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国内小语种“大市场”,沪江是如何做到的?

占据国内小语种“大市场”,沪江是如何做到的?

在国内培训教育领域,英语属于“兵家必争之地”,由此也形成了出国语言考试、学科英语、少儿英语乃至在线英语等多个“赛道”。中国英语教育哪家强?一时之间莫衷一是。

不过,说起小语种(非英语)教育哪家强?沪江显然当仁不让。

沪江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显示,2015至2017年,语言课程(英语除外)收入分别为1.3亿元、1.97亿元、2.21亿元;2017年,语言课程(英语除外)收入占总收入40.2%;2015至2017年,语言课程(英语除外)收入增长70%。同时,截至2017年12月31日,语言课程(英语除外)学生10.6万人次,占比35.7%。由此可见,小语种课程不仅是沪江营收中的重要一环,而且在国内小语种领域位居领先地位。

沪江小语种发展模式自成一体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小语种人才培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事实上,早在2005年,沪江就开始布局在线多语种学习市场。“目前,平台上已经上线涵盖欧美语言、亚非语言等覆盖‘一带一路’经济区近60个国家或地区的数百门语言课程,能够充分满足用户在线学习小语种的需求。”沪江网校多语种事业部总经理张静表示。

占据国内小语种“大市场”,沪江是如何做到的?

其实,沪江创业之初,同样以在线英语学习的需求为主。当学习者们表现出学习更多语种需求的时候,沪江逐步增加相应的学习产品。其中,日语是第一个发展起来的小语种品类。

当时,沪江有一个类似节目单的内容产品。于是,邀请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及教师,按照自己学习的过程,以期刊、专栏等形式发布出来,供在线学习者跟随学习。结果发现,这种形式竟然受到众多学习者的追捧,尤其是日语学习需求非常大。

2005年,沪江创建了专门的日语门户站点,开始涉足在线日语学习。结果,一年的时间,沪江日语就发展成为行业第一名。沪江日语发展的规律,大致可以总结为,发现用户需求,寻找优质的教学内容,通过在线互动的方式逐步形成课程模式。由此,沪江小语种发展模式初露端倪。

之后,以日语发展模式为样本,沪江韩语、法语、德语、西语、泰语、意大利语、俄语等相继上线。目前,沪江开设课程的小语种达到了11门。

占据国内小语种“大市场”,沪江是如何做到的?

事实上,与英语学习相比,小语种学习者具有明显的分散性特征。但是,互联网恰恰体现了聚合效应,不仅能够将优秀的师资整合到一起,而且能够将有学习需求的学生整合到一处。

当然,沪江小语种模式并非各家在线教育机构都能效仿。究其原因,在于沪江形成了庞大的学习者群体。2016年1月12日,沪江用户数量突破1亿大关,创造了互联网教育行业的最新纪录。2017年沪江用户突破1.6亿,移动用户端用户达1.3亿。

沪江构建小语种学习闭环生态

通过内容营销,实现内部留存,是沪江小语种发展的一个经典做法。因此,内容为王在沪江小语种板块中作用举足轻重。日前,沪江网校再度与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两大知名出版社签约,签订标准日本语、泰语两套多语种系列图书。

人教社旗下《新版标准日本语》是国内最权威的日语学习教材。早在2014年,沪江以合作的方式,把图书内容开发成在线课程和移动学习产品,用户扫描书本上的二维码即可以连接定制的在线课程便捷学习。出版社则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收集到用户的学习数据,为图书的再版提供帮助和依据。此次双方续签,将进一步完善“版权内容—APP—在线课程”小语种学习闭环。

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教育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国内外权威出版机构,无疑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源头。目前,沪江不仅与国内出版社密切合作,而且还与圣智学习集团、剑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麦格劳希尔教育集团、哈伯柯林斯集团、霍顿·米福林哈考特集团等国外版权机构达成合作关系。

占据国内小语种“大市场”,沪江是如何做到的?

沪江合伙人、副总裁常智韬表示,作为互联网教育的开拓者,沪江一直将教材二次开发成网络课件,帮助版权增值,让内容产生更大的价值。

对于引进的优秀教材出版物,沪江将学习内容进行二次开发,根据学习需求和用户体验研发相应的在线学习课程。同时还引进大量辞书版权,用以丰富其在线词典“沪江小D词典”、单词学习工具“开心词场”等学习产品的基础语料库,完善原有词典的相关词条、音标、声调、词性、释义、例证释义等内容,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由此,实现了纸质图书、在线课程、移动应用三者互相结合,促进转化。

不难看出,整合全球优质的出版社或者内容机构,只是沪江网校全力打造全球领先的专业在线多语种语言学习平台策略之一,如何将引进的优质版权内容加工设计出一套全新的学习解决方案才是最终目的。

人工智能开创小语种学习新体验

实际上,沪江小语种的在线教学模式也经历了内容、技术、体验的磨合。最初,沪江小语种课程只是简单的数字化产品,仅仅把教材、书籍的文字、音频上传,整合成为简单的数字化学习产品;随后,方才自主研发出加强型的数字化产品,即对学习内容、音频提供简单的讲解、配套的习题,通过并超链接查词、解析,后台对习题正确率、用户学习行为进行简单记录。

占据国内小语种“大市场”,沪江是如何做到的?

如今,沪江小语种进入互动型产品阶段,不再以传统的录播形式、音频形式讲解学习内容,而是穿插人工智能的算法,用大数据测算用户学习行为,一方面,根据习题正确率推送练习题,另一方面,依据难度系数生成相应的习题加深。同时,沪江小语种进一步加强用户与教师、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直播互动,力求还原线下课程的上课体验,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学习的融合。

据称,沪江网校多语种回归学习用户本身,借助大数据+AI技术,为广大多语种学习用户提供了更加高效和专业的学习解决方案。目前,沪江网校多语种已经建立了包含从专属测评老师、专业课程顾问、专业助教到1对1和专属学习督导教学教研全链条服务体系。其中,在师资建设方面,沪江网校投入巨资搭建了一批经过专业培训的在线师资团队。整个团队近8成成员拥有海外经验,100%持有国际、权威考试机构认证的小语种水平认定、教育资格证书。

10多年来,沪江网校多语种持续构建正版内容壁垒池,不断开发多样化、高效、专业在线语言学习服务,同时借助沪江智能教育资源优势,抢先发力在线多语种语言学习+人工智能新模式,致力于为全球多语种学习用户提供更新更好的在线多语种语言学习新体验,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沪江网校多语种事业部总经理张静表示,未来,沪江网校多语种将持续强化丰富课程+专业服务+智能教育三驾马车势能,为全球更多的多语种学习用户创造更好的在线小语种语言学习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