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優化營商環境的「北京名片」

8月27日,全國營商環境評價現場會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上,國家發改委發佈了全國營商環境試評價結果,北京市在22個試評價城市中排名第一。

“北京市精準制9+N系列政策措施,聚力營商環境示範工程建設,開辦企業、辦理建築許可等方面的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這是北京優化營商環境的成績單評語。

打造優化營商環境的“北京名片”

今年年初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化營商環境要破障礙、去煩苛、築坦途,為市場主體添活力,為人民群眾增便利。企業開辦時間再減一半,項目審批時間再砍一半,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企業和群眾辦事力爭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一律取消。今年以來,北京市藉助“放管服”改革,不斷簡政放權,推行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舉措,從衡量企業全生命週期、反映城市投資吸引力、體現城市高質量發展水平三個維度綜合施策,讓企業和群眾都收穫了滿滿的獲得感。

打造優化營商環境的“北京名片”

在此次全國營商環境試評價中,北京能夠擊敗上海、深圳等城市而領先全國,是對北京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最好的認可。我們可以通過一組數據來解讀北京優化營商環境的成績單:開辦企業實現“一窗受理,全程辦結”,大力推行“網上辦”“掌上辦”,從之前的“面對面”到如今的“鍵對鍵”,企業開辦審批從24天縮至5天。規土部門建立“多規合一”協同平臺,構建“多圖聯審”工作機制,全市172個建設項目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平均用時3.8個工作日。小微企業“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是電力行業優化營商環境的服務舉措,全年預計為小微企業節省外電源投資12億元。群眾辦事也極大方面,房屋過戶開展“一窗受理”改革,通過“不聯網+不動產登記”,使房屋過戶“最多跑一次”。

今年以來,北京市出臺優化營商環境“9+N”政策體系,圍繞“三精準一透明”原則,即精簡環節、精簡時間、精簡費用、增加透明度,北京市為企業創造了審批最少、流程最優、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獲得感最強的營商環境,大大激發了市場活力,展現了城市高質量發展水平。一系列深化“放管服”和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舉措,深刻詮釋了什麼是“首善標準”,什麼是“北京服務”。以市場的理念、改革的思維,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和企業少跑腿,努力實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這是北京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目標,也是北京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應有之義。未來,隨著數字北京和智慧政務的快速推行,北京也將以更加國際化的視野和國際化的標準,帶頭講好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對外開放的精彩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