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就不會死——爛泥挖車記

為了尋找與眾不同的自駕線路,我又把小吉後備箱塞滿行囊出發了。這趟的目標是烏蘭察布,離帝都400km的草原,先奉勸大家不要一說到草原就往烏蘭布統和塞罕壩擠了,好的草原多的是,像我之前說寫的忘了壩上吧!去中國最美的烏珠穆沁大草原!就是不錯的去處。

烏蘭察布的這邊的草原也挺有特色,除了草原外還有大片美麗的風電場,以及烏蘭哈達火山群。等這趟回來了好好和大家說說。

去烏蘭察布的路上看到了一處不錯的風景,由於路在半山腰,所以決定開車順土路上山頂去航拍(我有時候覺得自己腦子抽了,都要航拍了我還上山頂幹什麼……)這一念之差,就把自己陷在半山腰的一個爛泥地裡邊了——在車裡看著還是好好的實地,一壓下去就感覺不妙——泥巴又深又粘,看起來是前幾天雨下大發了把山路給淤積的。得,只有光著腳丫子下車想辦法自救了。

不作就不會死——爛泥挖車記

不作就不會死——爛泥挖車記

光腳丫子下車

一開始我還以為四驅沒掛上出不來,結果看了一下軸頭鎖(分時四驅車掛四驅時需要把軸頭鎖住才能掛上,一般都是車裡操縱的自動軸頭鎖,我的小吉自己改的簡單可靠的手動軸頭鎖,因為小吉的軸頭鎖原車是氣動的,如果上高原的話可能因為氣壓低而不能鎖止),發現四驅是掛上的。

不作就不會死——爛泥挖車記

檢查手動軸頭鎖

前後轉了一圈,發現是兩個前輪的泥太厚所以出不來。思考了一下脫困方案,決定先用鍬把輪後的泥給挖掉一些,然後用盪鞦韆的辦法把自己弄出來。說幹就幹,掄起膀子就挖。還真不好挖:泥又粘又沉,挖出來都不會從鍬上自己掉下來,得用力甩才能擺脫,挖起來真是特別辛苦,哎,誰讓自己腦子抽風要上山呢……

不作就不會死——爛泥挖車記

開挖!泥只有用力甩才能從鍬上下來。

挖得差不多了,就開始盪鞦韆:來回在D和R檔之間切,同時給大腳油,能不能出來看你造化了。AT自動擋因為存在液力變矩器的緣故,所以這樣只會讓變速箱油溫升高。非越野車用這個技巧可能造成變速箱過熱保護(越野車的變速箱都比較耐操,所以問題不大)。

掛上低速四驅,來來回回了11把,終於把自己給弄出來了。

不作就不會死——爛泥挖車記

盪鞦韆過程中揚起的泥巴

不作就不會死——爛泥挖車記

終於把自己給盪出來了

出來後整個車身都被甩滿了泥,小腿肚子往下也都沾滿了泥巴。幸好帶了一大桶水,衝了半桶才把大塊的泥從身上衝走。之後去一個加油站補油,加油大媽來回在我和車身上掃了幾眼……

不作就不會死——爛泥挖車記

後視鏡都被揚起的泥給糊住了

不作就不會死——爛泥挖車記

出來後留影紀念

或許這就是單人單車出行的樂趣吧:永遠不知道會遇到什麼困難,你唯一依靠的就是自己的雙手和大腦,,每次自救成功,都有一種自豪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