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丨小米保險殺入航延險,動態變額理賠能否打破發展尷尬?

暴雨時節,準時出行似乎成為一種奢望。

“既然時間留不住,那就留住少有的財富。”買一份航空延誤險,成為大多數“空中飛客”的選擇。

奈何,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航延險走過芳華歲月——激情滿滿的開始,卻落得保險公司“嫌棄”,客戶體驗差之境地,怎一個擰巴了得。

“不堪重負”的保險公司各種招式減壓頻出,提高賠付門檻,打出組合拳捆綁銷售,更有甚者直接將產品下架……

如今,相當部分的財險公司退出競爭行列,單獨航延險少之又少。一場喧囂後的平靜正在蔓延,少數活躍的,依舊是那幾家有著流量優勢的互聯網企業。

1

小米攜國內首款動態變額航延險入局

近日,小米上線國內首款動態定價的航延險。

特點有四:

01

動態定價,超高賠付,最高800元

價格固定,統一為20元,但保障額度是動態浮動的,根據天氣、地理位置、購買時間、航班歷史延誤情況等數據綜合評判用戶延誤風險。用戶在輸入自己的航班信息後,可以看到當時的保障方案。延誤最高可獲賠800元,取消、備降、返航最高可獲賠200元。

02

分段賠付,延誤越久,賠付越高

當被保險人搭乘的航班延誤達到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四小時累積賠付,延誤1-2小時最高賠付80元,2-3小時最高240元,3-4小時最高480元,4小時及以上最高800元。

03

自動理賠,不用人工報案,隨時提現

保險為全自動理賠,當被保險人航班狀態滿足賠付標準時,保險公司會在航班落地後或確定取消、備降、返航的情況下將賠付自動打到其小米錢包賬戶,隨時全額提現到儲蓄卡。沒有繁瑣的報案、提交材料、等待賠付的過程。

04

保障全面,延誤返航取消備降都能賠

被保險人將要搭乘的航班飛機因惡劣天氣、自然災害、機械故障等等原因而導致其航班延誤、取消、備降、返航時均可獲得理賠。業內同類產品一般只針對延誤進行賠付,同樣常見的取消備降返航還是不在保障範圍。

相對於傳統航延險降低賠付率、賠款金額的“減壓”舉措,小米之動態浮動的保額頗有些新意。

對於保險公司而言,根據天氣、地理位置、購買時間、航班歷史延誤情況等數據設定動態浮動平衡了賠付壓力。

對於消費者而言,20元的價格最高可獲賠800元,取消、備降、返航最高可獲賠200元的賠付解決了“理賠的錢還不如買這款產品的價格多,為啥要買?”的行業槽點。

某互聯網公司一款國內航班延誤險分三個階段起賠:延誤30-60分鐘總計賠付6元;延誤60—120分鐘,總計賠付16元;延誤120分鐘以上,總計賠付66元。而此款產品售賣價格為25元。

另一款航延險為“1分鐘航班延誤險”, 起飛延誤1分鐘即可獲賠2元,延誤1小時獲賠12元,延誤2小時獲賠110元。這款保險將理賠時間提前了兩個小時,理賠概率因此大大提高,但賠付額很低,1小時以內延誤僅可獲賠12元。而該產品售價19.9元。

某財險公司的“階梯延誤險”售價為20元,延誤1小時賠付8元;延誤2小時賠付88元;延誤3小時、4小時將分別獲得188、388的賠付金額。

2

航延險各方詬病的背後: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2007年,航延險起源於購買機票體驗的增值服務。十年光陰,一段歷史,一個空白的市場喧囂後重歸平靜。

十年間,從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眼中的藍海,到後期的深入其中,虧損壓力逐重,市場主體又慢慢退出,航延險市場經歷別樣的洗禮。

2011年到2016年航延險的保費收入由2200萬增長至約9.5億,5年間增長近46倍,平均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10%。

從機票轉化率來看,2016年機票量為4.88億,以航延險件均價格20元計算,2016年航延險保單量約0.47億,表明當前機票向航延險的平均轉化率約為10%。

2017年,航延險保費再大幅增長,7月、8月份,有險企航延險保費甚至超過50%。

另一方面:近三分之一的高誤點率之下,很多險企因“賠不起”而退出。

有保險公司公開表示關停航延險的原因:

對航延險,採取了更為謹慎的核保政策,對於綜合成本率超過100%的項目,嚴格禁止承保。

觀察丨小米保險殺入航延險,動態變額理賠能否打破發展尷尬?

隨後,這家公司暫停了航延險業務。

如果說“太虧了,經營壓力太大……”是保險公司撤退的主因,那麼消費者的吐槽則圍繞賠付金額計算不清楚、理賠過程繁瑣、拒賠、服務態度差等各方服務因由。

典型者,“只賠延不管取消”引發大量吐槽。

吐槽的背後是:消費者“花錢買心安”、“等著賺錢”的願望的失效。

3

夾縫中的出路:捆綁式銷售並不明朗的未來

2017年全國民航航班正常率為71.67%,誤點概率接近總數的三分之一,航班正常率在6、7、8三個月跌入低谷。從全球最大航班數據庫OAG的統計看,中國機場和航空公司基本排在航班準點率的最後幾名。

觀察丨小米保險殺入航延險,動態變額理賠能否打破發展尷尬?

如此之低的正點率,正是保險公司航延險退堂鼓的原因。叫苦不迭之後,勢必尋求破圍之法。

於是乎出現了捆綁銷售——旅行意外險、航意險與航延險等組合或者包年形式險種先後出現,單次航延險的數量減少。

如一款全年航延險,航班延誤達到3小時後起飛,或延誤3小時後取消,則賠付6.66元,但僅限國內航班,港澳臺、春秋、九元航空除外。

再如一款大公司的出國旅遊意外險,包含航空意外身故或殘疾、旅行意外身故或殘疾、高風險運動意外、旅行延誤等理賠責任。

此外,搭售機票售賣也成為險企曾經削減虧損的一種方式。不過這種做法侵害了消費者相關權益,被監管勒令停止。

保險消費者教育落後的市場中,消費者對於航意險和航延險似乎也是傻傻分不清楚。

一則監管風險提示函,進一步點出了航延險之尷尬局面。

針對航延險,監管也曾多次提示消費風險,發佈《關於購買航班延誤險的消費提示》。

“要注意區分航班延誤險和航空意外險,兩者是不同的保險產品,前者航班延誤險是一種財產保險,而後者航空意外險屬於意外傷害保險。需要注意的是,單獨購買航空意外險並不包含航班延誤的保險責任。”

4

航延險突破:在於消費者和險企間的利益平衡

作為大數據、場景化的產物,航延險與退貨運費險類似。海量、小額、高頻、碎片化的特點,讓航延險成為一種出行“可買可不買”的產品。

事實上,高頻次航班延誤下,也催生了航延險的需求市場。

但保險公司叫苦、“薅羊毛”式投機取巧行為仍存、消費者投訴、監管提示風險……都讓航延險處於一種尷尬境地。

“賣的越多,虧得越多”讓保險公司望而卻步,“太虧了,受不住了”令經歷者接連退出。

原本一片看好的市場,如今只能作為附屬品。

當前,航延險雖依託互聯網技術及OTA平臺自身發展,在購買、理賠、附加服務等環節進行了改善,用戶體驗得到提升。

但是前路漫漫之下,消費者投訴依舊、渠道銷售費用高企難改、產品形態較單一、風控及定價缺乏控制力等問題依舊存在。

外部環境於此之下,小米以動態變額航延險入局的打法在於:以高額賠付解決消費者不爽的“低額”賠付問題,凸顯保費價值;以大數據能力匹配動態賠付保額平衡險企賠付壓力。

期間的核心在於消費者和保險公司的利益平衡,作為一個博弈的市場無論偏向那一方均會引發市場的傾斜,唯有平衡。

小米之打法是否可行,尚待時間驗證,能看到的是技術手段下的平衡,或許這就是科技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