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愛好者:拍山時最常用的4種配景

山嶽攝影,若單獨拍攝一個孤立的山峰,顯得突兀單調,沒有情趣;而加入一些有特點的陪襯景物,不但可以增加畫面的美感,還能改善山脈的荒涼孤寂之感,讓山嶽展現自然活力。

在山嶽攝影中, 最常用也是最出彩的陪襯景物有4種:人、山路、花草和建築。它們也是山中最常見,也最容易發現的景物,我們只需在取景構圖時留意觀察一下。在添加這些景物的時候,要考慮主次關係,儘量不要讓這些陪襯的景物過於突出,搶了山嶽主體的鏡頭。

① 人與山,大與小

攝影愛好者:拍山時最常用的4種配景

焦 距35mm, 光 圈 f/8, 快 門 速 度 1/50s,ISO100

在山嶽攝影中,增加人作為陪襯景物,不但可以映襯出遠近、大小的景物關係,而且還增加了令人尋味的意境。注意,如果是注重自然風光的表現,人物要小一些、次要一些。這幅作品以剪影的方式,讓人與山有了抽象意義上的聯繫。拍攝類似照片,一定要將焦點選擇在近景的人物身上。由於使用長焦距鏡頭拍攝,景深小,因此一定要使用盡量小的光圈,比如f/16或f/22,這樣才能令人物和山峰都清晰。

② 一條通往山頂的小路

攝影愛好者:拍山時最常用的4種配景

焦距35mm,光圈f/11,快門速度1/100s,ISO100

路是山嶽攝影的重要配景。一條蜿蜒的小路,從山腳下一直延伸到山頂。小路像是一條指引觀者的示意線,把觀者的視線一直延伸到畫面主體 —— 山峰上,讓不高的山增加了高遠的感覺。這幅有山路的攝影作品,使用焦距為28~35mm的廣角鏡頭拍攝,展現了小路蜿蜒的長長的線條。拍攝時一定要對焦在近處的小路轉彎處,光圈使用f/11,讓近處的小草和遠山都可以清晰地呈現。

③ 綿延于山巒的長城

攝影愛好者:拍山時最常用的4種配景

焦距40mm,光圈f/14,快門速度1/640s,ISO200

山上的人造景觀中,最出彩的就是長城了。巍峨險峻的山嶺上盤亙著一條長龍,這一景象非中國長城莫屬。山峰聳立,長城壯觀,一天之中有不同的光線變幻,四季還有不同的色彩。山因長城而巍峨,長城因山而顯耀。拍攝時,可以將焦點選擇在最近的烽火臺上,配合使用光圈f/11,使整幅畫面都十分清晰。而最能體現這一特點的,要數司馬臺長城。常見的山中人造景觀,國外還有修道院、別墅房舍,中國還有亭臺樓閣等,這些都是屬於點狀的景物,多是起點綴的作用。

④ 山花與樹木

攝影愛好者:拍山時最常用的4種配景

焦距105mm,光圈f/10,快門速度1/125s,ISO200

山花和樹木,同樣都是山嶽攝影中常用的陪襯景物。 而山花更常用一些,這是因為其色彩豔麗,形態嬌嫩,它們與藍天、大山形成了剛硬與柔美的對比。拍攝時, 要儘量選擇開滿大片鮮花的山坡,用中焦鏡頭使花海更集中、山嶽更突顯。

如果使用樹木作為配景,宜選擇一棵或幾棵樹,最好是開滿鮮花。或是樹葉金黃、翠綠的樹,也可以是造型奇特的枯樹等。

技術提示

在山嶽攝影中加入陪襯景物時, 想要保證畫面整體清晰,就要綜合考慮對焦景物的選擇與鏡頭焦距的關係。同樣都是使用光圈f/11,那麼選擇對焦景物的一般經驗如下。

使用焦距在17~35mm的廣角變焦鏡頭時,可以對焦在近處2~3m的重要景物上;使用焦距在35~55mm的標準變焦鏡頭時,可以對焦在8~10m距離的重要景物上;如果使用100mm以上的長焦距鏡頭,則要對準遠處的重要景物。

以上內容摘選自人民郵電出版社《輕鬆拍大片 風光篇 》 作者:陳磊

更多精彩內容請閱讀圖書

攝影愛好者:拍山時最常用的4種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