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写作意图和习惯,已经把射雕的武功排名排出来了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小说中最著名的一部,很多读者都喜欢谈论其中的武学高人。今天就来看看这部小说中的武功排名吧。

金庸的写作意图和习惯,已经把射雕的武功排名排出来了

【第1:王重阳】

其实严格来说,王重阳是回忆中的人物应该不参加排名的。但他在书中影响力太大了,所以加进去。五绝中,中神通王重阳排名第一,这个毋庸置疑。但这是一次华山论剑时候的结果。二次论剑会如何,这一点很成疑问。

洪七公曾经说自己一次华山论剑的时候降龙十八掌还没有完全练成,如果练成,谁是第一还是未知数。据此,有人就说,二次华山论剑的时候,其他四绝都已经超越王重阳。

这个说法有点道理。不过,金庸小说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自相矛盾,自身爱好者相比都知道。

王重阳在本书中是属于绝对的宗师级人物,金庸塑造了其人抗击金兵救国救民、为消除武林劫难而收夺九阴真经的事迹,为人又大公无私,不允许门下弟子修炼九阴真经,为了对付欧阳锋,又主动将绝技先天功传授给南帝段智兴。种种迹象都表明,金庸要将王重阳塑造成一个其他人都无法企及的人物。

就如同《倚天屠龙记》中的张三丰,虽然被刚相偷袭而身受重伤,但很明显在作者金庸心目中,此人的武学修为、人生境界都是其他人不能企及的。

所以,王重阳排名第一。

【第2:周伯通(争议)】

第二名也争议很大。不过大体上有两位候选人,一个是老顽童周伯通,一个是发了疯了欧阳锋。

金庸的写作意图和习惯,已经把射雕的武功排名排出来了

周伯通之所以有资格竞争第二,是因为他练成了左右互搏术,还无意中练成了《九阴真经》。左右互搏无疑是非常厉害的,周伯通发现自己的这门功夫完全可以打败黄药师后,就自信地走出桃花岛的山洞了。他认为:两个周伯通还能打不过黄老邪吗?

这种说法有点道理。不过从后来的情况看,周伯通根本就没有用左右互搏打败黄老邪,他浑身上下所散发的全是《九阴真经》的武功。黄药师自认为确实打不过周伯通。但黄老邪的言语中所表现出的是对《九阴真经》的佩服,而不是对“左右互搏术”的佩服。

周伯通到底练了多少《九阴真经》的武功,这一点也很有疑问。《九阴真经》是分为上下两卷的,上卷是内功心法,下卷是武功招式。周伯通背熟了九阴真经,并且传授郭靖,因而自己也在无意中学会。但是,我很疑惑。外功可以在无意中学会,内功也可以吗?内功必须要按照具体的经脉运行去调息练气才行,如果不主动去修炼,能学会吗?我觉得不可能。所以,周伯通从九阴真经中获益的部分似乎仅仅局限于下卷的外功招式。

后期,作者金庸有刻意提起过,周伯通是在竭力克制自己,不让自己使用《九阴真经》的。但周伯通还是在跟欧阳锋的交手中占据上风,在北方的一个小木屋中,周伯通、郭靖、欧阳锋、裘千仞四人交手,周伯通使出“左右互搏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看来,此时的周伯通仅仅凭借“左右互搏术”就已经比其他四绝都胜出一筹了。

【第3:欧阳锋(争议)】

修炼错误版本的《九阴真经》也获得成功的欧阳锋,最终突破了自己的智力界限成为“疯子”,但伴随着智力界限的突破,他的武功也突破了上限。

很多人受了各种电视剧的误导,以为疯了的欧阳锋可以一人对敌黄药师、洪七公、一灯大师等人的联手。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夸张。

第二次华山论剑上,疯欧阳锋先单挑洪七公很快就将其竹棒打飞,胜了一招。紧接着单挑黄药师,又飞快地在招数上取胜。

不过,东邪北丐二人很快就看出了疯欧阳锋的怪异武功的路数。洪七公第二次与疯欧阳锋交手的时候,局面上已经不那么吃亏。虽然最终还是落败了。不过,欧阳锋整体上的实力并不高过东邪、北丐太多。

金庸的写作意图和习惯,已经把射雕的武功排名排出来了

这样看来,其实欧阳锋和周伯通之间到底谁强谁弱,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区分的。周伯通由于怕蛇而没有真正参与第二次华山论剑。一灯大师看破了名利,直接退出了二次论剑。

【第4:黄药师、洪七公、一灯】

这三人都是一次华山论剑中的五绝人物。第一次华山论剑是平手,到了二次论剑,我认为还是平手。

这过程中,黄药师的武功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平稳地增长着。洪七公和一灯经历了很大周折。洪七公先被欧阳锋偷袭,几乎武功全失,但后来修炼了《九阴真经》中可以疗伤的部分,如“疗伤篇”、“总纲”,似乎又完全恢复了。

黄药师、洪七公各自和郭靖拆招三百,结果差不多,可见,他们还是在伯仲之间。

一灯大师由于给黄蓉治疗伤势,而武功耗费很大,但同样是因为《九阴真经》而得以复原。参考洪七公恢复的情况,我们有理由相信一灯、洪七公、黄药师仍然在伯仲之间。

实际上,一灯应该是王重阳去世之后的第一名。因为他得到了王重阳的先天功。但作者在全书中都没有透露出一灯有什么武学上的提高。似乎,练了“先天功”对于一灯的武功根本没有任何提高,只是增强了他的医疗能力。

其实这是金庸写作中一贯的风格,他喜欢“并列”。齐名的人,经过几番波折之后,往往还是齐名。就好比二次论剑的时候,欧阳锋超过了洪七公,但后来杨过到华山之巅的时候,二人武功竟然又成了平手。可见,金庸是多么喜欢维持原有的武功格局。

还有一次论剑时,欧阳锋和一灯平手,但一阳指又是蛤蟆功的克星,怎么会平手?可见,金庸在这些细节方面根本就没有考虑那么多,他只是强行地维持“平手”的格局而已。

综上,王重阳第一,疯了的欧阳锋和周伯通最有可能是2、3名,黄药师、洪七公、一灯仍然平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