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同侬港一港旧上海滩上的小瘪三

据说,上海的“小瘪三”这个词,起源于洋泾浜上的郑家木桥一带,也就是现在的延安东路和浙江路附近。所以,纯粹的上海人开骂,他会骂成“郑家木桥的小瘪三”,一听就知道有来路的。

阿拉同侬港一港旧上海滩上的小瘪三

张乐平创作的“三毛”就是个典型的小瘪三

怎么会出现这么个词呢?有好几种说法。一说是穷人因为饿得前胸贴后背,瘪塌塌的只能穿件布单衫,因此得名;还有就是说这类家伙衣、食、住三者皆无,故而“瘪三”;还有种说法,这“小瘪三”一词,来自于英文“Empty cents”的译音,意思是空无一物,用上海话形容不就是瘪塌塌的意思吗?三种起源说皆有可能,但第三种出典相当比较正确。

上海开埠划圈租界,最早是由洋泾浜起向西的地区,洋人在此依店经商,常与中国人交往。中国人也必须学上几句常用的英语,但是英语不容易学透学到位,加上自己的中国话的口音又太浓,而且还中西语句合用,所以当时对这种不堪入耳的英语,人们就叫它为“洋泾浜”,也叫做阿妈吴语,姨娘吴语。就这样,Empty cents这个词汇,就被读成别音而变成“瘪三”。

在洋泾浜,小瘪三不是好东西。他们经常在这带抢窃扒拿,异常活跃,逐渐形成地痞流氓式的团伙。所以,瘪三这个词后来就不适合他们了,于是这个词汇就转移给了街上那些流浪儿童了,也称小瘪三。

小瘪三们平时的谋生之道,最普遍的有推桥头。就是在苏州河桥上下两边,等候各种黄包车、三轮车、黄鱼车等各种人力车辆上桥,人力车一到,就奔跑着上前帮忙推拉,一直送到桥顶,然后伸手向乘客或者车主伸手要钱。

阿拉同侬港一港旧上海滩上的小瘪三

旧上海,小瘪三群体人数不少

拾荒,是小瘪三们的另外一种行业。背着竹篓,拿着长竹钳,穿行于各条弄堂,到垃圾堆里去找废铜烂铁,然后买给专门的拾荒人。有时能搞到几个钱,有的呢捡破烂的时候一旦发现机会,就动手偷窃。上海人叫这类人为“垃圾瘪三”。

阿拉同侬港一港旧上海滩上的小瘪三

杜月笙,曾经的浦东小瘪三混到后来成黑帮教父

小瘪三的生活是很苦的,风餐露宿,用麻袋甚至报纸当被褥。吃的是残羹冷饭,主要是靠“抢包饭”。旧上海有不少“包饭作”,就是没有堂吃的大众食堂和盒饭店,专门替各种商行做包月的饭菜,一般是三荤一素一汤,白饭管饱。一般早中晚三顿伙食都送。在送包饭的伙计这里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他们从包饭户那里收拾残汤剩饭回店里的路上,允许小瘪三们前来抢吃,不得拦他们,等残菜剩饭一抢而光,才可能挑店走人。这其实也有帮助弱者,人性关怀的意思。

这些小瘪三虽然年纪不大,但也懂得拜老头子,争地盘打群架。各自都有自己的地盘,抢包饭时更是很较真,嗨,旧上海的这些底层无家可归的孩子,生存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