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周至好故事」貧困戶胡善民喜搬新居

「脫貧攻堅 周至好故事」貧困戶胡善民喜搬新居

「脫貧攻堅 周至好故事」貧困戶胡善民喜搬新居

8月29日上午,周至縣雙寨村貧困戶胡善民在大家的簇擁下走進了自己的新房,這個42年一直居無定所的人,在扶貧幹部的精準扶貧下,終於和67歲的母親一起搬進了嚮往已久的新家。

「脫貧攻堅 周至好故事」貧困戶胡善民喜搬新居

胡善民的新家在周至縣馬岔新村,為什麼雙寨村貧困戶的新房會建在馬岔新村?話還要從幾年前說起,先天性視力殘疾的胡善民和母親以前住在秦嶺山裡,後來整村搬遷至周至縣雙寨村,但因種種原因,胡善民與母親的戶口雖然在雙寨村,但人卻借住在前黃池村,住房條件十分簡陋,三塊石頭支起的鍋就是他們的“廚房”,加之他本人視力殘疾,母親體弱多病,脫貧難度相當大。

扶貧幹部馬更正,自2017年6月主動請纓對口扶貧工作以來,與駐村第一書記趙學東等扶貧幹部積極為胡善民找方法、尋出路,希望通過產業扶貧幫他家徹底甩掉窮帽子。針對胡善民的個人情況,扶貧幹部們為他買來十多隻小豬,讓他通過養豬自力更生。害怕胡善民沒經驗、養不好,幹部們還專門為他買了農業保險。一年後,當初送去的十多隻小豬最後只長成了三隻,在扶貧幹部的幫助下,以前靠做苦力謀生的胡善民,去年通過養豬賺了1萬元,算上1萬元的農業保險賠償款,這個從小就沒上過學的農民,42年來第一次成了“萬元戶”。

「脫貧攻堅 周至好故事」貧困戶胡善民喜搬新居

因為之前借住在別人的舊房子裡,養豬掙了錢後,扶貧幹部開始幫助胡善民四處尋找宅基地,後來在山區移民整體搬遷的馬岔新村內為他找到了一塊合適的宅基地。馬更正和趙學東幫胡善民申請了無房戶的貧困補貼,又從曲江管委會和曲江文商集團籌措了一部分資金,加上胡善民養豬賺得的錢,湊夠了所有蓋房的錢。

為了合理利用有限的宅基地,第一書記趙學東親自為新房畫設計圖,幾易其稿後,有兩間臥室、一個門廳、一個廚房、兩個豬圈、一個廁所還加一個小院的新房子終於有了圖紙。2018年3月28日,胡善民的新房正式開工建設。4月11日,新房主體部分完成,當月還進行了裝修。後期扶貧幹部還多次為胡善民家購買傢俱、被褥、鍋碗瓢盆等生活必須品。

「脫貧攻堅 周至好故事」貧困戶胡善民喜搬新居

喬遷當日,在樓觀鎮政府、曲江新區管委會和曲江文化集團、文商集團扶貧幹部以及當地群眾的共同見證下,胡善民按耐不住內心的欣喜,緊握著扶貧幹部的手,感動得熱淚盈眶。他說:“要是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可能一輩子也住不上新房。”站在臥室裡,視力殘疾的他整理了自己的床鋪,一邊摸著鬆軟的枕頭,一邊笑著對母親說:“媽,咱也住上新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