,嚴禁“有錢蓋學校,沒錢漲工資”

讓人欣喜的同時,問題也馬上出現了。

校園漂亮了、舒服了、體面了,而與之配套、隱藏在教育地產背後的師資待遇問題呢?

中小學老師的工資條仍然不那麼漂亮,不讓人舒服,不怎麼體面。

校園基建僅僅是完成了教育發展的1.0版本,隨著這一輪長達5年的教育地產投入進入尾聲,中國教育還有沒有別的發展動力?中國教育的創新驅動在哪裡呢?

其實,教育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師資!

市場經濟體制下中國教育“增速換擋”的核心是以優質教育資源的內容建設為導向,提升“軟實力”。

而內容建設的引領者就是教師。也就是說,中國義務教育2.0版需要以師資為核心的優質教學資源的升級。

說實在話,“確保義務教育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也未必能真正激勵教師帶動教育產業提升。

但畢竟還有相當比例的中小學教師連這個基準線都沒有達到。

教師待遇低,是對教育的不尊重,甚至輕視!

3

教師漲薪還拖嗎?國務院發話了,嚴禁“有錢蓋學校,沒錢漲工資”

“面子工程”誰都願意做,高規格的學校蓋好了,領導過來剪綵、講話、上頭條,彩旗飄揚,掌聲雷動,年底總結還能進入“十大民心工程”,多有面子。

“裡子”的那些事,教師漲薪?又是錢,財政這麼緊張,還要顧全大局才對,再調研一下,等內部討論後分步驟、分區域逐步實施。

中小學教師待遇是義務教育的關鍵,理應成為教育經費流向的“關鍵處”。

如果教師漲薪問題能成為地方政府行政考核最重要的必選項,可能會加快政策落實的進程。當那時候,“面子”和“裡子”的順序恐怕才會有實質性的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