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盾2018」丨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已整改完成了多少?

“绿盾2018”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已整改完成了多少?

四川環保

一鍵關注 歡迎訂閱

“绿盾2018”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已整改完成了多少?

為切實加強我省自然保護區監督管理,今年5月起,省環保廳、省發展改革委等8部門聯合開展“綠盾2018”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

檢查發現,截至6月底,全省70%的自然保護區成立了管理機構,去年自然保護區內發現的1252個生態環境問題已整改完成84%

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綠盾2018”全面排查全省3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3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存在的突出環境問題,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的違法違規行為。

本次專項行動由8個省級部門共同成立聯合檢查組,採取自查、督查檢查和省級聯合檢查組抽查的方式進行,督促各地各部門著力解決自然保護區管理中的突出問題。截至目前,省級聯合檢查組檢查了瀘州、綿陽、達州、雅安、阿壩、甘孜6市(州)的自然保護區,其餘15市(州)的自然保護區由當地政府相關領導帶隊檢查,實現了對21市(州)的全覆蓋。

開展“綠盾2017”專項行動問題整改“回頭看”,是“綠盾2018”的首要任務,重點檢查問題整改進展、整改效果、銷號情況和追責問責情況。對問題突出的自然保護區進行重點檢查和巡查,對整改不及時、不到位或經整改後問題仍然突出的地方和部門進行約談。

堅決查處自然保護區新增違法違規問題。專項行動依據生態環境部印發的遙感監測疑似問題清單、省級歷年自查及媒體披露、非政府組織和群眾舉報等信息,進一步摸清問題底數,建立問題臺賬。重點排查採礦(石)、採砂、工礦企業和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內旅遊開發、水電開發等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的活動,以及2017年以來新增和規模明顯擴大的人類活動。

檢查還發現

部分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不健全,自然保護區劃定不科學,工礦企業、旅遊設施、水電開發等問題的整改進度和力度需加大,尤其是長江沿岸自然保護區砂石開挖、碼頭建設存在安全隱患。

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針對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實行“拉條掛賬、整改銷號”,立即責令停止相關活動,依法依規予以嚴厲處罰,涉嫌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對不認真組織排查、排查中弄虛作假、整改不及時、未嚴肅追責的行為,予以通報批評。對問題突出、長期管理不力、整改不徹底的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相關主管部門,進行公開約談或重點督辦。

下一步,我省將嚴把自然保護地項目准入關,將長江干流和岷江、沱江、嘉陵江、雅礱江、大渡河等主要支流的市級、縣級自然保護區和其他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納入監督檢查範圍,健全自然保護區省級天空地一體化監控平臺,確保防控到位、查處到位、整改到位。

信息源自四川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