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鎮魂》《延禧宮略》說起,探究娛樂圈中的CP文化

微博熱搜被《延禧宮略》霸佔的一個月,吃瓜群眾也陷入了“追劇很忙”中:容音小天使剛剛下線,還在為“百合CP”難過的觀眾,迅速被皇帝和魏櫻珞的“衛龍CP”強行塞了一口狗糧,魏櫻珞和傅恆的“傅櫻”CP也把觀眾虐的“死去活來”。

从《镇魂》《延禧宫略》说起,探究娱乐圈中的CP文化

再向前追溯,源於爆款網劇《鎮魂》的“巍瀾CP”,以鎮魂女孩大殺四方,不僅在微博超話中閱讀量突破20億,朱一龍和白宇的人氣更是迅速飆升至一線,成為國民偶像。

觀察下近幾年的影視劇和綜藝,CP已然是爆款具備元素。一旦成功推出一對極高默契和話題度的“熒幕情侶”,不僅作品收視率暴漲,更是成為劇中明星吸粉神器。粉絲們喜聞樂見的“磕糖”,影視劇和明星打開流量和話題捷徑,“1+1>2”的組合效應下,CP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魅力?

粉絲經濟時代,

CP文化成娛樂圈另類出口

CP文化由來已久。CP是英文couple的縮寫,意為“夫妻、夫婦”,起初是一個從日本二次元中衍生出來的詞彙,原指同人漫畫中存在戀愛(情侶)關係的角色配對,後來泛指觀眾對於熒幕情侶的普遍稱呼。

隨著泛東亞文化圈的桎梏被打破,CP文化也逐漸打破次元壁,並藉助流行文化的載體來到真實世界。真正開始有稱謂的CP粉初始於韓國,《我們相愛吧》《我們結婚吧》等一系列明星戀愛類綜藝的熱播,讓CP粉的隊伍逐漸壯大,“維尼夫婦”更是一度成為家喻戶曉的國民CP。

从《镇魂》《延禧宫略》说起,探究娱乐圈中的CP文化

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和演進,組CP更是成為影視和綜藝作品中的常規操作。“官方CP”“北極圈CP”“男女CP”“男男CP”“女女CP”……各式各樣的CP可根據觀眾的腦洞,搭配不同的爽點,自由進行串聯和組合,甚至催生了一批專門“磕糖”的職業CP飯。

究其原因,粉絲經濟時代,CP既迎合了受眾的窺私心理,同時也滿足了觀眾的情感帶入——觀眾對於美好的熒幕情侶形象往往帶有自己的願景。《還珠格格》中就有早期CP的雛形,劇中人物真摯感情和諸多經典語錄,成為了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當成長為初步有經濟能力的社會人之後,現代都市的節奏過快、壓力過大,讓以“甜寵”為主題的浪漫喜劇開始流行,觀眾對於“磕糖”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不管是從熒幕中還是現實生活,CP主角兩人之間的互動和甜蜜細節,都能成為寄託感情、彌補現實生活中感情不完美的缺憾。

或許就像CP女孩常常說的“真相是真”一樣,追CP是從熒幕中衍生到真實世界的一場大型情感真人秀,而粉絲就是這場真人秀中買好門票的看客。

曾記否,當年“胡霍”CP在雪中的寫真讓無數人感慨,一眼萬年。如今一個娶妻生子,一個在外遊學精進演技,再次重逢,友情的擁抱也足以讓當年的CP飯們一笑泯然。

从《镇魂》《延禧宫略》说起,探究娱乐圈中的CP文化

而市場和資本驅動下,越來越多藝人願意主動去配合炒CP,CP組合在影劇綜裡數不勝數,但是現象級卻頗有可遇不可求之意,甚至往往落得一個刻意經營的印象。同時,CP紅利可以暫時提高曝光度與話題性,但背後也藏著巨大隱患,此前在因為《想你》而綁定的吳亦凡和趙麗穎,就遭到了雙方粉絲的大反撲。

究竟扎堆的影視CP背後,有著怎樣的成功學呢?

從“胡霍”到“巍瀾”,

國民CP成功“玄學”探究

雖然影視劇和綜藝有著不同的營銷邏輯,但想要打造一款爆款CP,都離不開三個關鍵詞:代入感、差異化、劇情式。

“代入感”指的在影視類作品中,演員之間由於劇情而產生的CP組合。劇本對於人物性格的塑造,一個好的人物關係對於演員的演技提升、魅力展現、觀眾好感獲取,都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乾隆皇帝的飾演者秦嵐和聶遠的再次走紅,正是如此。

“差異化”常常出現在綜藝節目中。《我們相愛吧》中余文樂和周冬雨這一對看似不搭調的組合,反而讓他們的碰撞處處都是萌點,周冬雨鬼馬精靈的性格,余文樂沉穩型男的大叔型,讓觀眾看到了一對頗具有戲劇性的熒幕情侶形象。

从《镇魂》《延禧宫略》说起,探究娱乐圈中的CP文化

“劇情式”是指一對CP的打造,需要有著起承轉合的故事線,讓粉絲被跌宕起伏的CP發展緊緊牽動。影視劇終上映期間,線下的發酵和捆綁,就是關鍵性的一步。《我們相愛吧》“無尾熊CP”中吳昕去《中國有嘻哈》探班,“陸地夫婦”劉雯與崔始源的偶遇,都讓CP粉們產生一種“真相是真”的錯覺。

而《仙劍奇俠傳》的“胡霍CP”到《鎮魂》的“巍瀾CP”,兩對現象級的國民CP,則是三者皆有之的“集大成之作”,看似偶然,但實際上有著相似的邏輯和內在動因。前者中胡歌的桀驁不馴和霍建華的一板正經,正好戳中觀眾“差異化”萌點;《鎮魂》中亦是如此,朱一龍飾演的沈教授斯文而堅韌,白宇飾演的趙雲瀾冷酷又深情,在原著耽美小說的加成下,男男CP之間的巨大磁場和爆發力,迅速吸引了無數粉絲的追捧和喜愛。

从《镇魂》《延禧宫略》说起,探究娱乐圈中的CP文化

此外,粉絲的“自來水”對於CP的安利和輸出,也是打造爆款CP的關鍵。《延禧宮略》粉絲一邊瘋狂刷話題量安利劇集,另一邊很“皮”的製作關於劇中CP的表情包,並在微博上進行病毒式傳播刷屏朋友圈。

只是,回憶青春裡曾經出現的CP,《惡作劇之吻》中的鄭元暢和林依晨、《流星花園》中的大S和言承旭,從《小魚兒與花無缺》到《仙劍》和《古劍奇譚》,無數經典而鮮活的CP和人物形象都曾風靡一時,只是當CP成為過去式,這些人前景又如何呢?恐各人各命。

从《镇魂》《延禧宫略》说起,探究娱乐圈中的CP文化

換言之,CP或許能提供一時的“糖”,但當熱潮褪去,需要的是藝人不斷精進演技和磨練作品,這樣才是能夠保持生命力的關鍵。而對於影視劇綜來說,一個好的CP的誕生,背後基礎亦是好故事和精良的製作水準,才足以在CP發酵時支撐起收視率和口碑。

CP有甜蜜期、冷淡期,自然也有結束的一天。娛樂圈的山高水長,大部分CP最終還是相忘於江湖。而在CP遍地的當下,“優質CP”或才能真正成為影視和明星的突圍之道,相反也必將受到反噬之苦。

最後,今天七夕,你找到屬於自己的“CP”了嗎?

行業觀察|趨勢分析|精彩劇評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