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呼倫貝爾市檢察院和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召開聯席會議,並簽署了《關於加強協作配合保護大興安嶺生態系統的14條意見》,就共同保護大興安嶺生態環境,實現雙贏多贏共贏達成共識。
大興安嶺林區是全國五大國有林區之首,其生態系統既包括大興安嶺林區,也包括呼倫貝爾草原,是眾多河流、湖泊的發源地,保護良好的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維護著我國東北、華北地區的生態安全,是呼倫貝爾大草原和東北糧食主產區的天然屏障,生態地位和區域地位極其重要、極具特色,但生態環境也十分脆弱。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環境汙染、非法狩獵、毀林開荒等破壞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生態環境保護面臨巨大挑戰。呼倫貝爾市檢察院高度重視保護生態環境,提出了“綠色檢察”的工作思路,僅從檢察機關統計數據來看,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受理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631件837人。
為了增強保護大興安嶺生態系統的合力,呼倫貝爾市檢察院和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簽署了《關於加強協作配合保護大興安嶺生態系統的14條意見》,《意見》提出了7項具體措施:
1
建立公益訴訟“補植復綠”基地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與檢察院共同規劃專門的公益訴訟“補植復綠”基地,對林地被毀後短時間內無法補植復綠的,讓破壞生態環境的被告或當事人在基地“補植復綠”,或者繳納生態損害賠償金,由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安排專業人員組織實施。為進一步建立“公益訴訟警示教育基地”奠定基礎。
2
建立生態損害賠償金專門賬戶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設立單獨賬戶,用於保管檢察機關在公益訴訟工作中追繳的生態損害賠償金。生態損害賠償金專門用於“補植復綠”。
3
建立專家人才庫
雙方各自組織確定專家人才或專門人才,為對方提供專業問題諮詢、法律諮詢和幫助。
4
在司法鑑定、法律援助等方面互相支持和幫助
雙方在司法鑑定、評估、專業技術、法律諮詢等方面互相幫助。
5
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和日常聯絡工作機制
定期或根據案件需要及時召開會議,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研究提出完善工作的有效措施。
6
建立案件協作辦理機制
在各自辦理涉及生態環境違法犯罪案件中,要加強協作配合,互通信息,互相支持。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發現存在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情形的,應當向檢察機關移送線索;檢察機關工作中發現違法行為需由有關林業部門查處的,應當將有關線索及證據移送有關林業部門。
7
建立防範廉政風險機制
檢察機關應當依照法律和上級規定,規範履行監督職責。公益訴訟工作中,向有關林業機關提出的檢察建議,應當同時抄送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及所轄林業部門發現檢察機關工作人員辦案中存在不規範、不廉潔等問題及時向市檢察院反映。努力防範有關林業部門和有關檢察機關的廉政風險。
此前,呼倫貝爾市檢察院與黑龍江省檢察院大興安嶺分院已經簽署了跨省保護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文件。至此,呼倫貝爾市檢察院跨區域、跨行業保護大興安嶺生態系統合作機制已搭建完成。
閱讀更多 內蒙古日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