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都人逢年過節招待客人一定要做這道菜!少了,人家說你不懂事!

江西是個客家人聚集之地。寧都肉丸則是當地的特色菜。為逃避中原戰亂、飽受遷徙之苦的寧都客家人,渴望太平盛世和舉家團圓,永享安樂寧和,因此特地製作了一道地方特色、象徵團圓的風味美食—客家肉丸。豬肉丸和魚肉丸是寧都肉丸中的代表,也是家家過年、辦酒席必備的一道菜,意指團團圓圓、美滿幸福。

寧都人逢年過節招待客人一定要做這道菜!少了,人家說你不懂事!

寧都人做肉丸很考究:豬肉都得選取豬的前臀肉,因為前臀肉更細膩。除此之外,肉丸還有一個重要的原材料,那就是紅薯粉,用來混合豬肉起到柔韌性,紅薯粉和豬肉的比例是有嚴格的要求的。放多了紅薯粉則肉丸吃起來沒有彈性,少了又不易成團,一般來說兩斤豬肉放六兩紅薯粉。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都是用絞肉機攪成肉泥。

寧都人逢年過節招待客人一定要做這道菜!少了,人家說你不懂事!

具體的工藝如下:

將選好的豬肉放進絞肉機中。在這過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紅薯粉和水,肉丸漿就這樣形成了。

寧都人逢年過節招待客人一定要做這道菜!少了,人家說你不懂事!

隨後就可以生火燒水了,一定要注意的是水還是冷水的時候就要將肉丸漿從手心擠成丸子,用勺子將丸子放入還未燒開的水中。

寧都人逢年過節招待客人一定要做這道菜!少了,人家說你不懂事!

為了不讓丸子漿黏在勺子上,我們習慣性的會在每次擠完丸子後沾點清水。等放滿一鍋,我們就可以加大火力燒水了,等待所有的丸子浮出水面就表示丸子已經熟了。

肉丸在寧都都叫"肉撮",是過年過節、招待客人一定要的一道菜。剛出鍋的肉丸,肉香十足,裡面和外面都是肉紅色,讓你一看就會覺得既可愛、又很有食慾。另外,和肉丸能同時出現在酒席桌上的還有魚肉丸,其意義是年年有餘。魚肉丸的做法和豬肉丸的做法一樣,就是原材料變成為剔了骨頭的魚肉。魚肉丸具備了魚肉的鮮美,卻少了豬肉的嚼勁,不管你是喜歡鮮美的還是嚼勁的,總有一款你會喜歡!

寧都人逢年過節招待客人一定要做這道菜!少了,人家說你不懂事!

客家人的特色肉丸、魚丸、你們學會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