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向海旅遊景區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

歡迎您來到“百鳥樂園”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觀光旅遊。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吉林省西部通榆縣境內,總面積1055平方千米。區內沙丘蜿蜒起伏,湖泊波光瀲灩,黃榆婆娑起舞,葦海蒲草盪漾,草原碧波萬頃。

保護區內三大水系交匯貫通,南有霍林河,西有額爾泰河,北有洮兒河引水系統,從而形成向海水庫和興隆水庫2個大面積的蘆葦沼澤區。多樣的植被、豐富的資源使向海成為百鳥繁衍生息的安樂窩和春秋遷徙的必經之地,引來候鳥安家落戶。向海是鷹飛鶴舞、珍禽薈萃的百鳥樂園。

【向海美景】

向海為國際重要的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地,保護區內有各類野生植物600多種,各類珍禽293種,其中對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而被稱為“溼地指示物種”的鶴類就有6種。目前一類保護珍禽丹頂鶴全世界僅有1500多隻,在這裡繁衍生息的就有200多隻。

吉林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內陸溼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作為國際重要的溼地生態系統,向海在1986年被評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同年被評為“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1993年納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2005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9年入選“吉林八景”;2012年被評為“國家低碳旅遊示範區”;2014年被認證為“中國丹頂鶴之鄉”。

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在自然生態系統中,溼地以其涵養水源、調蓄降水、滋養植被、阻隔荒漠及孕育多樣性生物種群的巨大功能,支撐著地球的生機和活力。

向海溼地,生態多樣。沙丘榆林、蘆葦沼澤、湖泊水域、羊草草原構成多樣的生態系統,因而成為水禽的繁殖地和遷徙通道。各種溼地珍禽,鶴、鸛、鷺、鷸,雁、鴨、開鳥、鷗,薈萃於此。

向海是大自然的傑作。寒冬乍過,百鳥回巢,相舞相戀;碧水游魚,綠草連天;黃榆蘆葦,層林盡染;雁鳴鶴唳,恍若仙境。

向海是大自然的珍品,是對所有生命的禮讚。走近向海,就是走近生命;走近向海,就是走近我們人類自己。“東有長白,西有向海”,向海已經成為吉林省重要的旅遊勝地,與名聞天下的長白山旅遊區爭光奪彩。

電視風光片《家在向海》,曾在中央電視臺多次播放,並在第五屆桑迪歐國際生物保護電影節上,榮獲代表國家資格獎。1992年,李鵬總理曾把《家在向海》帶到了世界環發首腦會議上播放。在外國人的驚歎聲中,向海逐步走向了世界。

由於特殊的地理特徵和資源,向海自然保護區形成了以丹頂鶴為主的溼地珍禽景觀,以蒙古黃榆為主的天然榆林景觀,以葦蕩蒲草為主的水生植物景觀,以沙灘泳浴為主的人文景觀,以蒙古包“手把肉”為主的民俗景觀,以蒼榆古廟為主的歷史遺蹟景觀。

【向海是“鳥類天堂”】

如果說風兒讓樹活了、白浪讓海洋活了、雲彩讓天空活了,那麼鳥兒則讓向海活了。向海是“鳥類天堂”。從水面到天空,由沼澤至草地,自沙丘到葦塘,鳥兒鋪天蓋地,無處不在。最美的還數丹頂鶴,中國古代的《相鶴經》描述了丹頂鶴的特點、習性。丹頂鶴除兩翼前端羽毛是黑色,通體潔白如雪,頭頂呈紅色,鳴叫響亮,有“鶴鳴於九皋,聲聞九天”之說。在民間,丹頂鶴是吉祥長壽的象徵,所以有“松鶴延年”之說。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它一直與神仙相伴,故有“仙鶴”之稱。

【向海是“植物王國”】

珍稀樹種蒙古黃榆,一株株,一簇簇,一排排,一層層,千姿百態,令人滿眼蒼翠。杏花林更是清香十里,迎客送賓。真可謂黃榆簇簇含晨露,杏花十里映朝霞。向海更是“動物王國”。最能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的當屬人與動物和平共處。

【攬海閣】

攬海閣位於向海水庫東西兩湖中間最高點上,塔高32米,置身塔上眺望四方,景色迷人。風積沙丘起伏延伸,猶如條條黃龍馳騁大地;遼闊的草原綠水茫茫,湖泊河流星羅棋佈;澤邊水畔,禽鳥鳴戲,浩瀚葦蒲,碧波盪漾……向海全景盡收眼底。

【博物館】

走進向海溼地博物館,就像進入一個天然的野生動物園。數字化現代設施與設備向我們展現了多種珍禽異獸標本,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香海寺】

向海因一廟而得名,這廟便是今天的“香海廟”。

1664年清朝康熙初年,在向海建了一座喇嘛廟,取名“青海廟”。1784年乾隆帝私訪下榻於此,因感於“青海廟”的“青”比“大清國”的“清”字少了三點水,而視為有削去半壁江山之意,遂將此廟賜名為“福興寺”,並親筆以滿、漢、蒙、藏4種文字書寫匾額,並留有“雲飛鶴舞,綠野仙蹤”、“福興聖地,瑞鼓祥鍾”兩塊碑文。後來因水患廟宇坍塌,藏人瑞安活佛雲遊至此,易地又重修新廟。

“福興寺”的廟會年年熱鬧非凡,平日進香求祈者也絡繹不絕,加之乾隆皇帝君臣前後兩次光顧,使得“福興寺”聲名遠播。1928年,西藏六世班禪額爾德尼來寺傳經說法,匯聚喇嘛1080人,前來聽經受法者不計其數,寺裡日日香菸繚繞,瀰漫如海,因而得名“香海寺”。

隨著抗日戰爭的烽火燃遍東北,1945年前後,“香海寺”成了軍營和難民營。破除迷信使“香海寺”在1946年3月改名為“向海廟”。當時的“向海廟”已成為無主的空廟。1972年“向海廟”在“破四舊”的聲浪中被徹底毀掉。

1994年始,“向海廟”這一歷史名跡又被重新修復,已故時任國家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將其題名為“香海寺”。修復後的這座廟宇,無論是規模還是工藝,都無不向人們展示著它昔日的輝煌。

【仙鶴島】

野外觀鳥,只可遠眺。如果您真想一飽珍稀鳥類的英姿,就請到保護區管理局所在地西南4千米處的仙鶴島。仙鶴島,三面環水,一面臨山。島上植被多樣,灌木蔥蘢;環島水域內,蒲草葦蕩高可過人、茂密連片。良好的生態環境,優雅的山水風光,給珍禽的飼養馴化提供了極好的條件,給鳥類愛好者提供了與鳥嬉戲拍照、洞察珍禽奧秘的“世外桃源”。島上籠舍,造型古典雅緻、別具一格。

【百鳥園】

始建於2005年,目前是亞洲規模最大的一個百鳥園,佔地面積3.8萬平方米,園中直徑220米,中心柱高45米,邊柱26米,共32根,共投資1070萬元。現在園中共飼養鳥類60餘種。

遊客朋友們,由於時間所限,今天我們就遊覽到這裡,願向海美麗的風光永駐於您的記憶中,向海永遠歡迎您的光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