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美國「網紅大豆船」嗎?一個月了,它還在海上繞圈圈呢……

貿易戰以來,至少有五艘美國貨輪因特朗普的政策變幻數次更改航線,命運不一。

除了這五艘貨輪,貿易戰中最受關注的船是一個月前與關稅賽跑的大豆網紅船,如今,一個月過去了,那艘滿載大豆的貨輪“飛馬峰號”(Peak Pegasus)怎麼樣了?

還記得美國“網紅大豆船”嗎?一個月了,它還在海上繞圈圈呢……

那艘拼命衝向大連港,試圖逃過懲罰性關稅的大豆船拼盡洪荒之力也沒能趕在關稅截止前到崗。不過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這艘可憐的船已經在海上漫無目的地繞圈圈繞了一個月了,而那批大豆也沒有進入中國海關通關,而是跟著船也在海上漂啊漂……

還記得美國“網紅大豆船”嗎?一個月了,它還在海上繞圈圈呢……
還記得美國“網紅大豆船”嗎?一個月了,它還在海上繞圈圈呢……

“飛馬峰號”行進軌跡圖。圖片來源 :FLEETMON網站

此外,徘徊在大連港外的美國大豆船不止著一艘,例如載有大約6.9萬噸美國西部出產大豆的Star Jennifer號貨船也還在等待。他們在等待中國因為需求而再次啟動美國大豆進口。他們的代價就是船租,而相應的獎勵就是中國買家將會支付關稅。

六月以來,發往中國四船大豆僅一艘船卸貨

據美國農業.部週一發佈的報告顯示,裝載大豆的散貨輪“貝蒂斯(Betis)”號在7月29日駛離Gavilon Group在華盛頓州卡拉馬的碼頭,開往上海。這是三週來第一船發往中國的美國大豆。

“貝蒂斯號”是6月中旬以來第四艘裝載美國大豆駛離美國海岸的貨輪。但根據彭博彙總的航運數據,目前已到達中國周邊的其他三艘船中只有一艘實際卸了貨。數據顯示,Cemtex Pioneer號在當地時間週一下午抵達南通港,是中國7月份對美國大豆加徵25%關.稅之後到港的第一艘美國大豆船。數據顯示,“飛馬峰號”在7月6日抵達大連,但仍在港外等候。

據《衛報》稱,自“飛馬峰號”未能在關稅加徵落地前抵達中國後,它就一直滯留在海上,在中國境外繞圈航行。“價值超過2000萬美元的大豆在太平洋上漫無目的地漂流了一個月……而這艘重達43000噸長229米的貨船,也已成為這場針鋒相對的貿易爭端潛在後果的一種象徵。”

報道稱,這艘船由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擁有,而船上大豆的擁有者則是一家叫路易•德雷福斯的總部位於阿姆斯特丹的農產品貿易公司。

後者據信需要每天支付約12500美元繼續租用這條船,這意味著過去這段時間已經有超過40萬美元的額外費用產生。儘管如此,大宗商品領域的專家仍然認為,從財務的角度來說,接下去幾個月這些大豆可能不得不繼續在海上漂流,因為現在做其他選擇可能是更加錯誤,更有風險。

加徵“美豆”關稅後 多元化解決大豆剛需

美國農業.部在2018年7月份供需報告裡預計2018/19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減少到9500萬噸,比6月份預測的1.03億噸減少800萬噸,比2017/18年度的大豆進口量9700萬噸減少2.1%。

對美大豆徵稅啟動後,中國仍將購買一定量的加徵關稅的美國大豆,但總體而言,大豆進口總量或將下降,為解決供應短缺,中國可能進口更多的豆粕、其他油籽、甚至其他蛋白粕類作為替代品

中國有句成語:“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中美貿易爭端將推動中國的經濟改革,進一步實現自我可持續發展,將更多的資源用於提高農業生產力;大豆和油脂產業也得以調整結構,減少對美國供應及其他單一來源的依賴,走向多元化多渠道,多粕多油並舉,雖然將經歷不少周折,但危機的另一面是變局與商機。

五艘美國貨輪數次更改航線

大豆船命運迷茫

“自從貿易戰開始以來,美國大豆的市場價格已經下跌,因為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中國正在尋找其他替代來源”,《衛報》這樣分析稱,這意味著“飛馬峰號”所載的大豆在歐洲和其他地方的潛在買家會要求賣家“打折出售”。此外,“把船從中國開到另一個目的地,也必須付出高昂的成本。”

此前,由於特朗普在中美貿易摩擦中的態度頻繁變化,使得至少五艘美國貨輪數次更改航線,在說大海里打轉。其中,有一艘裝載7萬噸美國高粱的貨輪RB Eden最初駛往上海,貿易摩擦後在印度洋轉向西班牙,即將抵達西班牙時因中美關係出現轉機,二次轉回亞洲。5月29日,白宮聲明中美貿易摩擦再起波瀾,船隻只得在大海里打轉。

不過,在中美貿易戰間隙,這艘船最終還是在中國停靠了,過程很周折,結局還不錯。

相比得到好結局的高粱船,這艘曾錯失機會大豆船的命運目前還看不到好轉的跡象。

7月9日到8月9日這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內,迷茫的大豆船拋錨以後,隨著大海潮漲潮落繞著一個圓心一直在原地打轉,像極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孩子,心中滿是迷茫。

還記得美國“網紅大豆船”嗎?一個月了,它還在海上繞圈圈呢……

還記得美國“網紅大豆船”嗎?一個月了,它還在海上繞圈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