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後,家長要抓緊時間給寶寶辦這四張證,辦晚了會後悔

孩子出生後,媽媽和家裡人都沉浸在喜悅中,十月的辛苦也終於結束了,不過在喜悅之中,家長也不要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也算這個世界的一員了,所以孩子一些證件家長也要及時辦理,這不僅可以證明孩子的身份,更重要的是這些證件還會為孩子省去很多麻煩,大有用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孩子出生後有哪些證件是需要及時辦理的呢?

孩子出生後,家長要抓緊時間給寶寶辦這四張證,辦晚了會後悔

孩子出生後,家長要抓緊時間給寶寶辦這五張證,辦晚了會後悔

1、出生證明:出生證是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證明,也是寶寶在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個“合法”身份,給寶寶上戶口時也需要提供,因此要妥善保管。原則上,出生證明必須要在寶寶出生後的一個月內辦理,所以最好先給寶寶起好名字。憑父母雙方身份證等相關證明在分娩醫院領取出生醫學記錄,出生醫學記錄由產房大夫認真填寫完整。領證人認真、詳細檢查出生醫學記錄,確認無誤後簽名。沒有這個證明孩子就辦不了戶口,接著就是一系列的問題,所以要儘早辦理這個證件。

孩子出生後,家長要抓緊時間給寶寶辦這四張證,辦晚了會後悔

2、戶口證件:按照我國《戶口登記條例》的相關規定, 嬰兒在出生後30日以內,要由父母或其他合法撫養人向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出生登記。也就是說,寶寶的戶口從出生開始就可以開始著手辦理了,也因此很多父母認為時間多就不著急。事實上,辦理嬰兒的戶口登記,需要辦理人攜帶很多證件,比如夫妻雙方的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以及孩子的準生證以及子女的出生證。只有寶寶辦理了戶口,才可以辦理醫保,只要在寶寶出生三個月之內辦理了醫保,那麼出生之後所有的檢查費用或治療費用都是可以報銷的。

3、預防接種證:孩子出生1個月內,要準備好戶口本、兒童出生時在醫院接種乙肝、卡介苗接種單到最近的預防接種門診就可以辦理預防接種證。辦理接種證時,家長鬚提供通訊地址及常用的聯繫電話。外地兒童也可以帶著預防接種證到就近的預防接種門診進行接種疫苗。預防接種證的作用簡單說有兩個,一個就是讓家長記清楚,孩子已經接種了哪些疫苗,還有哪些需要接種,分別在什麼時間接種,不要種漏了,搞混了。預防接種證的另一個作用就是證明你已經接受過免疫接種了,這在孩子入托、入學、入伍都要檢查,找不到會引起很多麻煩。

孩子出生後,家長要抓緊時間給寶寶辦這四張證,辦晚了會後悔

4、醫保卡:上面已經介紹醫保的作用,可以為家裡省不少錢,而且出生之後所有的檢查費用或治療費用都是可以報銷的。但是醫保卡一定要儘快辦理,最好是在寶寶出生三個月以內辦理,很多地方都有嬰兒辦理綠色通道,如果超過一歲辦理就只能等次年才可以使用。報銷費用時是按照一定比例來進行報銷。報銷比例1、2、3級醫院分別為80%、70%、60%。最高支付限額是五萬。在社區領取《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表》,填寫相關信息。

家長要帶上戶口本原件和戶口本複印件。寶寶父母身份證。監護人和寶寶的照片。

這些證,您當時都給你家孩子辦理了嗎?家長千萬不要小看這些證件的作用,也不要覺得寶寶剛出生時間還多,就往後拖,這些證件一定要及時辦理,對剛出生的寶寶是有很大好處的。辦晚了只有後悔的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