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从张骞出使西域算起,承载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使命,是商业贸易往来的一条必经古道,至今已跨越千年。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河西走廊曾是中原沟通西域的唯一通道,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

这条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东西长约1000公里的走廊,连接了武威、张掖、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它不仅是昔日的古战场,也是甘肃著名的粮仓。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纪录片曾在CCTV10、凤凰网播出,反应强烈。

张骞出塞,霍去病西征,解忧公主和亲,敦煌石窟建造,隐秘的历史娓娓道来,人也不由自主地被带入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

这是一部跨越两汉、三国、魏晋、隋、唐、元、明、清和新中国的时代历史纪录片。

豆瓣评分高达9.5分,制作团队历时3年,辗转了全国10个影视基地,共拍摄了230场情景再现;涉及50余个需要设计形象的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置了60余个室内、外场景,动用群众演员近千人次……打造的大型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透过《河西走廊》,将我们的历史常识、诗词歌赋次第激活,让历史变得鲜活可感,让诗歌变得灵动有根。

凉州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凉州,即武威市,古时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重地之称。凉州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 的富饶之地。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金昌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在金昌的大地上,戈壁、绿洲、大漠东西展开,南北更替,相间排列。一切仿佛近在咫尺,却又总是遥不可及。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张掖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张掖,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素有“桑麻之地”、“渔米之乡”之美称。

在张掖,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古人有诗曰“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酒泉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酒泉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抬头南望,就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嘉峪关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嘉峪关作为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它像一位桀骜不驯的战士,一直屹立在这片土地上。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敦煌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既是河西走廊的终点,也是通往西域诸国的起点,古人称“华戎所交,一都会也”。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出了敦煌,便从此无故人了。

所有的离情别绪在这里凝聚,曾经的盛衰如今已是流年细沙,湮没在岁月的沙漠里。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杨柳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纪录片《河西走廊》洋洋洒洒,用拍电影的方式拍纪录片,用音乐来演绎文明的碰撞交融,用现代视听技术“重映”历史,它是纪录片,也是史诗级别的电影,是历史的回忆,也是旅者踏寻的指南。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历时3年,近1000人群演,制作团队跨越千年寻找“河西走廊”

它不是单纯的历史记录,而是用具代表性的历史故事来演绎河西走廊的历史与文化演变,再现了“历史事件、民俗生活、宗教文化、商业往来、学术研究、艺术风格“的方方面面。

让完全没有采访,没有纪实段落的纪录片也能构建出这一宏大的史诗级巨作!成为雅俗共赏的经典纪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