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孩子文化自信,教孩子学道德经(一)

树立孩子文化自信,教孩子学道德经(一)

孩子不听话、不想学习、任性、沉迷网络、成绩较差, 进入到了判逆期,跟父母拌嘴、顶撞就更严重。整天让家长操心,使我们家长们感到非常无奈,孩子教育成了大部分家长们面临的难题,也成了我面临的难题。

有什么好办法啊?我一直在思考,古今名人都有一个好老师,我一普通人,我到哪里去帮孩子找一个顶尖的好老师啊!思前想后,我就要求孩子读经典,第一本《道德经》,这是直接请古圣先贤做老师。

文化上的自信,是孩子做事,做人等一切自信的根源,缺了自信的孩子,练本领再上进,学习再刻苦,都成了上位自信者的福利。这上进不过是给别人上的,苦也是给别人吃的,所以,我觉得让孩子学习一些传统的文化经典,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还是有好处的。

孩子说,你天天让我读,有什么用?我一点都不明白书上说了些什么?孩子手指的是《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此谓生生不息。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损损相害。 天道讲究的就是一个平衡的状态,万事万物都是过犹不及,太饿了不好,容易饿死,太撑了也不好,容易撑死。损有余,有余者表面看是受损了,实则是从不平衡变平衡了,由不好的倾向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足的呢,被补了,也平衡了。相互之间在一种平衡中不断循环,发展壮大,这就是生生不息啊!!!

孩子问我,什么是天道?大道至简,无处不在,我指着我们门前这片土地跟土地上生长的大树对他说。春天的时候,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树处于不足的状态,而土地经过整个冬天的修整处于有余的状态,有余的土地把养料源源不断的供给大树,树就逐渐复苏,长出新芽,长出新叶子,长出果实了。而到了秋天的时候,树已经到了有余巅峰的状态,就开始自损,先掉果子后掉叶子,直到把自己都掉的光秃秃的,这些掉到土地上的果子跟叶子,慢慢腐烂,融进土里,变成肥料,补充土地的失去的养分,经过一个冬天的修整,到来年春天,土地又再次有余了,树又再次不足,土地再给树补充养料而自损。这样的不断自损~损到极限~被反哺~有余~有余到极限~再自损,这样一个不断循环又无处不在的过程,就是天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