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碩果纍纍,行情能否持續向好?

2018年上半年我國南邊風調雨順,各種果樹碩果累累,近期上市的桑椹、桃、李、荔枝、芒果等水果都是豐收,作為既為水果、也為藥材的梅子去年掛果極少,今年果樹修整好,又遇上好天氣,梅子掛得滿滿地。

烏梅碩果累累,行情能否持續向好?

去年烏梅產量小,庫存基本消耗而空,行情持續高位運行。而今年掛果豐碩。6月初開始,各產區鮮果開始收購,烏梅能否持續高價?

一 烏梅各產區豐產,乾貨已陸續上市

烏梅主要產於我國福建龍巖上杭、長汀,福州永泰和泉州永春還有浙江部分地區,稱為“建烏梅”,也是烏梅的道地產區;四川的大邑、達州、北川、馬邊、雅安等地,稱為川烏梅;以及雲南的騰衝、大姚、洱源等地。其中福建所產質量較佳,而四川產量佔比相對較大。

1 福建產區

去年烏梅減產嚴重,產地貨源基本賣鮮果。今年長勢不錯,除賣鮮果,也有部分加工乾貨。產地鮮果今年賣價在4元左右,煙燻梅統貨賣價在25元左右。產地產新已基本結束。

2 四川雅安產區

產地烏梅去年掛果少,大部分鮮貨被沿海一帶商家買走,加工為乾貨的約20-30噸,產新後不久乾貨便走空。鮮果收購價在2.5元左右,後期煙燻梅統貨賣價26元。

今年產區掛果還不錯,產地農戶已在陸續炕乾貨,但由於去年價格高,目前農戶要價較高。而產地商怕收購有風險,暫還未大量收購乾貨。

烏梅碩果累累,行情能否持續向好?

3 四川成都大邑縣

本地貨今年掛果也不錯,據產地商家介紹,廣東商家已購買了一千噸左右青果,青果賣價在3元左右。產區去年藥用鮮果收購價在5-6元,今年鮮貨收購價在2.6-2.8元。目前產地煙燻統貨已部分出貨,但由於去年賣過24-26元的高價,農戶都比較惜售,現出價在20元左右。由於烏梅各產區產新時間不一,今年價格不穩,收購商不敢大量收購。但目前已陸續有市場及廠家由於庫存空虛開始入手買貨。

四川平武產區產量和大邑基本相當,價格也差不多。

烏梅碩果累累,行情能否持續向好?

4 四川馬邊產區

由於去年烏梅價格不錯,今年農戶增加管理,加上天氣給力,產區梅子掛果喜人。五月中下旬,產地早熟梅已經開始銷售,好個鮮果賣價4元左右。六月初,鮮果上市量增多,賣價在3元左右。6月中旬,產地已開始加工乾貨,產地鮮果賣價在2-2.4元,柴火烤乾統貨賣價在16-17元。據產地商家介紹,馬邊產區烏梅產量大,2016年產量約700-800噸,去年大部分做鮮果賣,乾貨極少,烤乾統貨可賣到26-27元。而今年產量恢復,價格下滑。

本地烏梅還在繼續加工,近期產地買家有增多,但由於去年產地賣價高,而目前價位產地農戶和小販還不能接受,有惜售心理,暫處於觀望,出貨意願不強。現產地煙燻梅乾統貨賣價在17元上下。

烏梅碩果累累,行情能否持續向好?

5 四川涼山

四川涼山產區屬於小產區,本地貨源集中在會東、會理、鹽源等地,去年鮮果多為雲南大理商家收購走。今年雲南產量也較多,本地鮮果多為本地商收購,目前鮮果收購價在1.6-2元,乾貨還未大量上市。

烏梅碩果累累,行情能否持續向好?

6 雲南產區

去年烏梅減產嚴重,鮮果開始收購價3.5元,後期收購價漲到4.7-4.8元,7月初漲到5元。幹統貨也從開始的20元,漲到23-24元,後漲到25-26元。而今年掛果不錯,產量恢復,鮮果收購價在3.1-3.2元,烤乾統貨報價在17-18元。

烏梅碩果累累,行情能否持續向好?

由於去年烏梅後期價格較高,不少收購販積極收購鮮果加工,部分農戶手中的乾貨也不願出手。產地買貨商家也不多,貨源偶有小批量外銷。

二 市場新烏梅均未上市,市場行情持穩

1 安國市場

烏梅,近兩年行情一直呈穩步上揚趨勢,如今正值產新期,商家關注力度增加,現市場新貨還未上市,烏梅小統貨在30元,280粒貨售價在48元,隨著產新繼續,後市行情將會有所調整。

2 玉林市場

烏梅,近期少見批量貨源成交,商家關注度較低,由於庫存有量,行情表現不佳,現烏梅價格生統貨在32-33元之間,制統個33-34元。

3 亳州市場

烏梅,近日購銷顯緩,行情穩中顯疲,目前亳州市場烏梅價格生烏梅統貨多要價在30元左右;煙燻烏梅好統貨價在32元左右,選裝貨價在35-40元之間不等。

4 荷花池市場

烏梅產新的影響,商家們多謹慎購銷,要價不及前期堅挺,目前市場新貨還未上市。陳貨川產生統貨32元左右,優質貨38-40元。

三 烏梅產新,行情是否要走下坡路了?

有烏梅經營商將烏梅行情比作過山車,從歷史行情可見,2007年之前都在5元以下;2007年開始小漲;2008年猛上了一次陡坡,價格從6-7元上漲到20元的高價。隨後一段下坡,價格從20元下跌到2010年的10元左右;掉入10元低谷後馬上回升,到2012年逐漸回升到17元左右。而後四年多時間,一直在走緩緩的下坡路,當烏梅經營商都快失去興趣,失去信心的時候,2017年,價格從12-13元,快速、陡增至28元左右,短暫停留一點時間,再繼續上漲至30元的高位,夠刺激。

而今年各產區產量大增,目前生統貨產地價僅16-18元,相比去年25-26元的價格,下滑了將近10元,落差還是比較大。用過山車來形容還是比較恰當。

烏梅後期行情,是繼續走下坡路還是會回升?

從成本看:

今年鮮果收購價最低1.6-2元,折幹在4.5:1左右,加上人工,成本價在10-12元,但此成本的貨源較少。馬邊產區部分成本在15-16元,最低成本價在12-13元。大邑產區成本價在14-15元。雲南產區成本在16元左右。

由於烏梅鮮果用量大,在去年減產較為嚴重的情況下,鮮果收購商收購比較積極,導致烏梅產量更少。而今年產量比較豐富,鮮果商收購後還有足量的貨源加工乾貨,去年行情好,價格高,今年小販和農戶加工乾貨比較積極,今年產量不小。但目前市場和廠家庫存均比較少,對貨源需求還是比較大。

部分產區還在繼續加工,產量不定,市場商也謹慎買貨,幹統貨短期行情應接近成本價平穩運行。而價格太低小販和農戶都不願出售。而價格能否回升需看後期消耗情況。而煙燻梅根據加工質量,大小不同,價格會比統貨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