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老饕到廈門百年老街巡司頂,吃一餐當地特色的海鮮大排檔

跟著老饕到廈門百年老街巡司頂,吃一餐當地特色的海鮮大排檔,花費不多,卻真正嚐到老廈門的味道。

跟著老饕到廈門百年老街巡司頂,吃一餐當地特色的海鮮大排檔

廈門人說的“廈門港”,大致沿襲於清代,如今指的是東到廈門大學,南面臨海,西北至鴻山一帶。當年鄭成功曾在演武亭練兵,玉沙坡頂澳仔訓練水師。現在雖然已經沒有港口,但百年來這裡民居錯落、小巷縱橫,地名也保有歷史的痕跡。

跟著老饕到廈門百年老街巡司頂,吃一餐當地特色的海鮮大排檔

這次跟著老饕來到廈門港的雙偉大排檔,就位於“巡司頂路”,這路名一聽就知道當年曾設立過巡司機關,大概相當於現代的軍事警衛機關。

跟著老饕到廈門百年老街巡司頂,吃一餐當地特色的海鮮大排檔

跟著老饕到廈門百年老街巡司頂,吃一餐當地特色的海鮮大排檔

後面就是巡司頂社區,這三十年的老店,對於周邊居民或常客而言,像食堂一般,熟門熟路。店家的態度也是熱情有加,親切而隨性。

一樓海鮮池點菜,二樓以上是包間,及至頂樓的天台,都可以用餐。

跟著老饕到廈門百年老街巡司頂,吃一餐當地特色的海鮮大排檔

跟著老饕到廈門百年老街巡司頂,吃一餐當地特色的海鮮大排檔

首先登場的是著名的暗黑料理——荔枝蘸醬油,看起來似乎很奇葩,但我們小時候真的拿它配稀飯的。

跟著老饕到廈門百年老街巡司頂,吃一餐當地特色的海鮮大排檔

不過這不是餐廳提供的,而是飯前我們在旁邊的小公園裡買,一袋6斤多,才5元,今年的荔枝真便宜!

跟著老饕到廈門百年老街巡司頂,吃一餐當地特色的海鮮大排檔

接著是老廈門人的懷舊小吃——閩南話稱為“胡林豆”(音譯),老饕說這叫“鹽蒸豌豆”,真是漲知識了!將新鮮豌豆曬乾加鹽一起蒸,鬆軟鹹香,可以佐粥,也可當零食,小時候我喜歡把它們捏成一團再吃,嘻嘻。

(對了,這是老饕從旁邊菜市場裡買的)

跟著老饕到廈門百年老街巡司頂,吃一餐當地特色的海鮮大排檔

接著這道滷味拼盤,仍然不是店家的,而是我們從對面的利友鹽水鴨(這也算是廈門的老字號了,幾十年的老店)買的鴨胗把和鴨肝。相熟的店家不僅不介意,還幫我們做了裝飾,搭配了蘸水。

跟著老饕到廈門百年老街巡司頂,吃一餐當地特色的海鮮大排檔

苦螺拼旺螺,這種點法大約也流行了一二十年了吧。苦螺苦中帶甘,旺螺口感較脆,價格也更高些。吃螺,妙在手法,能夠完整挑出連頭帶尾的螺肉,才是樂趣所在。

跟著老饕到廈門百年老街巡司頂,吃一餐當地特色的海鮮大排檔

跟著老饕到廈門百年老街巡司頂,吃一餐當地特色的海鮮大排檔

目魚面是招牌菜,是手工製作的。目魚,又稱墨魚、烏賊等,將打好的目魚漿製成麵條的形狀,加入高麗菜、胡蘿蔔、香菇等配料一起炒制,有目魚肉的鮮香與紮實,又有面條的Q彈與爽滑,滋味豐富,不忍停箸。

跟著老饕到廈門百年老街巡司頂,吃一餐當地特色的海鮮大排檔

鳳尾魚全身扁長,魚骨較軟,過油炸透,連魚骨都可以吃,十分酥脆可口。

跟著老饕到廈門百年老街巡司頂,吃一餐當地特色的海鮮大排檔

航仔魚(閩南語),就是魟魚,也稱魔鬼魚,是老廈門人常吃的魚類,用來煮粥,不知道別的地方會不會這樣烹飪?航仔魚,肉多刺軟,肉質滑嫩,但會帶有一點氨氣味,煮粥的話,通常要加多多的白胡椒粉。

跟著老饕到廈門百年老街巡司頂,吃一餐當地特色的海鮮大排檔

宴席通常要有條魚,桂花魚肉質軟嫩,肉多刺少,清蒸是保持其原汁原味最好的方法。

跟著老饕到廈門百年老街巡司頂,吃一餐當地特色的海鮮大排檔

醬油水小白蝦,味道鮮美,但個頭較小,剝蝦雖是樂趣,但多了也覺得繁瑣,不如整隻夾起嚼一嚼,能吃的嚥下去,實在吃不了的再吐掉。

跟著老饕到廈門百年老街巡司頂,吃一餐當地特色的海鮮大排檔

釘螺,亦是那種吃法的樂趣多過於味道的食物,海邊人就喜歡吃這些,邊吃邊聊,喝點小酒,既有儀式感,時間又過得很充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