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美雙年展開幕 16件「揚州工」精品亮相

中國工美雙年展開幕 16件“揚州工”精品亮相

劉筱華作品“福祿壽瓶”

中國工美雙年展開幕 16件“揚州工”精品亮相

何兵作品“鳴琴鶴舞”

揚州網訊 日前,2018·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昨日,記者瞭解到,出自揚州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之手的揚州玉雕、漆畫等16件作品集中亮相,展現了獨特的揚州工藝文化風情。此次展出的既有國大師的精品之作,也有來自少壯派大師的傑作,還有一件佳作是已故省工藝美術大師劉筱華生前創作設計的玉器珍品。

中國工美雙年展開幕

16件“揚州工”精品亮相

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是展現當代工藝美術創作水平的國家級展覽,本屆雙年展以“弘揚經典 鑄造輝煌”為主題,遴選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中青年工藝美術創作人員創作的900餘件優秀作品參展,包括玉雕、石雕、木雕、陶瓷、金屬工藝、織染繡、漆器、玻璃、唐卡、傳統工藝傢俱類。

負責揚州地區組織送展的閆鵬告訴記者,工藝美術雙年展,選送的基本是一個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大師作品。“此次,揚州入選的大師包括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江春源、沈建元、高毅進、闞鳳翔等,還有少壯派大師汪德海、顧銘、馮鈐等,他們的作品既是寄託了創作者情懷的作品,也是揚州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 代表了揚州工藝美術的頂尖水平。”

三彩翡翠“福祿壽瓶”

已故大師生前設計的佳作

參展作品中,有一件天然三彩翡翠器皿“福祿壽瓶”,由已故省工藝美術大師劉筱華生前創作。

“一個玉中同時有三種顏色,可以說比較少見。三彩翡翠有非常多明豔的色彩,設計困難特別大,以三彩翡翠作為主題產品,選擇題材、立意、內容、構圖、鐫刻與拋光等都很講究,要有豐厚的文化和美感底蘊,才能夠形成獨有的美感,達到‘琢石為玉、點石成金’的水平。”閆鵬解釋,這件三彩翡翠“福祿壽瓶”可謂天工造化,匠心精創。巨大的器身為一塊完整的翡翠原石,瓶身如同一枚碩大的壽桃,飽滿豐盈,遍體綠翠冰底,淡雅的紫羅蘭色素裹全身,高貴迷人,瓶蓋更是以黃翡巧雕五隻蝙蝠團團飛舞,寓意五福盤壽,翠玉雕琢的一隻梅花鹿,扣銜桃枝,桃枝上碩果累累,諧音有“福祿”之意,蟠桃益壽,與“黃翡、綠翠、紫彩”的玉體“福祿壽”意義暗合,設計可謂絕妙。整件作品透出一股雍容大氣,堂皇富麗,是一件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都很高的玉器珍品。

閆鵬介紹,劉筱華大師設計了多件精品,上世紀80年代,他設計了一件特大的白玉“五行塔”,作品如一座宏偉的玉建築群,主塔高105釐米,寬32釐米,整個塔群高大宏偉,造型新穎別緻而不脫古樸之氣,雕琢細緻入微又不失莊重之感,這件作品被國家作為珍品收藏。他還創作設計了白玉“內鏈薄胎雙瓶”,造型新穎雅緻,將鏈條安排在薄胎的雙瓶內,連接瓶蓋,鏈圈可在雙瓶內上下串動,為揚州鏈條瓶雕琢技藝的發展作了一次新的嘗試,被業內稱為不可複製品。

不少與愛情題材有關

山子雕作品再現“鳳求凰”

記者注意到,這次亮相的佳作中,有不少都與傳統愛情題材有關。由省工藝美術大師顧銘設計的和田玉籽料“吹簫引鳳”,題材選自《神仙列傳》中秦穆公女兒弄玉與蕭史的愛情故事。弄玉善樂器,引來鳳凰,與蕭史雙雙乘鳳而去。這件作品選用和田玉籽料,質地細膩潤澤,紅皮豔如霞光。正面採用浮雕手法表現,雕琢弄玉吹簫,聲起煙雲飄,又有牡丹盛放,動靜有常;鳳凰引落,口銜如意,身形俊美,十分傳神。

“一曲鳳求凰,千古話情長。”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在山子雕作品中被刻畫得細膩唯美。“鳴琴鶴舞”是由中國玉石雕刻大師何兵設計製作而成。畫面中,樓臺掩映,松柏蒼翠,司馬相如亭中焚香撫琴,煙霧裊繞,餘音繞樑,仙鶴聞琴起舞,卓文君宮裝羅裳,月亮門中靜靜傾聽,似乎為眼前的景色、耳中的琴音、音律的情意迷醉。廊橋若夢,其下流水潺潺,湖中蓮葉鋪展,靜中有動,更添一分旖旎風情,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記者 邱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