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沉睡的董里

爱上沉睡的董里

这个人口只有6万的小城格外平静休闲,时间的脚步路过这里都放慢了下来。

小城脸上的妆容是朴素的,让我一眼就爱上她。

说董里是泰国收藏得最好的秘密未免言过其实,毕竟董里外海群岛并非寂寂无闻,不过比起泰国其他城市,来董里吃风的外国游客确实跟我在街上遇到的猫一样少,这个小城脸上的妆容仍然是朴素的,却能让我一眼就爱上她。也许她更受泰国游客欢迎也说不定,但他们要是混进当地人之中我也认不出来,除非我的泰语好到能够分辨泰国东南西北不同地区不同口音。或者有人可以从装扮上识别谁是游客,可惜我这方面嗅觉不太灵敏兼且观察力差。不管怎样董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没有什么观光气息,一个人在董里巴剎乱走时特别显眼,不时有当地人用不可思议的眼光看我拿着手机,对着他们已经见惯司空的日常生活拍了又拍。

听见老伯讲潮州话

当然也有例外。抵达董里的第一天傍晚,朋友在董里老城区的一家餐厅吃稀饭,泰国人叫kao tom,招呼他们的安娣打死都不相信男友是泰国仔,还取笑他的泰语讲得不汤不水,又说朋友才是道道地地的泰国佬。窃笑之后赫然听见邻桌有个老伯讲潮州话,想起之前沿途看见的华人茶室、店铺、旅社、会馆和骑楼,南洋风味混搭泰式特色,这才恍然嘴里的kao tom其实就是潮州粥啦。

当年下南洋的华人移民当中,选择在这里落地生根的以潮州人为主。董里的老城区熟口熟面,要不是街上人人都讲泰语,处处可见泰王肖像,朋友会以为自己走在槟城的乔治市,也难怪会被误认为是泰国佬。

爱上沉睡的董里

时间路过都放慢了

爱上沉睡的董里

从嘈杂混乱的曼谷飞来董里,这个人口只有6万的小城显得格外平静休闲,时间的脚步路过这里都放慢了下来。这是我所能够理解的相对论。

爱上沉睡的董里

董里平稳的脉搏和安静的呼吸,令人错觉这里的时钟都走得比别的城市缓慢。

最热闹的地段是火车站一带,最繁忙的时段是早晨和黄昏,其他时候整个小城都在沉睡,在街上溜达的二三游客不过是她的梦,一觉醒来我们就会消失无踪。在老城区闲闲地走时路过一面偌大的壁画,明显是步槟城乔治市的后尘,令人无言但又觉得可惜,倒不是因为画得不好。其实董里有董里的魅力,槟城有槟城的风情,谁也不必模仿谁,否则“Lonely Planet”也不会把董里列入2017年十大最佳亚洲城市名单。

嘟嘟车与蛋糕

董里特色之一是街上浅绿色嘟嘟车,比起曼谷的嘟嘟车少了一份市侩,多了一份可爱,青蛙造型的车头没有最萌只有更萌,这种民间美学泰国俯拾即是。之二是名产董里蛋糕,斑兰椰子咖啡三种口味,价格廉宜到我恍若回到70年代的吉隆坡,一口气买了四盒当伴手礼。后来在面簿上发现有个台湾大叔帮衬过同一家老字号,礼盒红当当喜洋洋像我童年回忆中的传统喜饼,老土得来又有一种泰式喜感,吞下肚子我都认得。大叔说椰子口味好吃到65个都不够,朋友在心里暗捶,怎么没留一盒自己享用?

董里还有一个让朋友念念不忘的地方就是他们的落脚处,名字叫做A Local Something Hostel,前世是一家老照相馆,装修翻新成一家有feel到令人眼睛一亮的青旅,用脑设计用心经营,业者每个早上会去附近巴剎买些教我味蕾惊艳的泰式甜点回来给住客吃,不起眼的枝微末节藏着暖心诚意。

巴剎迷人的时刻

爱上沉睡的董里

当然董里还有其他值得向朋友口沫横飞的地方,董里巴剎便是其一。有人说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去当地的菜市场走一趟就对了,这是匪夷所思的事。朋友一个人在董里巴剎逛了半个早晨,他不知道自己对董里的文化了解多少。其实也不是为了了解什么文化才去董里巴剎,只是喜欢清晨时分去巴剎走走看看听听嗅嗅尝尝,巴剎是成长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环。清晨和黄昏是每一个城市最迷人的时刻,光线照到哪里都是画和雕塑。只是喜欢巴剎那种鲜活道地的味道,每一个角落都让人们看见生命的丰饶和慷慨,不然哪来的蔬果花卉猪牛鸡鸭鱼虾?

董里人也有他们自己大推的must-do:品尝传统蒸笼点心;乘搭青蛙嘟嘟车游车河;搭火车去董里以南20公里,号称安达曼海边的最后一个火车站,整个火车站都是梵谷黄的Kan Tang Station玩自拍;和当地人一起捧场董里街头艺术节,也顺便扮一下文青……当然,还有到董里的大小岛屿去晒肚腩,这才是来董里的真正理由。

爱上沉睡的董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