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從一國總理一路做到「縣太爺」,官職小了影響力卻大了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古代的知識分子,都希望能夠“學得屠龍術,貨賣帝王家”,搏一個封侯拜將的功名。因此那些在仕途之中的人,莫不希望平步青雲,步步高昇。

牛人從一國總理一路做到“縣太爺”,官職小了影響力卻大了

但在北洋軍閥時期,卻有這樣一位牛人,最初曾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然而隨後的仕途卻一路直下,最終當了一個小小的“縣太爺”,這種斷崖式的下跌,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但此公卻樂此不彼,能上能下,這份心胸不是一般人所可以比擬的,此人就是唐紹儀。

唐紹儀是廣東人,小時候就非常聰明,因此在十二歲的時候,趕上了公派留學的好時機,被清廷送往美國留學,在哥倫比亞大學完成了學業。畢業後,唐紹儀響應清廷的徵調,回國效力,曾在朝鮮公幹,和駐紮在朝鮮的袁世凱成為了莫逆之交,這也為唐紹儀日後的騰飛奠定了人脈基礎。

牛人從一國總理一路做到“縣太爺”,官職小了影響力卻大了

辛亥革命後,南北雙方打打停廷。革命黨自然想要一鼓作氣推翻大清的統治;清朝方面,坐了二百多年的江山,又如何肯輕易放手?雙方一度陷入了膠著的狀態,唯有談判才可能解決問題。

牛人從一國總理一路做到“縣太爺”,官職小了影響力卻大了

最終狡猾的袁世凱,以逼迫清朝皇帝退位的條件,換取了革命黨的信任,輕而易舉地佔據了總統的寶座。至於內閣總理的席位,雙方又是一番唇槍舌戰,最終提出的人選便是唐紹儀。唐紹儀為人寬和持重,也在不久前加入了同盟會,又是袁世凱信得過的人物,故而他是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人物。

牛人從一國總理一路做到“縣太爺”,官職小了影響力卻大了

但上任之後的唐紹儀,卻和袁世凱越鬧越僵。袁世凱不滿足大總統的職位,野心勃勃,想要成為中華帝國的皇帝,處處限制唐紹儀的權力,最終迫使唐紹儀辭職歸隱,從上任到下臺,也不過三四個月的時間。

退隱之後的唐紹儀,也沒有閒著,多次公開反對袁世凱的稱帝活動,在社會上有著巨大影響力。後來他出於改造社會的目的,不嫌官職低微,出任中山縣縣長一職,在任期間,清廉公正,深受好評。

牛人從一國總理一路做到“縣太爺”,官職小了影響力卻大了

不過等到日軍發動侵華時,想要拉攏唐紹儀。唐紹儀不為所動,也不肯搬離日本人控制的地盤,以至於被當時的“鋤奸隊”誤認為漢奸,將他給刺殺了。唐紹儀的無辜被殺,引起了社會名流的強烈不滿,最終迫使蔣介石承認殺錯了人,以國禮安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