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一萬元彩禮,我至今未嫁

前段時間新聞,河南10位新娘零彩禮出嫁,並當眾表示:“我嫁的是愛情”。

因為一萬元彩禮,我至今未嫁

對於這種婚姻態度,二狗首先是豎大拇指認同的。其次對於“要彩禮”這件事,我一直不甚理解。

查找了很多資料分析原因,無非是:

1、看男方的誠意

2、給新人花費

3、面子工程

4、補貼孃家

而且要彩禮這件事,通常是孃家人在要,新娘一般不會。過程中引起的糾紛,也通常是兩家人的糾紛。

新人雙方無非是為了維護家人,比如:

——我媽養了我這麼多年,你家拿點錢怎麼了?

——那我家錢也是辛苦掙得,難道我不是父母養大的?

諸如此類。

一旦家庭方面沒有任何問題,新人之間通常沒有什麼問題。所以啊,問題還是得從家庭入手。父母長輩們的要求,有時真的暗戳戳毀了很多對新人。

曾經看過這樣的事:

從故事中的人物來看:

女主:我很愛這個人,只要能嫁過去,我什麼都行;

女方父母:男方連四萬都拿出來,為了我女兒多拿一萬不行嗎?他是不是根本不愛我女兒;

男主:我都給四萬了,他們就不肯少要一萬嗎?就是想要靠女兒賺一筆,不給;

男方家庭的想法估計跟男主差不多。

故事到了這個程度,無論結果如何,樑子都是結下了。大家都在因為一萬塊錢賭氣:“你要是夠愛我,就不應該跟我計較這一萬”。

這一萬元如果給了,女孩嫁過去之後,男方家庭會不會對女孩有想法?日後女孩會不會遭受冷言冷語?

這一萬元如果沒給,女孩家庭能不能放下這個事?日後吵架會不會翻舊賬?

在結婚初期,因為一萬元導致今後生活上的種種不愉快,值得嗎?

所以,雙方家庭如果真的為新人考慮,就不要讓事情鬧到這一步再挽回,即使補救了也會存在隔閡。

針對要彩禮的原因:

1

看男方的誠意

男方愛你自然會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體現出來。和男朋友相處這麼久,他對你好不好、愛不愛你、肯不肯為你花錢,真的到了結婚這步才意識到嗎?

首先,男方的誠意和他家庭的誠意是兩回事。

彩禮錢如果是新郎自己賺的,那給多少都是應該的。可惜的就是,他的家庭是否出這個錢,和他可能一點關係都沒有。

見過很多男生夾在家庭和女友之間左右為難。

其次,要看男方家庭是否有錢。

多簡單的道理,但身邊就是有很多家庭,硬是可以讓男方家借外債給彩禮。

兩口子過著舒服的小日子,公婆為了還債起早貪黑。難道婆家的父母就活該操勞一輩子,就因為生的是兒子?

良心真的不會痛嗎?這麼多年的男女平等都喊到哪裡去了?

第三,結了婚就是一家人。

改口叫了爸媽,有需要的時候錢總歸要拿出來救急,結婚的時候誰那裡存多點又能怎麼樣?所謂“細節打敗愛情”,家庭生活中真的很怕斤斤計較。

2

給新人花費

這個是比較常見的,也是比較合理的,為了兩個人的幸福生活。

我可以理解,你家出一半我家出一半結婚;

也可以理解,你家出裝修錢我家出買車錢;

也可以理解你家少拿點,我家多拿點。

在自願的前提下,一切都是可商量的。

但不能理解的是,

因為男方不出彩禮錢就沒辦法結婚!

因為男方少拿了房錢就沒辦法結婚!

因為房子上沒寫我名就沒辦法結婚!

這特麼是為了啥!?

真的是為了愛情而結婚,還是為了特麼有個住所而結婚啊?

父母希望孩子組建個好家庭,日子過得舒坦些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因為金錢阻斷了孩子的婚姻生活,實屬本末倒置。

對於要彩禮這個事,有個母親說過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

女兒,你打算結婚,媽媽一定要彩禮,並不是媽媽貪財。當你出嫁的時候會發現,我把

千辛萬苦要來的彩禮都送給你們小家庭,自己還貼補許多

媽媽像對待掌上明珠一樣小心翼翼地呵護著你,絕不是為了讓你長大之後,去一個不幸的家庭裡當救苦救難的菩薩。你的生命裡,沒有這項義務。

媽媽沒有多麼遠大的志向,只希望你能找到一個足夠愛你的人,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媽媽不貪心,不需要你過得非常非常好,不需要很高很高的彩禮,你真的只要剛剛好就可以。而至於那些苦難的家庭,不要說拿不出彩禮,就算他們砸鍋賣鐵給出天價彩禮,我的女兒也堅決不能嫁。

到結婚的時候,他依然兩手空空,卻高喊著“非你不娶”,那幾乎是一種無賴。

結婚不是過家家,除了柴米油鹽,還有人情世故,醫療教育。就算你們能吃苦,難道要讓孩子跟著一起吃苦?你們的婚姻,憑什麼就能空手套白狼

組建一個小小的家庭,如果連基本的備用金都沒有,那就沒資格結婚。彩禮,從物質上說,是一個新家庭的啟動資金,從精神上說,是對新人的基本尊重

這個母親的一番話,表面上走心走肺感人至深。其實深究起來,就是從一個弱者的姿態,把“討要”這件事說的振振有詞。

我“千辛萬苦要來的“彩禮,“送”給你們,還“補貼”了許多。把要彩禮說成了是一件多麼用心良苦的事情,毫不在意的把別人家的錢拿出來送,還覺得自己是有功的。

“不希望去一個不幸的家庭當活菩薩”,先不說現在有多少女孩是真的嫁到男方家和公婆一起生活。單說這個“不幸的家庭”,是指男方家裡有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還是豪門恩怨互相廝殺?還是窮到揭不開鍋了?需要女兒去救苦救難了?

原諒我不能理解。要真是地方特色、民族風情,只能特殊考慮了。

“空手套白狼”這種話,簡直不要把“賣女兒”的思想表達的太明顯。女兒是辛苦養大的,難道別人家兒子都是自然幻化成形的?

根本不需要操心花費,直接天上掉下個各方面都完美的小夥子,然後任勞任怨願意傾其身家只為娶你女兒為妻。

跪求這樣的小夥子哪裡有,請在後臺聯系我,我願意以後都不再寫文逼逼叨為代價。

最後母親說:彩禮是對新人最基本的尊重。

這樣的話,那嫁妝也應該算是對新人的尊重,而且不能比彩禮少,不然顯得不誠心,失禮。

婚姻法總則第三條明確規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那些個“索取財物”的家庭,還可以說的這麼理直氣壯,殊不知已經走在了法律的邊緣了吧。

用我媽的一番話來總結:

我認為,彩禮不是你要多少人家給多少就是幸福,而是不要人家也會給你,才是對你的認可,要彩禮就是不自信和沒有安全感。我認同女兒的幸福一分一毫都不能讓,但我說的一分一毫不是彩禮。

3

面子工程

無非就是別人家拿了多少,誰給了幾十上百萬的。這種心理的影射下,拿多少錢出來都不算多。

有人還為了面子借錢給孩子,對外說是男方給的彩禮錢。結了婚小倆口自己還錢,孩子都出生了,債還沒還清。

不予置評,孩子的幸福和麵子哪個重要,吃過虧的人自然知道。

4

補貼孃家

應該比較少見了吧,已經不是靠一門親事光宗耀祖的年代了,誰家也不是窮到吃不起飯。

身邊有朋友,女兒出嫁的彩禮錢補給了兒子娶媳婦用。

唉,說到底,女婿家出錢給了兒媳婦家,才促成了兩個婚姻。

這種惡性循環何時是頭?

上次發文問大家,彩禮真的能代表男方的誠意和婚姻幸福度嗎?收到的回答都是不能。

所以我還是沒能理解彩禮真正的意義在哪,理解的歡迎留言告知,不服的歡迎來辯。以上言論僅針對普通百姓,不包括貧困家庭和豪門。

婚姻也要量力而行,自己有多大能力,就結多牛逼的婚。自己沒有能力,不要指望對方的資助一飛沖天。重要的還是兩口子的日子如何過的舒服順心。

婚姻神聖、不要玷汙。

因為一萬元彩禮,我至今未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