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被刺倒即將補刀 英雄大叫留活口 惡魔換魂竟讓日軍最頭疼!

鐵血虎將和“日本八路”——戰將、特等戰鬥英雄楚大明精彩傳奇之三

至誠大兵注:特等戰鬥英雄楚大明的精彩,重要特徵之一是敢於帶頭跟以拼刺見長的鬼子兵拼刺刀,並始終鼓勵屬下八路軍官兵隨時敢於跟日軍拼刺刀。正是他這種敢打敢拼的大無畏精神,激勵著所屬官兵形成了特別強硬的“李雲龍”戰鬥作風,經常能夠打勝仗立功勳。此篇就重在敘述英雄楚大明帶領部隊跟鬼子兵白刃格鬥,爾後俘虜日本士兵,幫助日本俘虜兵“換魂”,由惡魔轉變成為日軍頭疼害怕的日本八路的精彩。

上篇之二文章講了楚大明肉搏時摳出了鬼子眼球,一些人質疑其真實性。這也難怪,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抗戰神劇層出不窮。一些導演為了博眼球,編出了“手撕鬼子”、“手榴彈炸下空中飛機”雷人場面。脫離史實胡編亂造不僅誤導了國人的歷史觀,也是對浴血抗戰先烈們的不敬。

真實的英雄不能忽略親歷者的聲音。《步兵110團戰史》是親歷戰爭的老兵沾著血,以極為平實的筆墨記錄了每一場戰鬥的時間地點和經驗教訓,有勝仗也有敗仗,可是說,可信度超過了某些個人的回憶錄。這部《團史》獨具特色——提到楚大明名字竟達132處,可見他是一個獨具特色的英雄。

鬼子被刺倒即將補刀 英雄大叫留活口 惡魔換魂竟讓日軍最頭疼!

鬼子被刺倒即將補刀 英雄大叫留活口 惡魔換魂竟讓日軍最頭疼!

真實的抗日戰爭極為殘酷!據史料記載,冀南根據地在八路軍中承受的損失最大,全區犧牲旅(地委)以上幹部27名,團(縣)級幹部128名。楚大明和他的戰友就是在“抬頭見炮樓,出門上公路”的大平原上,用最簡陋的武器與最兇惡的敵人血拼。八路軍缺槍少彈,20團一些新兵扛的是大刀紅纓槍。楚大明錘鍊部隊的辦法就是拼刺刀,他說:“拼刺刀,拼的是一口英雄氣。不敢拼刺刀的兵,給他講多少戰術也使不上。再勇敢的戰士也有腿肚子打哆嗦的時候,幹部必須衝在前面!”他這樣說,也是這樣做。

鬼子被刺倒即將補刀 英雄大叫留活口 惡魔換魂竟讓日軍最頭疼!

特等戰鬥英雄楚大明

1940年9月5日,徐紹恩團長命令2營在鄭家莊阻擊日軍古屋中隊,楚大明營長率部沿公路跑步前進。途徑宋家莊時,與偽軍一箇中隊遭遇。楚營長對5連連長說:“及振江,衝上去幹掉它!”說完,他帶領4、6連冒著槍彈繼續向前跑。5連猛衝上去,一排手榴彈,一陣喊殺,偽軍中隊跪地投降了。2營及時趕到鄭家莊村東北公路兩側搶修工事,王幹教導員帶領8連在翼側樹林隱蔽待機。

9時許,日軍開始炮擊。2營陣地彈片橫飛,楚營長面不改色站在大樹後。敵人只有40餘米了!營長手狠狠一劈,機槍、步槍一起開火,鬼子趴了一地。楚大明端起刺刀槍大喊:“三五個對一個,捅死小日本!”喊完就帶頭衝鋒。6、7連在正面發起反擊,日寇用炮火截擊,施放催淚毒劑。楚大明讓戰士尿溼毛巾掩鼻防毒,緊接著又衝上去展開了白刃戰。正殺得難解難分,8連從敵人翼側殺出來。在我軍夾擊下,日軍驚恐萬狀,倉惶向東北逃竄。追擊中,7連戰士趙二虎看到斷牆下壓了兩名日軍,他用刺刀捅死了一個機槍射手,繳獲一挺歪把子機槍,轉身要砸副射手時。楚營長大喊:“小虎子,留他個小命,逮個活的!”這次戰鬥,繳獲迫擊炮一門,機槍一挺,擲彈筒一個。斃日軍52名,活捉一名日軍士兵,翻譯官一名。

2營很久沒打這樣乾脆利索的勝仗了,官兵們歡呼雀躍把營長團團圍住,王幹教導員豎起大拇指稱讚他“八路軍中的夏伯陽”。楚大明紅著臉,撥開人群跑去看俘虜。20團與日軍作戰數十次,可抓俘虜還是頭一回。被俘的小鬼子年齡不大,別看他一臉絨毛還沒褪盡,卻滿腦子的軍國主義。他大吼大叫著不讓包紮,上了擔架還亂蹬亂踹,硬是把擔架弄折了。楚大明把俘虜捆個結實,插上擔架杆,兩個戰士抬上就走,這場面就像趕集賣豬,讓一路的老鄉笑了個前仰後翻。

 到了宿營地,俘虜不吃不喝,還撕了繃帶,導致傷口發炎。楚營長進門時,他已燒得迷迷糊糊,嘴裡嘟囔著:“死啦死啦的,沒關係……”戰場上,楚大明對鬼子那是一個狠,可對這個滿臉稚氣的小鬼子,心軟了,還偷偷喜歡上他那股不怕死的橫勁,親自喂水換藥,請來了團政治處敵工幹事譚林夫。譚林夫在九州帝國大學念過書,操著熟練的日語聊了起來。俘虜叫秋山良照,入伍前還是在校學生。譚幹事講起八路軍的政策,被秋山打斷了:“八路的不好,不殺我,不讓自殺,逼我當叛徒賣國賊,對不起天皇陛下大大的。”

譚幹事說:“你死了,最痛苦的是你的父母,你的天皇跟本不會為你掉一滴眼淚。你信不信?”

秋山挺著胸脯“慷慨激昂”地大吼:“爹親孃親不如天皇親,沒有偉大的天皇就沒有偉大的日本帝國。”

譚林夫撇了撇嘴冷笑道:“好吧,我們暫且認為天皇比你孃親,比爹偉大吧,可地主資本家是他的孩子,工人農民也是他的孩子。為什麼有的孩子花天酒地,有的孩子餓死街頭。天下有這樣偏心的父母嗎?”這話發人深思,秋山張口結舌,“吭哧”了半天也答不上。經過這次談話,秋山開始吃飯了,再也不提為天皇“玉碎”那碼事了。

吃完飯,秋山在屋裡走了兩圈就要出門。哨兵要阻止,楚營長擺了擺手,他跟著秋山向村外走去。秋山爬上山坡,面對東方凝望著天空,深深嘆了口氣,低下頭沉思。在山東集訓時,他看到過幾個八路軍蹲在槐樹下。長官告訴他,這些是“馬魯大”(日文原意為剝了皮的原木)逼他用刺刀削鼻子、剜眼睛、活活捅死。秋山良照那身屎黃色軍服太刺眼了,老鄉對他吐口水,小孩扔石頭。楚大明拿來自己的灰軍裝。秋山換了軍服卻把軍帽扔在一邊旁,一本正經地說:“換軍衣,只代表我個人投降。帽徽象徵皇軍的精神,皇軍戰無不勝,絕不會投降。”這話把楚大明鼻子氣歪了,找了兩根木棍要和秋山見個高低,還放了話,誰輸了就揹著勝者跑一圈。譚幹事擔心兩人沒輕沒重,用紗布和棉花裹在木棍前端。麥場上,戰士和老鄉圍了一圈,都在給八路加油。楚大明和秋山在槍頭蘸了石灰,你一槍我一檔,很快就戰成一團。秋山受過正規殘酷的刺殺訓練又憋了一肚子火,老楚手下留了情,也許是怕傷了俘虜。總之是3:2秋山贏了,楚大明二話不說,背起秋山圍村子跑了一圈。

第二天,部隊路過一個剛被日軍糟踐過的村莊。房子全都燒成了灰燼,到處都是屍體,屍體上趴著哭天喊地的村民。一個戰士從燒焦的布塊中找到一個嬰兒的屍體,放在秋山面前,兇巴巴地瞪著他。秋山垂下頭。他不知道,村民和戰士在喊什麼,是在衝我這個日本鬼子怒吼嗎?

八路軍吃飯是這樣解決的:司務長把糧票交給村長,村長和糧秣員一起從地道里取出公糧,炊事班忙乎了一陣,端出了小米粥和燒餅。秋山抓起燒餅就啃,還沒品出味呢,一個沒了。伸手再去抓時,看見兩個露著屁股蛋,猴樣瘦的孩子眼巴巴地瞅著他手中的燒餅。沒等秋山做出反應,老楚把燒餅掰開,遞給孩子一人一半。就在秋山眼前,一個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一個衣衫襤褸老鄉吼著撲上來,搶過燒餅還給老楚,一巴掌把兩個孩子扇到門外,小孩們扯著嗓子哭叫“爸爸”。秋山傻了,天底下還有這樣的父親?依著在日軍中的爆脾氣,非得給這個老爸一耳光子,再來句鬼子罵:“八嘎牙魯,你的良心大大的壞!”

聽了譚立夫翻譯後,秋山的淚珠子一個勁往下滾。老鄉說:“這是公糧!是鄉親們從嘴裡摳出來的,我們搭了命才保住的公糧。八路吃了打日本!小兔崽子憑什麼吃。我的孩子吃糠吃草,也不能吃八路的糧!”行軍路上,秋山默默無言,心裡掀起狂濤,感慨、悲傷、愧疚一起湧了上來。

回到根據地,搞完總結就開追悼會,鄭家莊戰鬥7連1排長周春山和三名戰士犧牲了。在悲壯的氣氛中,政委講話後,烈士的戰友發言。誰都沒想到,這個時候,秋山站起來了,迎著全場困惑,也許還有仇恨的目光走上臺,嘰哩哇啦說了一通日本話。本來沒安排他發言,譚幹事沒來,他都說了些啥呀?楚大明很緊張嘴裡能塞進個雞蛋,他站了起來呆呆望著秋山。直到滿臉淚水的秋山轉過身,向烈士的靈牌深深鞠躬——大和民族90度的鞠躬。楚大明帶頭鼓起掌來,這可是在開追悼會呀!戰士們愣了一會神,全體起立使勁拍巴掌。因為秋山徹底背叛侵略軍的立場。從那天起,他戴上了八路軍帽。

鬼子被刺倒即將補刀 英雄大叫留活口 惡魔換魂竟讓日軍最頭疼!

20團直屬連副指導員李峰

20團直屬連副指導員李峰在回憶錄中寫了一段趣事,真實再現了秋山良照成了20團官兵情同手足的戰友:

譚林夫在日本帝國大學讀過書,可以和秋山良照用日語自由交談,而且他倆還有一個共同的愛好——畫漫畫。一次,譚林夫畫了一個胖胖的小腳女人,推給秋山良照,說:“給你做妻子吧。”秋山看了臉色變了,用日語大喊大叫。我忙問他說什麼?譚林夫笑著翻譯:“他說媽媽要生氣的。”看到秋山的臉漲得通紅,我肚子都笑痛了,抱住秋山笑成一團。

秋山良照有一副低沉渾厚的歌喉。夜裡,他爬到炮樓跟前,迎著槍彈拿起喇叭筒,先唱首日本人最熟悉的“櫻花曲”。親情是人性中最難以割捨的情懷,即便是兇殘冷血的罪犯,想起親人,也一樣會變得溫順。炮樓的槍聲停了下來,當官的也豎起了耳朵,隱藏在心靈深處的思鄉之情油然而生。炮樓裡傳出了聲音:“別唱了,我難受死了”。

秋山不唱了,開始上政治課,當說到“日本侵略軍必敗”。炮樓的鬼子馬上反唇相譏:“什麼?被打得四處逃竄的軍隊,還能戰勝皇軍?”

秋山紅了臉,憋足勁喊:“天皇是地主資產階級的總頭子,工農勞苦大眾不為天皇賣命。”

鬼子就喊:“打倒賣國賊,叛徒一輩子別想回日本!”

秋山低頭想了下舉起喇叭筒講起了,“剝削壓迫”、“社會主義,赤化全球”。這更是對牛彈琴了,炮樓上又響起槍聲。

頭一場攻心戰,秋山敗了,可他沒洩氣。第二天又爬到炮樓旁,找同鄉嘮起了家常話,講的都是自己親歷過的事,當官的大耳刮子,家中的苦日子。隨著情感的交流,敵意淡化了。

秋山心靈手巧能寫會畫,自己寫文章自己刻蠟板。他接受了教訓,用樸實真誠的語言講大道理,如“親人們望眼欲穿盼你回”、“殺戮無辜平民,如同屠殺自己的父母兄弟”,再配上幽默風趣的漫畫,別說日軍官兵捨不得撕,我們的同志也喜歡看。

團政治處主任李漢英寫了篇《記秋山良照》登上《冀南日報》,受到軍區宋任窮政委表揚,冀南的瓦解敵軍工作掀起了熱潮。一到天黑,敵偽據點周邊就熱鬧起來了,有唱歌喊話刷標語的,有給二鬼子“拉清單”的。我們團又爆了個大冷門,深夜,楚大明親自帶人警戒,秋山爬上電杆,接通炮樓裡的電話和值班的日軍聊了半宿。

7月的一天,炮連副指導員韓文彬在威縣七級堡搞群眾工作。街上群眾突然亂跑起來,嘴裡喊著:“鬼子進村了!”韓文彬跟著老鄉沒頭沒腦跑進了玉米地,過了很長時間,村裡沒有槍聲,不見雞飛狗跳。韓文彬心裡納悶,問村民:“鬼子來了多少,誰看見了?”老鄉們搖頭都是聽到喊聲跟著跑。韓文彬掏出槍進了村,隱蔽在牆角。一個日本兵走近,韓文彬的手槍頂住他腦門,“舉起手來!”日本兵很聽話,手舉得高高的,連聲喊,哈依,哈依。瞧這小樣還挺高興哩。韓文彬奇怪了,活捉鬼子就這麼輕鬆?要給個特等功,還真有點不好意思。

譚林夫審訊後才知道,這個俘虜叫水原健次,是個上等兵,聽了秋山喊話,同鄉說了幾句厭戰的牢騷話。小隊長罵他倆對天皇不忠,同鄉不服,頂撞了上司被槍斃了。於是水原健次憤而投誠。這下韓文彬更不好意思了,他說,特等功應該給秋山兄弟。

秋山良照成了冀南大名鼎鼎的“日本八路”。日軍中紛紛傳說,八路有個“秋山部隊”,日軍高層專題討論了“秋山事件”,懸賞一萬元買秋山腦袋。

1942年4月29日,岡村寧次調集3萬多日軍進行了空前規模的大掃蕩,秋山和20團一起爬在青紗帳裡躲過“拉網掃蕩”,一起衝破封鎖線。“四·二九慘案”後,冀南軍區減員很大,根據地縮減了五分之三,平原抗戰進入更加艱苦的階段。秋山良照離開了20團。戰火中的離別總是很揪心,生離也許就是死別。並肩戰鬥,捨命相救的戰友使勁瞪大眼,決不讓淚水流下來……

秋山良照到了軍區,不久入了黨,成立了“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冀南支部”,秋山良照任支部書記。129師劉伯承師長在《新華日報》寫文章,稱讚他“多次在槍林彈雨之中,親自拿機關槍去協助我們作戰”。(引自《宋任窮回憶錄》第222頁)

1946年秋山良照回到日本,回國後一直為中日友好工作。1981年,他來中國訪問,見到中央書記處書記宋任窮。他一直懷念在20團度過的激情歲月,打聽楚大明的下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