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老字號,都是一段傳奇

每一個老字號,都是一段傳奇

王路珍藏的卷宗。聶超攝

傳承故事

“這兩天,黨報對於揚州老字號的報道非常好,回顧了百年前的輝煌,讓人心生敬意。”昨天,熱心讀者致電記者說,“我這裡有一個‘老物件’,可以豐富你們的報道,它是1952年揚州工商聯成立時的文獻。”這位熱心讀者正是百年老店、揚州老字號裕泰祥第三代傳人王路。

重現

老字號是城市發展史的“活化石”

記者昨來到位於文昌西路的裕泰祥茶棧新址,王路小心翼翼地從櫃中取出珍藏已久的發黃卷宗,用錦緞仔細包著,他說:“這可是我家的寶貝。”王路慢慢打開這本卷宗,900多頁的厚厚紙張上,用端莊的小楷字體抄錄了揚州工商業聯合會籌備委員會名單。

這本卷宗詳細記錄著“油米麥粉廠、新藥業、國藥業、五金業、木器業、白鐵業、理髮業、牲畜業、油業、營造業、布業、五洋、茶社、旅社”等70個不同行當的100多家企業,他們都是當時揚州各個行業中的知名商號,商號名稱、業主資料等十分完整翔實。

老字號,承載著一代代人的記憶,生動反映了芸芸大眾的生活方式。翻讀這本發黃的卷宗,記者分明感受到,這是揚州商業史的標誌,是城市發展史的“活化石”。

“自古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王路說,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生活與老字號形影不離。“不信?咱舉幾例:刷牙,用過雲南白藥牙膏沒?生病,服過同仁堂的中藥沒?饞了,吃過全聚德的烤鴨沒?聚會時,喝過茅臺、汾酒或杜康沒……”

王路說:“這本卷宗記錄的商號,除了我家祖上傳下來的裕泰祥,其他我也不是很瞭解。希望藉助黨報,請更多熟悉揚州老字號歷史的專家講講其中的故事。”

老字號,最核心的是產品,但最珍貴的是品牌理念與文化。記者可以感受到,在王路的心中,這些老字號是有溫度的、有故事的,亟待人們擦去蒙在上面的歷史灰塵。

傳承

重新擦亮老字號招牌,續寫百年情緣

正說著話,王路已經泡好了一壺裕泰祥出品的紅茶,聞其香已絲絲入肺。伴著茶香,王路講述了一段家族傳承的故事和一部電話的故事,讓記者很是感動。

“父親告訴我,當年給祖父母過80歲生日時,兩位老人提出希望以後有條件之時,把祖上的茶葉店恢復起來,但父親工作繁忙,也一直覺得無從下手。”王路說,直到十多年後,祖父已去世,90多歲高齡的祖母把他找來,一臉嚴肅地說:“你給我裝個電話,方便聯絡昔日的客商,我要把裕泰祥辦下去。”

“祖母的這股倔強勁兒,讓我下定決定,一定要傳承他們的心血,要辦,更要辦好!”王路說。

於是,全新的裕泰祥出現在了揚城西區。百年前在老城創業,如今到新城商業中心再啟航,老店煥發青春,年僅10歲的兒子興高采烈地向王路建議:“爸爸,我們家的裕泰祥茶葉為啥不試試在網上賣呢?”

“辦好裕泰祥!連孩子都懂的道理,都在跟著出主意,我哪有理由不努力?”2017年6月,沿著祖父王石丹的足跡,王路與父親二人遠赴武夷山,竟有幸遇到了祖父輩老茶商的後代,雙方立馬達成合作,在海拔千米的高山上建立了裕泰祥生產基地,調整裕泰祥自產自銷高山原生態茶葉的新路。“你現在喝的正是裕泰祥的新品種。”王路對記者說。

如今,王路擔任了裕泰祥茶文化藝術館館長,並與高校聯姻,成立了揚州大學、南京大學校外實踐基地。說著,王路展示了自己設計的新品:“這個宜興紫砂壺,外形極簡,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而上面的揚州風光紋樣又具備文化屬性,另一面印有裕泰祥的商標,突出我們老字號的品牌。”

本報記者 聶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