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明:村民脫貧致富領路人

温明:村民脱贫致富领路人

溫明(右)看望貧困戶

他恪守黨章黨規,不忘為民服務的初衷。2015年,市政協接到上級任務後,選派副處級幹部溫明為駐古城梁村第一書記。他見證參與了杭錦旗錫尼鎮古城梁村的脫貧,一步步帶著村民脫離貧困。“黨組織選擇我做村裡的第一書記是對我的信任,我在感到榮幸之餘,只能兢兢業業地工作,回饋黨和人民的信任。”近日,記者在杭錦旗錫尼鎮古城梁村活動室看到,59歲的溫明正在組織扶貧駐村隊員研究村裡的幫扶工作。

他以“做個跑腿人、當個開路人、成個思想人”的信念開展工作,凡事心繫村民,受到村民的廣泛好評。

如何幫扶發展是第一要事。溫明上任伊始,就走社串戶開始調研,充分徵求貧困戶、村鎮幹部意見,共同商定扶貧方案。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首先選定了發展養殖業的方案。市政協機關籌集扶貧資金10.5萬元,動員廣大幹部職工捐款6500元,與貧困戶、古城梁村委、勝利總支部簽訂三方協議,給每名貧困人員補貼豬仔、飼料款700元,使養殖生豬數達到300多頭。與此同時,市政協辦公廳結對幫扶古城梁村國貧戶24戶、市級困難戶44戶,共計68戶151人。

一個乾旱硬梁地區,不解決水的問題終究是不可持續發展的。溫明積極主動協調有關部門,為古城梁村七社、八社、三八四社打了3眼350米深的機井,並全部配套了自來水和澆水灌溉設備,徹底解決了80戶共170名村民的吃水問題,同時把500畝旱地變成了水澆地,三個社的村民通過種植農作物每年人均增加純收入1400多元。通過市政協辦公廳的協調,現正投入600多萬元,建設小聚居基地一處,可安置貧困戶38戶,為村民免費提供蘋果樹5500株、海紅樹苗3000株、紅棗樹苗24750株,摺合人民幣75萬元。這些樹苗一部分種植在房前屋後,不僅改善了鄉村環境,將來還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另一部分與鄰村合作,建成了60畝左右的紅棗種植基地用於發展村集體經濟。經測算,進入盛果期後,每畝可收入3000元,60畝共計純收入18萬元,為全村集體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古城梁村的脫貧攻堅任務牽動著眾人的心。溫明愛村如家,累計駐村工作260多天。市政協機關廣大幹部職工今年為21戶生活困難群眾、老黨員送去米麵、春聯等慰問品,帶頭籌集資金5000元,並協調其他幫扶單位共同出資為24戶國貧戶每戶捐贈了一臺洗衣機,為五保戶老人郝二小修建了新房。萬正集團副總裁蘇翠萍先後兩次為古城梁村捐贈衣服等物資,摺合人民幣11萬多元。今年夏天雨水沖毀了幾個社的砂石路,市政協辦公廳立即籌集資金150多萬元通了30多公里的鄉村小油路,清理“五堆”,使村容村貌發生了根本變化。

去年,溫明協調相關部門政協委員累計投入資金830多萬元,在古城梁村人蓄飲水、農業灌溉、村委建設、村容村貌整治、村集體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在與錫尼鎮人民政府、杭錦旗總工會等幫扶單位共同配合下,按計劃基本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劉俊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