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大話西遊》,再次看它,你是否感受到了它想要表達的

一部《大話西遊》,再次看它,你是否感受到了它想要表達的

一部《大話西遊》,再次看它,你是否感受到了它想要表達的

一部流行電影,解讀了20年。曾經的青蔥少年,如今大都成家立業。當初,我們以為在電影裡讀懂了愛情,眼下卻恍然驚覺,說到底不過是命運。而白駒過隙,山形依舊,換來的是與命運的和解。所有的喜劇片,萬變不離其宗:人生何處不尷尬。微妙的尷尬掰扯開,才有出人意表的轉圈和驚喜。

一部《大話西遊》,再次看它,你是否感受到了它想要表達的

至尊寶和山賊們遭遇春三十娘便是尷尬,引來白晶晶和牛魔王更是手忙腳亂,但在緊密的主線上鋪灑細碎的笑點,也便圓的過去。尤其是熟悉周氏風格的觀眾,看到了“i服了you”、“先說好不打臉”、“你這麼關心我,我願意為你精盡人亡”之類的對白,或者深情凝視的瞬間忽然唱起《Only you》,自然前仰後合。

一部《大話西遊》,再次看它,你是否感受到了它想要表達的

可尷尬過後,化解不開的,是矛盾。《大話西遊》裡貫穿著兩重矛盾。一是救人,至尊寶為了救下白晶晶,無奈使用月光寶盒,卻回到了五百年前,恰好是在這裡,遇到紫霞,成為託世的孫悟空。可當牛魔王來襲,至尊寶卻無從取捨,不取西經,就救不了紫霞,一旦成為孫悟空,就無法和紫霞在一起。這又引出了更深層的疑難:一個人的一生,未必只愛一個人,卻只能和一個人走到最後。至尊寶一位自己愛的是白晶晶,為了她穿越時空。但在另一重天地,縱然昏迷時喊了九十八次“晶晶”,紫霞的名字卻交了七百八十四次。

一部《大話西遊》,再次看它,你是否感受到了它想要表達的

年輕的時候,當然會像紫霞一樣,期盼純粹的愛情。身為佛祖的燈芯,卻動了凡念,一心只為那能拔出紫青寶劍的如意郎君。面對二郎神和四大天王的追捕和質問,紫霞扔下一句“如果不能跟我喜歡的人在一起的話,就算讓我做玉皇大帝我也不會開心。”在城牆下,拋出“他不喜歡我怎麼辦,他有老婆怎麼辦?”的問題,聽到至尊寶說“你管他那麼多,上天安排的最大嘛”,臉上也浮漾出明淨的笑容。在紫霞這裡,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她只深信自己心愛的人會身披金甲聖衣,腳踏七彩祥雲而來。

一部《大話西遊》,再次看它,你是否感受到了它想要表達的

然而現實卻總是陰差陽錯,至於至尊寶,接近紫霞是為了拿到月光寶盒,哪怕是“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那段著名的自述,初次提及也只是人生中“最完美的謊言”。可是,洗盡鉛華,劫波渡盡,當至尊寶為了救紫霞再念起這段,眼前只剩下漫漫的西天征途。太多人看哭,是為了理想愛情的隕滅和人事離合的蹉跎,年輕時我們不懂愛,明瞭之後,又錯過了最好的時光,徒留一身惘然。

一部《大話西遊》,再次看它,你是否感受到了它想要表達的

會有這樣的想法,大抵還是倔強的年紀,以至於不願承認,有些矛盾,一生都無法消除。命運安排至尊寶不可能安心做一個小山賊,不會迎娶白晶晶,終將遇到紫霞,而後錯過,重走西天路。一如命運框定我們中的大多數,要跨過漫長的學生階段,經歷愛情的甜蜜與痛苦,直面怨憎恨、求不得,難免會生老病死,固然,“緊箍咒”下也有一時的悲欣,可說到底,成熟收穫所得,也伴隨失去,猜得中前頭,也猜不著結局。

一部《大話西遊》,再次看它,你是否感受到了它想要表達的

我們愈加認識到。世界上有太多難以迴避的枷鎖,有觀音也有牛魔王。置身此間,心裡的一滴淚其實無足輕重。自由除了灑脫還意味著責任,愛情時而幸福也終歸有痛苦,凡此種種,我們別無選擇。曾經如此鍾情《大話西遊》,因為那是理想的結晶。可如今,看到影片結尾,漫卷狂沙的戈壁上,師徒四人只留下渺小的身影,內心反倒生出由衷的平和。

一部《大話西遊》,再次看它,你是否感受到了它想要表達的

有人說,《大話西遊》再度走紅,因為80後也開始懷舊了。其實,只是曾經的莽撞少年開始懂得:蓋世英雄和一生所愛都是敢做敢恨的“少年遊”,理想的陰影下,才暗藏生活的本質。無所謂好與壞,但求真實。《大話西遊》的好在於,笑、淚和深思藏在同一個寓言裡,答案都留給了時間。《大話西遊》不止給了我們歡笑。有人說看這部電影有三個境界:如果你因為劇中的情節而捧腹大笑那就是第一個境界也是最淺薄的境界。如果當你在看完後莫名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流下了眼淚時,那麼你是第二個境界,而當你看完大話,默默的坐在那裡感到無處可去,感到深入骨髓的悲哀和無奈,那麼這就是第三個境界。

一部《大話西遊》,再次看它,你是否感受到了它想要表達的

也許越長大越能理解大話所帶來的那些隱藏在劇中的情感吧,不知道大家再回過頭來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又有何感想。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下留言,與小編一起探討關於大話的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