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次參與核試驗,見證第一顆氫彈爆炸,他助力中國核武器走向新台階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震驚世界的蘑菇雲異常耀眼。這是繼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之後,中國在核武器發展方面的又一次飛躍,標誌著中國核武器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同樣值得被載入史冊的,還有那些在核武器研究過程中付出辛勤汗水的科學家們。西安郵電大學校友徐勝安,就是其中的一位科研人員。

11次參與核試驗,見證第一顆氫彈爆炸,他助力中國核武器走向新臺階

徐勝安,西安郵電大學校友,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主控站的工作人員之一,曾親自為鄧稼先、王淦昌兩位科學家彙報情況。

1965年,徐勝安從西安郵電學院(現西安郵電大學)分配至國防科委研究所,他前後共參加了11次核試驗,第一次就是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的爆炸試驗。他們所工作的崗位,就是在爆心的周圍,也就是發佈指令的主控站,而徐勝安則剛好控制著九院的設備。8點20分,一朵巨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徐勝安熱淚盈眶,他看到天空中兩個“太陽”並排懸掛,永生難忘。

11次參與核試驗,見證第一顆氫彈爆炸,他助力中國核武器走向新臺階

最開始到國防科委研究所執行任務的時候,徐勝安對戈壁灘的生活並不瞭解,穿著皮大衣,帶著皮帽子,在戈壁灘一走就是一天,周圍根本沒人,也不存在最近的地方,因為周圍都是山,沒樹,自然條件十分艱苦。一盆水從早上一直用到晚上,由於水中含礦物質太多,搓肥皂也不出泡沫。有時候颳起風來,連帳篷的角鐵都會拔起來。即使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心裡也是很高興,很踏實的,因為能夠參與到國家的科研和核試驗工作,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11次參與核試驗,見證第一顆氫彈爆炸,他助力中國核武器走向新臺階

1978年10月份,徐勝安結束了十多年的核試驗研究工作,轉到石油儀器總廠,繼續在崗位上發光發熱。閒暇之餘,他喜歡讀書、練書法,最喜歡的詩詞是《沁園春·雪》,這首詩描寫的是一個時代,是那個他親身經歷過的,刻骨銘心的時代。

11次參與核試驗,見證第一顆氫彈爆炸,他助力中國核武器走向新臺階

每個人追求的人生不同,對於徐勝安老先生來說,能為國家的核武器發展盡一份自己的力量,是他畢生追求的東西。如今,我國的國力不斷增強,這是老一輩科學家們耗盡畢生心血換來的。我們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也應該時刻謹記他們的付出,感謝他們的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