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圖學院」農村電子商務應從「生產端」切入!

電子商務已經成為新常態下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動力。電子商務能否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的“加速器”? 國務院去年發佈的《關於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為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指明瞭發展方向。

眼下,農村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一片“藍海”,近幾年大型電商平臺和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型傳統企業都在積極佈局農村電子商務。

「風圖學院」農村電子商務應從“生產端”切入!

01

農村電子商務應從“生產端”切入

農村電子商務的切入口是生產端。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國農村網民網絡購物用戶規模為7714萬,年增長率高達40.6%;同期農村網民網絡購物使用率為43.2%,使用率較上年增加12.1個百分點。

中國的電子商務發源於城市,城市的電子商務是以零售業為切入口,不斷地將線上的品類從圖書、3C家電、化妝品、服裝鞋帽擴展到了旅遊、日用百貨、生鮮、生活服務等衣食住行用領域。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從銷售端入手的電子商務,逐步打通設計、生產、流通和消費全環節,開始改造物流業、製造業、金融服務和能源業,出現了智能化生產、定製化生產。

02

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路徑

城市電子商務發展基本遵循了“網絡平臺銷售——社會化大物流——柔性化生產”的演進路線。

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路徑不能走城市電子商務發展的道路,應該更多地是從生產端切入電子商務,運用電子商務促進農業生產轉型升級,將電子商務滲透到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加強互聯網技術應用和推廣。

政府引導市場加強運用電子商務大數據引導農業生產,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從解決“三農”問題的視角,農村電子商務應該採用“精準營銷——定製化生產——網絡平臺銷售——社會化大物流”的發展路徑。

運用電子商務拓展農村消費市場是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方向之一,但不宜過分強調電子商務開拓農村消費市場的作用。

從銷售端切入農村電子商務市場目前還存在一個現實問題,由於冷鏈物流體系建設不到位,農產品特別是生鮮農產品還無法運用電子商務無縫對接城市市場和消費者。同時,電子商務具有強大的吸附效應,工業品迅速滲透到農村市場以後,“網貨下鄉”了,農產品未必能進城,會對農村資金起到一個“抽水機”的作用,對農業產業化的資金需求產生“擠出效應”。

2014年歲末以來,農村電商發展逐漸火熱起來。馬雲曾表態稱,“我們覺得只有讓農民富起來,農村富起來,中國的經濟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革。”是的,必須讓農民富起來,農村電子商務才算是真正發展起來

03

如何讓農民富起來?

必須從生產端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運用信息網絡技術推動農業產業化,提高農民收入。城鎮化過程中電子商務必須先行,但必須從生產端先行,而不是首先在消費端發力。

依託電子商務推進農業產業化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訂單農業、定製農業、眾籌農業、預售農業將是未來引領農業生產的主流化趨勢。為了利用電子商務“時空無限、交易方便、可追可溯”等特點。

實現電子商務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目標,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改善農村信息化基礎

:建設解決“信息最後一公里”的問題,縮小農村與城市的“數字鴻溝”。

2.加快建設以農業地理信息數據為基礎的農業大數據中心:建設農業物聯網應用、農業監督與指揮調度、農業綜合服務等系統,實現數據交換及時通暢,信息資源共享。

3.推廣移動互聯網在農業產業鏈中的應用:實現農業可視化遠程診斷、遠程控制、災變預警等智能管理。

4.通過數據的集合實現信息的對稱:指導生產、提高效率,促進農民致富增收。

5.推動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方式的轉型升級:向“標準化、品牌化、電商化”的方向轉變。

6.建立相應的供應鏈系統及冷鏈物流配送系統。

信息來源:中國電子商務物流服務、農村電商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