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八怪書畫賞析,感受不一樣的大膽創新之風


黃慎《鍾馗圖軸》:鍾馗是黃慎常畫的題材。圖中鍾馗鬚髮捲曲,四散飄揚,右肩上聳,雙手執笏板,橫置胸前,雙目圓睜,審視左臂旁一隻蝙蝠,寓意“福在眼前”。衣紋潑墨粗筆勁掃,氣勢磅礴,線條老練。

鄭燮《墨竹圖軸》:鄭燮之竹瘦而簡。“瘦”指枝杆細,但細而不弱,挺拔勁瘦;“簡”指葉少而肥,以少勝多,有蒼翠茂盛之感。“弄璋之兆”意即發個生兒子的吉兆。題識: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孏石十哥弄璋之兆 板橋弟鄭燮。

李鱓《竹菊坡石圖軸》:此圖用筆揮灑自如,豪爽奔放,潑墨酣暢淋漓,將水與墨結合,形成其“水墨融成奇趣”的風格。畫面題跋不拘一格,沿著坡石的斜勢而書,書與畫渾然一體,極具動感。題識:自在心情蓋世狂,開遲開早說何妨。可憐習染東籬竹,不想凌雲也傲霜。復堂李鱓此畫不知作於何時,雍正甲寅十一月十日,同板橋居士、蓮若上人,過登李世兄宅,乃泚筆足成之。懊道人記


金農《梅花圖軸》:梅花枝幹作通天貫地的縱向構圖,給人以視覺張力和心理震撼。以大筆淡墨鋪染出古樹寬厚的老幹,濃墨點苔,圈花點蕊,白粉點染花瓣,圖中花枝繁密,滿紙飛花,既有勃勃生機,又有韻清神幽、雋樸秀雅之感。從款題中可知此作是金農學元人辛貢的粉梅法,技法博採眾家之長,參以古拙渾厚的書風和金石意趣,抒發其傲岸而高潔的人生態度。既是為梅寫真,更是自身寫照。

邊壽民《老圃秋容圖軸》:此圖以芭蕉、野菊、籬笆譜寫盎然秋意。用筆乾淨,墨色滋潤透明,代表了邊壽民花鳥畫的藝術風格。題識:老圃秋容 葦間居士邊壽民

高鳳翰《草書、荷花合裱軸》:高鳳翰右臂五十五歲病廢后,改以左手書畫,筆墨別具一種澀拙之趣。這兩幅作品是他病殘一年後所作,草書圓勁飛動,荷花清新秀逸,用筆蒼勁老辣,墨色濃淡乾溼,富於變化。草書釋文:家園池子久荒蕪,畫得長荷客興孤。渾似山陰田水月,如盆大葉想西湖。南阜左手書舊稿《清遠圖》


李方膺《盆蘭圖軸》:此幅構圖不落俗套,兩隻破盆瓦罐所栽蘭花一上一下相互錯落。中間繪靈芝平衡畫面,用筆蒼潤遒勁,墨氣淋漓。題跋內容談及買蘭花要整根,才能神完氣足,來年花發滿盆,寓意兒孫滿堂之吉兆。題識:買塊蘭花要整根,神完氣足長兒孫。莫嫌此日銀芽少,只待來年發滿盆。晴江李方膺寫

汪士慎《碧桃圖軸》:碧桃又稱千葉桃花,花多重瓣,是觀賞桃花中的極品。此圖濃墨寫枝,淡墨勾花,枝幹虯曲多姿,桃花嬌柔秀美,墨色清雅滋潤,筆致靈動挺勁,自然天成,透出幽然脫俗的氣韻。題識:綠楊風裡雪堆成,撲笠沾衣玉骨輕。看到月明溪水動,不須天上問飛瓊。巢林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