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被刺倒即将补刀 英雄大叫留活口 恶魔换魂竟让日军最头疼!

铁血虎将和“日本八路”——战将、特等战斗英雄楚大明精彩传奇之三

至诚大兵注:特等战斗英雄楚大明的精彩,重要特征之一是敢于带头跟以拼刺见长的鬼子兵拼刺刀,并始终鼓励属下八路军官兵随时敢于跟日军拼刺刀。正是他这种敢打敢拼的大无畏精神,激励着所属官兵形成了特别强硬的“李云龙”战斗作风,经常能够打胜仗立功勋。此篇就重在叙述英雄楚大明带领部队跟鬼子兵白刃格斗,尔后俘虏日本士兵,帮助日本俘虏兵“换魂”,由恶魔转变成为日军头疼害怕的日本八路的精彩。

上篇之二文章讲了楚大明肉搏时抠出了鬼子眼球,一些人质疑其真实性。这也难怪,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抗战神剧层出不穷。一些导演为了博眼球,编出了“手撕鬼子”、“手榴弹炸下空中飞机”雷人场面。脱离史实胡编乱造不仅误导了国人的历史观,也是对浴血抗战先烈们的不敬。

真实的英雄不能忽略亲历者的声音。《步兵110团战史》是亲历战争的老兵沾着血,以极为平实的笔墨记录了每一场战斗的时间地点和经验教训,有胜仗也有败仗,可是说,可信度超过了某些个人的回忆录。这部《团史》独具特色——提到楚大明名字竟达132处,可见他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英雄。

鬼子被刺倒即将补刀 英雄大叫留活口 恶魔换魂竟让日军最头疼!

鬼子被刺倒即将补刀 英雄大叫留活口 恶魔换魂竟让日军最头疼!

真实的抗日战争极为残酷!据史料记载,冀南根据地在八路军中承受的损失最大,全区牺牲旅(地委)以上干部27名,团(县)级干部128名。楚大明和他的战友就是在“抬头见炮楼,出门上公路”的大平原上,用最简陋的武器与最凶恶的敌人血拼。八路军缺枪少弹,20团一些新兵扛的是大刀红缨枪。楚大明锤炼部队的办法就是拼刺刀,他说:“拼刺刀,拼的是一口英雄气。不敢拼刺刀的兵,给他讲多少战术也使不上。再勇敢的战士也有腿肚子打哆嗦的时候,干部必须冲在前面!”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

鬼子被刺倒即将补刀 英雄大叫留活口 恶魔换魂竟让日军最头疼!

特等战斗英雄楚大明

1940年9月5日,徐绍恩团长命令2营在郑家庄阻击日军古屋中队,楚大明营长率部沿公路跑步前进。途径宋家庄时,与伪军一个中队遭遇。楚营长对5连连长说:“及振江,冲上去干掉它!”说完,他带领4、6连冒着枪弹继续向前跑。5连猛冲上去,一排手榴弹,一阵喊杀,伪军中队跪地投降了。2营及时赶到郑家庄村东北公路两侧抢修工事,王干教导员带领8连在翼侧树林隐蔽待机。

9时许,日军开始炮击。2营阵地弹片横飞,楚营长面不改色站在大树后。敌人只有40余米了!营长手狠狠一劈,机枪、步枪一起开火,鬼子趴了一地。楚大明端起刺刀枪大喊:“三五个对一个,捅死小日本!”喊完就带头冲锋。6、7连在正面发起反击,日寇用炮火截击,施放催泪毒剂。楚大明让战士尿湿毛巾掩鼻防毒,紧接着又冲上去展开了白刃战。正杀得难解难分,8连从敌人翼侧杀出来。在我军夹击下,日军惊恐万状,仓惶向东北逃窜。追击中,7连战士赵二虎看到断墙下压了两名日军,他用刺刀捅死了一个机枪射手,缴获一挺歪把子机枪,转身要砸副射手时。楚营长大喊:“小虎子,留他个小命,逮个活的!”这次战斗,缴获迫击炮一门,机枪一挺,掷弹筒一个。毙日军52名,活捉一名日军士兵,翻译官一名。

2营很久没打这样干脆利索的胜仗了,官兵们欢呼雀跃把营长团团围住,王干教导员竖起大拇指称赞他“八路军中的夏伯阳”。楚大明红着脸,拨开人群跑去看俘虏。20团与日军作战数十次,可抓俘虏还是头一回。被俘的小鬼子年龄不大,别看他一脸绒毛还没褪尽,却满脑子的军国主义。他大吼大叫着不让包扎,上了担架还乱蹬乱踹,硬是把担架弄折了。楚大明把俘虏捆个结实,插上担架杆,两个战士抬上就走,这场面就像赶集卖猪,让一路的老乡笑了个前仰后翻。

 到了宿营地,俘虏不吃不喝,还撕了绷带,导致伤口发炎。楚营长进门时,他已烧得迷迷糊糊,嘴里嘟囔着:“死啦死啦的,没关系……”战场上,楚大明对鬼子那是一个狠,可对这个满脸稚气的小鬼子,心软了,还偷偷喜欢上他那股不怕死的横劲,亲自喂水换药,请来了团政治处敌工干事谭林夫。谭林夫在九州帝国大学念过书,操着熟练的日语聊了起来。俘虏叫秋山良照,入伍前还是在校学生。谭干事讲起八路军的政策,被秋山打断了:“八路的不好,不杀我,不让自杀,逼我当叛徒卖国贼,对不起天皇陛下大大的。”

谭干事说:“你死了,最痛苦的是你的父母,你的天皇跟本不会为你掉一滴眼泪。你信不信?”

秋山挺着胸脯“慷慨激昂”地大吼:“爹亲娘亲不如天皇亲,没有伟大的天皇就没有伟大的日本帝国。”

谭林夫撇了撇嘴冷笑道:“好吧,我们暂且认为天皇比你娘亲,比爹伟大吧,可地主资本家是他的孩子,工人农民也是他的孩子。为什么有的孩子花天酒地,有的孩子饿死街头。天下有这样偏心的父母吗?”这话发人深思,秋山张口结舌,“吭哧”了半天也答不上。经过这次谈话,秋山开始吃饭了,再也不提为天皇“玉碎”那码事了。

吃完饭,秋山在屋里走了两圈就要出门。哨兵要阻止,楚营长摆了摆手,他跟着秋山向村外走去。秋山爬上山坡,面对东方凝望着天空,深深叹了口气,低下头沉思。在山东集训时,他看到过几个八路军蹲在槐树下。长官告诉他,这些是“马鲁大”(日文原意为剥了皮的原木)逼他用刺刀削鼻子、剜眼睛、活活捅死。秋山良照那身屎黄色军服太刺眼了,老乡对他吐口水,小孩扔石头。楚大明拿来自己的灰军装。秋山换了军服却把军帽扔在一边旁,一本正经地说:“换军衣,只代表我个人投降。帽徽象征皇军的精神,皇军战无不胜,绝不会投降。”这话把楚大明鼻子气歪了,找了两根木棍要和秋山见个高低,还放了话,谁输了就背着胜者跑一圈。谭干事担心两人没轻没重,用纱布和棉花裹在木棍前端。麦场上,战士和老乡围了一圈,都在给八路加油。楚大明和秋山在枪头蘸了石灰,你一枪我一档,很快就战成一团。秋山受过正规残酷的刺杀训练又憋了一肚子火,老楚手下留了情,也许是怕伤了俘虏。总之是3:2秋山赢了,楚大明二话不说,背起秋山围村子跑了一圈。

第二天,部队路过一个刚被日军糟践过的村庄。房子全都烧成了灰烬,到处都是尸体,尸体上趴着哭天喊地的村民。一个战士从烧焦的布块中找到一个婴儿的尸体,放在秋山面前,凶巴巴地瞪着他。秋山垂下头。他不知道,村民和战士在喊什么,是在冲我这个日本鬼子怒吼吗?

八路军吃饭是这样解决的:司务长把粮票交给村长,村长和粮秣员一起从地道里取出公粮,炊事班忙乎了一阵,端出了小米粥和烧饼。秋山抓起烧饼就啃,还没品出味呢,一个没了。伸手再去抓时,看见两个露着屁股蛋,猴样瘦的孩子眼巴巴地瞅着他手中的烧饼。没等秋山做出反应,老楚把烧饼掰开,递给孩子一人一半。就在秋山眼前,一个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一个衣衫褴褛老乡吼着扑上来,抢过烧饼还给老楚,一巴掌把两个孩子扇到门外,小孩们扯着嗓子哭叫“爸爸”。秋山傻了,天底下还有这样的父亲?依着在日军中的爆脾气,非得给这个老爸一耳光子,再来句鬼子骂:“八嘎牙鲁,你的良心大大的坏!”

听了谭立夫翻译后,秋山的泪珠子一个劲往下滚。老乡说:“这是公粮!是乡亲们从嘴里抠出来的,我们搭了命才保住的公粮。八路吃了打日本!小兔崽子凭什么吃。我的孩子吃糠吃草,也不能吃八路的粮!”行军路上,秋山默默无言,心里掀起狂涛,感慨、悲伤、愧疚一起涌了上来。

回到根据地,搞完总结就开追悼会,郑家庄战斗7连1排长周春山和三名战士牺牲了。在悲壮的气氛中,政委讲话后,烈士的战友发言。谁都没想到,这个时候,秋山站起来了,迎着全场困惑,也许还有仇恨的目光走上台,叽哩哇啦说了一通日本话。本来没安排他发言,谭干事没来,他都说了些啥呀?楚大明很紧张嘴里能塞进个鸡蛋,他站了起来呆呆望着秋山。直到满脸泪水的秋山转过身,向烈士的灵牌深深鞠躬——大和民族90度的鞠躬。楚大明带头鼓起掌来,这可是在开追悼会呀!战士们愣了一会神,全体起立使劲拍巴掌。因为秋山彻底背叛侵略军的立场。从那天起,他戴上了八路军帽。

鬼子被刺倒即将补刀 英雄大叫留活口 恶魔换魂竟让日军最头疼!

20团直属连副指导员李峰

20团直属连副指导员李峰在回忆录中写了一段趣事,真实再现了秋山良照成了20团官兵情同手足的战友:

谭林夫在日本帝国大学读过书,可以和秋山良照用日语自由交谈,而且他俩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画漫画。一次,谭林夫画了一个胖胖的小脚女人,推给秋山良照,说:“给你做妻子吧。”秋山看了脸色变了,用日语大喊大叫。我忙问他说什么?谭林夫笑着翻译:“他说妈妈要生气的。”看到秋山的脸涨得通红,我肚子都笑痛了,抱住秋山笑成一团。

秋山良照有一副低沉浑厚的歌喉。夜里,他爬到炮楼跟前,迎着枪弹拿起喇叭筒,先唱首日本人最熟悉的“樱花曲”。亲情是人性中最难以割舍的情怀,即便是凶残冷血的罪犯,想起亲人,也一样会变得温顺。炮楼的枪声停了下来,当官的也竖起了耳朵,隐藏在心灵深处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炮楼里传出了声音:“别唱了,我难受死了”。

秋山不唱了,开始上政治课,当说到“日本侵略军必败”。炮楼的鬼子马上反唇相讥:“什么?被打得四处逃窜的军队,还能战胜皇军?”

秋山红了脸,憋足劲喊:“天皇是地主资产阶级的总头子,工农劳苦大众不为天皇卖命。”

鬼子就喊:“打倒卖国贼,叛徒一辈子别想回日本!”

秋山低头想了下举起喇叭筒讲起了,“剥削压迫”、“社会主义,赤化全球”。这更是对牛弹琴了,炮楼上又响起枪声。

头一场攻心战,秋山败了,可他没泄气。第二天又爬到炮楼旁,找同乡唠起了家常话,讲的都是自己亲历过的事,当官的大耳刮子,家中的苦日子。随着情感的交流,敌意淡化了。

秋山心灵手巧能写会画,自己写文章自己刻蜡板。他接受了教训,用朴实真诚的语言讲大道理,如“亲人们望眼欲穿盼你回”、“杀戮无辜平民,如同屠杀自己的父母兄弟”,再配上幽默风趣的漫画,别说日军官兵舍不得撕,我们的同志也喜欢看。

团政治处主任李汉英写了篇《记秋山良照》登上《冀南日报》,受到军区宋任穷政委表扬,冀南的瓦解敌军工作掀起了热潮。一到天黑,敌伪据点周边就热闹起来了,有唱歌喊话刷标语的,有给二鬼子“拉清单”的。我们团又爆了个大冷门,深夜,楚大明亲自带人警戒,秋山爬上电杆,接通炮楼里的电话和值班的日军聊了半宿。

7月的一天,炮连副指导员韩文彬在威县七级堡搞群众工作。街上群众突然乱跑起来,嘴里喊着:“鬼子进村了!”韩文彬跟着老乡没头没脑跑进了玉米地,过了很长时间,村里没有枪声,不见鸡飞狗跳。韩文彬心里纳闷,问村民:“鬼子来了多少,谁看见了?”老乡们摇头都是听到喊声跟着跑。韩文彬掏出枪进了村,隐蔽在墙角。一个日本兵走近,韩文彬的手枪顶住他脑门,“举起手来!”日本兵很听话,手举得高高的,连声喊,哈依,哈依。瞧这小样还挺高兴哩。韩文彬奇怪了,活捉鬼子就这么轻松?要给个特等功,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谭林夫审讯后才知道,这个俘虏叫水原健次,是个上等兵,听了秋山喊话,同乡说了几句厌战的牢骚话。小队长骂他俩对天皇不忠,同乡不服,顶撞了上司被枪毙了。于是水原健次愤而投诚。这下韩文彬更不好意思了,他说,特等功应该给秋山兄弟。

秋山良照成了冀南大名鼎鼎的“日本八路”。日军中纷纷传说,八路有个“秋山部队”,日军高层专题讨论了“秋山事件”,悬赏一万元买秋山脑袋。

1942年4月29日,冈村宁次调集3万多日军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扫荡,秋山和20团一起爬在青纱帐里躲过“拉网扫荡”,一起冲破封锁线。“四·二九惨案”后,冀南军区减员很大,根据地缩减了五分之三,平原抗战进入更加艰苦的阶段。秋山良照离开了20团。战火中的离别总是很揪心,生离也许就是死别。并肩战斗,舍命相救的战友使劲瞪大眼,决不让泪水流下来……

秋山良照到了军区,不久入了党,成立了“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冀南支部”,秋山良照任支部书记。129师刘伯承师长在《新华日报》写文章,称赞他“多次在枪林弹雨之中,亲自拿机关枪去协助我们作战”。(引自《宋任穷回忆录》第222页)

1946年秋山良照回到日本,回国后一直为中日友好工作。1981年,他来中国访问,见到中央书记处书记宋任穷。他一直怀念在20团度过的激情岁月,打听楚大明的下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