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商匯:將生態做成一門生意

來自德勤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的銷售量將達到14億部,其中10億部智能手機是基於消費者的升級需求。在數字化發展的今天,沒有一個物件能像手機一樣,在時間及空間上絕對“控制”著人們。手機已成為當下最私人、查看頻率最高,且最能反映用戶偏好的電子設備。

對於品牌來說,手機不僅是承載著網絡應用和用戶黏性的移動互聯網入口,也是未來智能時代的連接點。智能手機連接著各終端設備,拓展網民的使用廣度。因此,近年來圍繞著手機這塊屏幕的爭奪越來越激烈。前不久,樂視超級手機正式發佈,一度成為IT互聯網圈裡最熱鬧的話題,但賈躍亭卻再三強調樂視做手機“不是為了靠硬件賺錢”,而是對樂視生態垂直整合佈局的延伸。在生態營銷這盤棋中,樂視是如何謀篇佈局的?

內容自控+五屏自有 樂視的一站式生態營銷佈局

萬商匯:將生態做成一門生意

內容是籠絡這個數字時代用戶的基礎,終端則是與用戶直接“面對面”的渠道,想佔位市場,二者缺一不可。同時這也是樂視一直強調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垂直整合完整生態系統中非常重要的兩環。

從BAT紛紛成立自己的娛樂公司這個舉動來看,掌握內容主動權對於建立生態體系至關重要。推出《甄嬛傳》《紅高粱》《羋月傳》等多部精品大戲的花兒影視,位居中國民營影視公司三甲的樂視影業,以及樂視自制等內容出品方,成為樂視生態內容自控的三把利器。

順利掌控了內容產業鏈上游之後,樂視開始高調發力終端。2013年推出超級電視,第一個在視頻行業實現了大屏商業化;2015年4月14日,超級手機的橫空出世,讓樂視最終實現了PC、Pad、Phone、TV、Cinema五大屏幕終端的自有化,生態營銷的終端架構初見端倪。

從商業化角度來看,擁有自控內容和自有五屏的樂視,相比其他競爭對手,在生態營銷的構建上也多了更多的底氣和自信。在移動化及跨屏化發展的今天,消費者需求正變得更加多元,僅靠單一平臺、形式或者單一團隊的營銷模式與組織架構越來越難以承載。無論媒體、代理公司還是品牌廣告主,都在試圖尋找更整合、更有效的營銷路徑。而像樂視這種生態型平臺的存在,既擁有媒體的平臺渠道屬性,又不欠缺內容生產的主動性和掌控性,同時還擁有通過自有終端與用戶保持強互動溝通的能力……這些無疑讓品牌一站式營銷成為了可能。藉助五屏聯動,品牌廣告主可以迅速與每一個樂視生態“屏”背後的有效用戶連接,最大化催生出了樂視生態的價值。不難想象,這一模式在樂視平臺的不斷複製和普及無疑會對營銷行業的傳統思維模式產生巨大的衝擊。

創新(B+B)2C模式 激活生態營銷力量

萬商匯:將生態做成一門生意

很多互聯網企業都在宣稱生態建設,樂視無疑是個中翹楚。從最早提出生態概念,到身體力行貫徹生態環節,樂視的每一步都在為生態營銷的變現能力服務。在樂視構建的生態營銷系統中,“平臺+內容+終端+應用”是根本——內容是所有創意和廣告誕生的基礎,終端為廣告提供展現渠道,平臺大數據成為優化營銷模式的根據,應用則與移動端和大屏的服務緊密契合,為品牌提供增值服務。無生態,不營銷。樂視希望生態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爆發出應有的商業價值,而(B+B)2C的模式讓樂視看到了生態營銷落地變現的未來。

“B+B”指樂視與其他品牌的合作,“2C”指兩大品牌合力後一起觸達共同的消費者群體。不難看出,(B+B)2C生態營銷模式的最大價值在於,品牌和樂視可以共享用戶與資源,實現資源的最大化整合和更全面的用戶服務,最終實現樂視、品牌與用戶的三方“普惠”。這一模式被證實是有效的。2014年,樂視在超級電視X50 Air發佈會上與奔馳牽手,將“4K”超級電視與奔馳CLA運動型轎車所宣揚的“狼性肆虐”相結合,精心打造了一場顛覆性的跨界合作,兩個品牌共同發力,讓傳播產生了倍數級的影響力。

更為難得的是,(B+B)2C的生態營銷模式被證明是可以複製和創新延續的。4月14日樂視超級手機發佈會現場,吸引了雷克薩斯、七匹狼、NIKE、飛亞達手錶等多個品牌總計近2000萬元的贊助合作。而當天由超級手機發布引爆的話題性及行業關注度,則成了對這2000萬元規模品牌贊助最好的回報。

除(B+B)2C外,樂視生態營銷想做得更多。手機發佈會上,樂視網網站事業群首席營銷官張旻翬正式宣佈了樂視生態營銷研究院的成立,希望能匯聚行業智慧,以用戶需求為核心,探索出更多具有普惠價值的生態營銷模式及新增空間。張旻翬表示,樂視生態與品牌所做的一切營銷,最終目的都是為孕育出最優質的內容和最人性化的產品來服務消費者。

任何一個產品想要擁有長久旺盛的生命力,都必須做到以人為本。內容自控,五屏終端自有,以營銷來服務消費者,目前樂視生態營銷幾乎具備了所有成功的因素。衷心希望它能走得更遠,畢竟有骨氣有膽量有血性敢於創新的公司,值得所有人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