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周圍有多少太空垃圾?太空垃圾怎樣清理?

Sun266307001


太空垃圾可以被稱為人類強行加給地球的“行星環”,然而它並不像土星環那麼美麗,相反它的存在將是人類未來面臨的大問題。

太空垃圾多與少?

太空垃圾既空間碎片是指在人類探索外太空的過程中有意或者無意留在太空中的碎片,這也是人類探索太空的痕跡,主要是服役結束後的衛星本體、火箭噴射的物質、空間物體的碰撞碎塊等。目前最大的一塊太空垃圾是2002年歐洲宇航局發射的歐洲環境衛星(Envisat),它正在以每小時225公里的速度繞地球運轉。在2009年,俄羅斯退役衛星Cosmo與美國商用衛星相撞就生了超過2000塊的大型垃圾。根據NASA的監測數據顯示繞地球運轉的太空垃圾超過1億塊,10cm以上的太空垃圾超過2.7萬塊,更小的數以百萬記千萬記,總質量上千噸。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太空垃圾不除人類的星際夢又何以實現?

太空垃圾的清理

NASA科學家唐納德・凱斯勒曾提出一種觀點,他認為當地球太空垃圾的數量達到臨界點,會發生多米諾效應,太空垃圾不斷碰撞碰撞,數量就會越來越多。這也被稱為凱斯勒效應。對於太空垃圾的清理對於我們來說將是一項挑戰。對於太空垃圾的清理中心思想很明確,不想讓它再繼續繞地球運轉,又沒有辦法讓它飛出地球軌道,那麼只能是通過減小其速度,讓它自己墜落到大氣層,燃燒殆盡。美國密歇根大學的一個科研組正在研究一種脈衝機器,通過氣體脈衝射擊近地太空的垃圾,對太空垃圾通過施加空氣摩擦,減小太空垃圾的運行速度,在引力下自然跌落入大氣層,但是這種方法比較激進不安全。目前為止,我們也並沒有對太空垃圾進行真正的清理,未來怎樣拭目以待?


圖片皆來自網絡侵刪。


科學黑洞


地球的周圍最多的就是太空垃圾,密密麻麻的把地球包裹起來早晚要出問題


自從前蘇聯1957年10月4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之後,世界主要強國就緊隨其後的也發射了自己的人造衛星。人造衛星的作用也由最開始的通信,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功能,其中導致人造衛星數量大爆發的就是偵查型衛星的出現。

由於偵查型衛星在軍事上的巨大作用,美國和蘇聯在冷戰的時候都想太空中發射了巨量的搭載高分辨率光學照相機的偵查衛星,之後更是發射了專門摧毀衛星的殺手衛星,方式就是用自己去撞擊目標衛星從而摧毀它,這種行為直接導致了兩顆衛星變成了碎片,也產生了巨量的太空垃圾。

進入21世紀之後,世界各國都發射了自己的衛星,而且衛星發射已經商業化了,明碼標價的發射,各個國家的衛星發射中心均可接單。一時間近地軌道和同步軌道上的人造衛星就像沙子一樣把地球包了起來,甚至還有過衛星相撞的前例。

每次發射衛星都會製造太空垃圾,這些太空垃圾和衛星一起把地球密密麻麻的包裹了起來,嚴重威脅衛星的安全。但是人類至今沒有一種有效的方法遏制或者清理太空垃圾,所以太空垃圾還是在日益增長。

現在各種尺寸的太空垃圾已經達到了50多萬件,而且相當大的一部分直徑都是幾釐米到幾十裡面之間,非常難以發現。再加上太空垃圾又有著極高的速度,所以嚴重的威脅衛星的安全。

好在我國現在已經有了太空垃圾預警系統,監視著隨時可能摧毀衛星的太空垃圾,一旦出現就馬上讓衛星進行變軌或者緊急規避,從而保住衛星。


我是未來探索菌,喜歡記得關注我


未來探索菌


據不完全統計,太空中現有直徑大於250px的太空垃圾九千多個,大於1.2cf的有10萬個以上,塵粒等微小顆粒個能數以百萬計。這裡指的太空垃圾都是人造飛行器在外太空報廢后難以再次進入大氣層燒燬的物體,有廢棄的人造衛星、衛星零部件、意外飛出空間站的生活用品等等.

截止2016年11月,大約有1億塊太空垃圾環繞地球運行,其中27000塊直徑超過10釐米,由美國宇航局和國防部進行跟蹤。每塊太空垃圾的運行速度均達到28000公里/小時。這個數字仍然在不斷地增加,就算人類不再發射軌道衛星,原有的衛星發生有意無意的爆炸都會導致太空垃圾的不斷增加。

目前看來,消滅太空垃圾的唯一辦法就是使得這些太空垃圾再入大氣層,燒燬。擁有向外太空發展的國家都已經在研究這種太空垃圾清理活動了。


川陀太空問答


目前想清理太空垃圾有難度。

一,發展智能機器人衛星,直接捕獲。

二,衛星設計時應對報廢期,自動啟動減速機制,使其慢慢墜入大氣層墜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