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十五日 中元地官聖誕超陰法事介紹

  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聖誕超陰法事

中元地官簡介:

根據道教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是三官大帝中的中元地官大帝的誕生日,中元地官指的是舜帝,是黃帝的八代孫,生母過世,其父在娶,繼母生了弟弟『象』,舜雖然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但是父親、繼母、象經常作弄和害象,但舜不以為意。他在河濱治陶,所居的地方人民相繼投靠,二年能村邑、三年成都市,二十歲時以孝聞名天下,三十歲時堯帝以二女賜婚予舜,並且禪讓帝位。因為舜事親至孝,所以中元節又叫『孝子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 中元地官聖誕超陰法事介紹

這天家家戶戶殺雞宰羊,燒香祭祀祖先,同時各行各業的民眾,會在廟的前方廟埕普渡,原本是祭祖謝天,後來演變成普渡無方遊魂,稱作『中元普渡』。

道教以農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天官為上元賜福,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地官為中元赦罪,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水官則稱下元解厄,並以中元節為地官判別人間、鬼域善惡的日子。所以道士要在這一天誦經為人間囚徒和陰間餓鬼孤魂解脫罪惡,民間也有祭拜地官之俗(以下有如何供奉介紹)。《乾淳歲月記》載:“七月十五日,道教上元、中元、下元節聖誕,三官都要檢校人間功罪以定賞罰。其中地官所管為地府,當然所檢的重點是諸路鬼眾了。

所以這一天,眾鬼都要出離冥界,接受考校。道門中於這一天例行設醮為地官慶賀誕辰,同時也是信眾功德法事設齋為祖先求冥福,請地官赦免罪過,早昇天堂;白龍王道場住持許少峰老師告訴信眾,按照道教說法,七月陰曹地府十殿真君把所有地府之陰靈有罪無罪者都暫免釋放,宗親陰靈陽上子孫的追薦供道力經法得超度,接受功德以及紙錢,有罪者赦罪超脫無罪者得功升度,所以在這期間就是需做超陰法事。

此外農曆七月十五日,也是佛教的孟蘭盆節,據《孟蘭經》記載,僧侶在四月十五日『結制』於廟中誦經唸咒,過了九十天之後,也就是七月十五日時『解制』。七月十五日是僧侶功德圓滿的日子,相傳在這天修供,福報可以增百倍。因此佛教民眾在七月十五日作『孟蘭盆會』,用百味五果供養僧侶,所得的福報來報答現生父母植福,也為過去七世的父母超渡。而中元普渡則是用牲禮酒食祭祀不相干的孤魂野鬼,彼此是不同目的的法會。而萬靈總殿白龍王道場中元節,融合佛、道的習俗,具有宏揚孝親、孝道,以及普渡眾生『超度冤親債主』的儀式與意義。

農曆七月十五日 中元地官聖誕超陰法事介紹

如何供奉:

上桌供品是六齋(香茹、桂圓、木耳、金針、海帶、紫菜、麵筋、菜心),五果(香蕉、李子、鳳梨、蘋果、菠蘿),鮮花、面線(系紅線或紅紙)、清茶三杯。要用三個紙製的燈座。下桌供品是五牲、水果數種(要注意忌諱),甜點糕餅、發粿、紅龜粿、酒五杯。

祭祀通常是當日吉時,上完供品之後,先點燈(蠟燭),接著獻茶、焚香(祈福),香爐要插三炷香,行三拜九叩禮拜,敬第一次酒、請神明降臨,擲茭問神明降臨否,接著進行第二次敬酒,(有所祈求,就可以告訴神明,並說明如何答謝),當香燒完三分之一時,雙手或左手捧著疏文金紙向神明供拜,繞香爐過順時針三圈,燒完再敬第三次酒,擲茭問神明用畢否,如果畢,將供品繞香爐過順時針三圈,撤下供品。

農曆七月十五日 中元地官聖誕超陰法事介紹

自家的祖先:

全熟的三牲或飯菜六碗至十二碗,甜點糕餅、發粿、水果、米飯三碗,湯圓三碗、清茶三杯、酒三杯。祭祀通常是上午十一點,上完供品之後(筷子按照酒杯數量擺放),先點燈(蠟燭),接著獻茶、焚香(祈求祖先保佑),當香燒完三分之一時,雙手捧著紙線向祖先供拜,默唸請祖先來香紙錢,接著按順序燒化,燒完撤下供品,將酒灑於紙灰上。

農曆七月十五日 中元地官聖誕超陰法事介紹

陰間的好兄弟:

飯菜六碗至十二碗、米飯一鍋、米飯三碗、甜點糕餅、湯圓三碗、清茶三杯、酒三杯、罐頭、飲料、發粿、水果、現代食品等等。每個供品都要插香,俗稱『孝孤』,另外要準確臉盆,裡面裝滿水,及毛巾、牙膏、漱口杯、來給好兄弟清潔使用。

祭祀通常是下午,上完供品之後(筷子按照酒杯數量擺放),先點燈(蠟燭),接著獻茶、焚香(祈求祖先保佑),當香燒完三分之一時,雙手捧著紙錢向祭壇供拜,接著按順序一一燒化,燒完撤下供品,將酒灑於紙灰上。小編:tyqxia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