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果樹施肥技術方案(建議收藏)

果樹作為大部分農戶的另一個經濟來源,在對果樹的種植和施肥過程中也需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項和施肥原則,今天小編帶大家來分析一下常見的果樹施肥方案。

(一)獼猴桃

獼猴桃生長旺盛,枝繁葉茂,結果時間早而且結果多,所以每年要消耗大量的養分,這就需要及時補充有效養分以滿足其生長髮育需求。

常見果樹施肥技術方案(建議收藏)

基肥:施肥時期一般為10~11月。幼樹株施生物有機肥5~8公斤;成年樹進入盛果期,株施生物有機肥8~12公斤。

追肥:幼樹追肥採用少量多次的方法,一般從萌芽前後開始到7月份,每月施生物有機肥1公斤;盛果期樹一般分三次追肥。第一次是早春催芽肥。在2~3月萌芽前後施,株施生物有機肥3~5公斤。第二次是花後促果肥。落花後30~40天是獼猴桃果實迅速膨大時期,缺肥會使獼猴桃膨大受阻。促果肥宜在落花後20~30天施入,株施生物有機肥2~3公斤。

盛夏壯果肥:為使果實內部充實,增加單果重和提高品質,在6~7月份追施一次磷、鉀肥。也可選用0.5%磷酸二氫鉀、0.3%~0.5%尿素液及0.5%硝酸鈣葉面噴施。

獼猴桃喜肥怕燒,獼猴桃的生長量和極強的生長勢決定了它對肥分需求的迫切性,加上生產上掠奪式突出產量的作務心理,獼猴桃一旦缺少無機養分就表現出黃化、小葉、停長等現象,因而獼猴桃對肥分比較敏感,但肉質根系對土壤鹽分濃度也很敏感(特別是持續高溫乾旱),從而形成新的矛盾對立體,鑑於此,生產上要求對獼猴桃的施肥務必要掌握好遠散淡的原則,即少量多次施肥法,即能滿足肥分需求又不致產生肥害,這就是獼猴桃的喜肥怕燒。

(二)蘋果

常見果樹施肥技術方案(建議收藏)

1.施肥問題及施肥原則

針對蘋果生產中有機肥料投入數量不足,部分果園立地條件差,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集約化果園氮磷化肥用量普遍偏高。非石灰性土壤老果園土壤酸化現象普遍,中微量元素鈣、鎂和硼缺乏時有發生。石灰性土壤地區果園鐵、鋅和硼缺乏問題普遍。部分地區果農對基肥秋施的認識不足以及春夏季果實膨大期追施氮肥數量和比例偏大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

(1)增施有機肥,提倡有機無機配合施用;依據土壤肥力條件和產量水平,適當調減氮磷化肥用量;注意鈣、鎂、硼和鋅的配合施用;

(2)與高產優質栽培技術(起壟栽培、果園生草、水肥一體化、下垂果枝修剪等)相結合,根據樹勢和產量水平分期施用氮磷鉀肥;

(3)出現土壤酸化的果園可通過施用硅鈣鎂肥或石灰改良土壤。

2.施肥建議

(1)畝產4500公斤以上的果園:氮肥(N)20~30公斤/畝,磷肥(P2O5)10~15公斤/畝,鉀肥(K2O)15~25公斤/畝。

(2)畝產3500~4500公斤的果園:氮肥(N)15~25公斤/畝,磷肥(P2O5)8~12公斤/畝,鉀肥(K2O)15~20公斤/畝。

(3)畝產3500公斤以下的果園:氮肥(N)10~20公斤/畝,磷肥(P2O5)6~10公斤/畝,鉀肥(K2O)10~20公斤/畝。

早熟品種、或土壤較肥沃、或樹齡小、或樹勢強的果園施有機肥2~3方/畝;晚熟品種、或土壤瘠薄、或樹齡大、或樹勢弱的果園施有機肥3~4方/畝。土壤缺鋅、硼和鈣的果園,相應施用硫酸鋅1~1.5公斤/畝、硼砂0.5~1.0公斤/畝、硝酸鈣20公斤/畝左右,與有機肥混勻後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施用(晚熟品種採果後儘早施用)。

化肥分3~4次施用(晚熟品種4次),第一次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晚熟品種採果後儘早施用),在有機肥和硅鈣鎂肥基礎上氮磷鉀配合施用,適當增加氮磷肥比例;第二次在來年3月中旬萌芽後進行,以氮磷肥為主;第三次在來年6月初果實套袋前後進行,根據留果情況氮磷鉀配合施用,增加鉀肥用量;第四次在來年7月下旬到8月中旬,根據降雨、樹勢和產量情況採取少量多次的方法進行,以鉀肥為主,配合少量氮肥。在10月底到11月中旬,連續噴3遍1%~5%的尿素,濃度前低後高,間隔時間7~10天。

(三)柑橘

常見果樹施肥技術方案(建議收藏)

1.施肥問題及施肥原則

針對柑橘生產中忽視有機肥施用和土壤改良培肥,土壤酸化嚴重,瘠薄果園面積大,農戶用肥量差異較大,肥料用量和配比、施肥時期和方法等的不合理,鈣、鎂、硼、鋅、鐵等中微量元素缺乏現象普遍,水土流失嚴重,肥料利用率低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

(1)重視有機肥料的施用,大力發展果園綠肥,實施果園秸稈覆蓋;

(2)酸化嚴重的果園,適量施用硅鈣肥或石灰等酸性土壤調理劑;

(3)根據柑橘品種、果園土壤肥力狀況,優化氮磷鉀肥用量、配施比例和施肥時期,針對性補充鈣、鎂、硼、鋅、鐵等中微量元素;

(4)施肥方式改全園撒施為集中穴施或溝施。

2.施肥建議

(1)畝產3000公斤以上的果園:有機肥2~4方/畝,氮肥(N)25~35公斤/畝,磷肥(P2O5)8~12公斤/畝,鉀肥(K2O)20~30公斤/畝。

(2)畝產1500~3000公斤的果園:有機肥2~4方/畝,氮肥(N)20~25公斤/畝,磷肥(P2O5)8~10公斤/畝,鉀肥(K2O)15~25公斤/畝。

(3)畝產1500公斤以下的果園:有機肥2~3方/畝,氮肥(N)15~20公斤/畝,磷肥(P2O5)6~8公斤/畝,鉀肥(K2O)10~20公斤/畝。

缺鈣、鎂的果園,選用鈣鎂磷肥。缺硼、鋅、鐵的果園,每畝施用硼砂0.5~0.75公斤、硫酸鋅1~1.5公斤、硫酸亞鐵2~3公斤,與有機肥混勻後於秋季施用;pH<5.5的果園,每畝施用硅鈣肥或石灰60~80公斤,50%秋季施用,50%夏季施用。

春季施肥(萌芽肥或花前肥):30%~40%的氮肥、30%~40%的磷肥、20%~30%鉀肥在2~3月萌芽前施用;夏季施肥(壯果肥):30%~40%的氮肥、20%~30%的磷肥、40%~50%鉀肥在6~7月施用;秋冬季施肥(採果肥):20%~30%的氮肥、40%~50%的磷肥、20%~30%的鉀肥、全部有機肥和硼、鋅肥、鐵肥在11~12月採果前後施用。

(四)梨

常見果樹施肥技術方案(建議收藏)

1.施肥問題及施肥原則

針對梨生產中有機肥施用少,有機質含量較低,氮肥投入量大利用率低,鉀肥及中微量元素投入較少,施肥時期、施肥方式、肥料配比不合理,以及梨園土壤鈣、鐵、鋅、硼等中微量元素的缺乏普遍,尤其是南方地區梨園土壤磷、鉀、鈣、鎂缺乏,土壤酸化嚴重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

(1)增加有機肥的施用,實施果園種植綠肥、覆蓋秸稈,培肥土壤;土壤酸化嚴重的果園施用石灰和有機肥進行改良;

(2)依據梨園土壤肥力條件和梨樹生長狀況,適當減少氮磷肥用量,增加鉀肥施用,通過葉面噴施補充鈣、鎂、鐵、鋅、硼等中微量元素;

(3)結合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產量水平和土壤肥力條件,確定肥料施用時期、用量和元素配比;

(4)優化施肥方式,改撒施為條施或穴施,合理配合灌溉與施肥,以水調肥。

2.施肥建議

(1)畝產4000公斤以上的果園:有機肥3~4方/畝,氮肥(N)20~25公斤/畝,磷肥(P2O5)8~12公斤/畝,鉀肥(K2O)15~25公斤/畝;

(2)畝產2000~4000公斤的果園:有機肥2~3方/畝,氮肥(N)15~20公斤/畝,磷肥(P2O5)8~12公斤/畝,鉀肥(K2O)15~20公斤/畝;

(3)畝產2000公斤以下的果園:有機肥2~3方/畝,氮肥(N)10~15公斤/畝,磷肥(P2O5)8~12公斤/畝,鉀肥(K2O)10~15公斤/畝;

土壤鈣、鎂較缺乏的果園,磷肥宜選用鈣鎂磷肥;缺鐵、鋅和硼的果園,可通過葉面噴施濃度為0.3%~0.5%的硫酸亞鐵、0.3%的硫酸鋅、0.2%~0.5%的硼砂來矯正。根據有機肥的施用量,酌情增減化肥氮鉀的用量。

全部有機肥、全部的磷肥、50%~60%氮肥、40%的鉀肥作基肥於梨果採收後的秋季施用,其餘的40%~50%氮肥和60%鉀肥分別在3月份的萌芽期和6~7月份的膨大期施用,根據梨樹樹勢的強弱可適當增減追肥的次數和用量。

(五)桃

常見果樹施肥技術方案(建議收藏)

1.施肥問題及施肥原則

針對桃園施肥量差異較大,肥料用量、氮磷鉀配比、施肥時期和方法等不合理,忽視施肥和灌溉協調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

(1)合理增加有機肥施用量,依據土壤肥力和早中晚熟品種及產量水平,合理調控氮磷鉀肥施用水平,早熟品種的需肥量比晚熟品種少20%~30%;注意鈣、鎂、硼、鋅或銅肥的配合施用;

(2)肥料分配以桃果採摘後一個月後進行秋季基肥為宜,桃果膨大期前後是追肥的關鍵時期;

(3)採摘前3周不宜追施氮肥和大量灌水,以免影響品質;夏季排水不暢的平原地區桃園需做好起壟、覆膜、生草等土壤管理工作;乾旱地區採用地膜覆蓋,穴貯肥水技術。

2.施肥建議

(1)產量水平3000公斤/畝以上:有機肥2~3方/畝,氮肥(N)15~18公斤/畝,磷肥(P2O5)8~10公斤/畝,鉀肥(K2O)18~22公斤/畝;

(2)產量水平2000~3000公斤/畝:有機肥1~2方/畝,氮肥(N)12~16公斤/畝,磷肥(P2O5)7~9公斤/畝,鉀肥(K2O)17~20公斤/畝;

(3)產量水平1500~2000公斤/畝:有機肥1~2方/畝,氮肥(N)10~12公斤/畝,磷肥(P2O5)5~8公斤/畝,鉀肥(K2O)12~15公斤/畝。

對前一年落葉早或負載量高的果園,應加強根外追肥,萌芽前可噴施2~3次1%~3%的尿素,萌芽後至7月中旬之前,定期按2次尿素與1次磷酸二氫鉀的方式噴施,磷酸二氫鉀濃度為0.3%~0.5%。若前一年施用有機肥數量較多,則當年秋季基施的氮鉀肥可酌情減少1~2公斤/畝,果實膨大期的氮鉀肥追施量可酌情減少2~3公斤/畝。

全部有機肥、30%~40%的氮肥、100%的磷肥及50%的鉀肥作基肥於桃果採摘後的秋季採用開溝方法施用;其餘60%~70%氮肥和50%的鉀肥分別在春季桃樹萌芽期、硬核期和果實膨大期分次追施(早熟品種1~2次、晚熟品種2~3次)。

(六)香蕉

常見果樹施肥技術方案(建議收藏)

1.施肥問題及施肥原則

針對香蕉生產中普遍忽視有機肥施用和土壤培肥,鈣、鎂、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施肥總量不足及過量現象同時存在,重施鉀肥但時間偏遲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

(1)施肥依據“合理分配肥料、重點時期重點施用”的原則;

(2)氮磷鉀肥配合施用,根據生長時期合理分配肥料,花芽分化期後加大肥料用量,注重鉀肥施用,增加鈣鎂肥,補充缺乏的微量元素養分;

(3)施肥配合灌溉,採用灌溉施肥技術的可減少15%左右的肥料投入量;

(4)整地時增施石灰調節土壤酸鹼度,同時補充土壤鈣營養及殺滅有害菌。

2.施肥建議

(1)畝產5000公斤以上的蕉園:視有機肥種類決定用量,傳統有機肥1000~3000公斤/畝,腐熟禽畜糞用量不超過1000公斤/畝。氮肥(N)45~60公斤/畝,磷肥(P2O5)15~20公斤/畝,鉀肥(K2O)70~90公斤/畝。

(2)畝產3000~5000公斤的蕉園:傳統有機肥1000~2000公斤/畝,腐熟禽畜糞用量不超過1000公斤/畝。氮肥(N)30~45公斤/畝,磷肥(P2O5)8~12公斤/畝,鉀肥(K2O)50~70公斤/畝。

(3)畝產3000公斤以下的蕉園:傳統有機肥1000~1500公斤/畝,腐熟禽畜糞用量不超過1000公斤/畝。氮肥(N)18~25公斤/畝,磷肥(P2O5)6~8公斤/畝,鉀肥(K2O)30~45公斤/畝。

根據土壤酸度,定植前每畝施用石灰40~80公斤、硫酸鎂25~30公斤,與有機肥混勻後施用;缺硼、鋅的果園,每畝施用硼砂0.3~0.5公斤、七水硫酸鋅0.8~1.0公斤。香蕉苗定植成活後至花芽分化前,施入約佔總肥料量20%的氮肥、50%的磷肥和20%的鉀肥;在花芽分化期前至抽蕾前施入約佔總施肥量45%的氮肥、30%的磷肥和50%的鉀肥;在抽蕾後施入35%的氮肥、20%的磷肥和30%鉀肥。前期可施水肥或撒施,花芽分化期開始宜溝施或穴施,共施肥7~10次。

(七)荔枝

常見果樹施肥技術方案(建議收藏)

1.施肥問題及施肥原則

針對荔枝果園土壤酸化普遍,保肥保水能力差,鎂、硼、鋅、鈣普遍缺乏,施肥量不科學,肥料配比不合理,葉面肥濫用及針對性不強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

(1)重視有機肥料的施用,根據生育期施肥,合理搭配氮磷鉀肥,視荔枝品種、長勢、氣候等因素調整施肥計劃;

(2)土壤酸性較強果園,適量施用石灰、鈣鎂磷肥來調節土壤酸鹼度和補充相應養分;

(3)採用適宜施肥方法,有針對性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4)施肥與其他管理措施相結合,例如採用滴噴灌施肥、拖管淋灌施肥、施肥槍施肥料溶液等。

2.施肥建議

(1)結果盛期樹(株產50公斤左右):每株施有機肥10~20公斤,氮肥(N)0.75~1.0公斤,磷肥(P2O5)0.25~0.3公斤,鉀肥(K2O)0.8~1.1公斤,鈣肥(Ca)0.25~0.35公斤,鎂肥(Mg)0.07~0.09公斤。

(2)幼年未結果樹或結果較少樹:每株施有機肥5~10公斤,氮肥(N)0.4~0.6公斤,磷肥(P2O5)0.1~0.15公斤,鉀肥(K2O)0.3~0.5公斤,鎂肥(Mg)0.05公斤。

肥料分6~8次分別在採後(一梢一肥,2~3次)、花前、謝花及果實發育期施用。視荔枝樹體長勢,可將花前和謝花肥合併施用,或將謝花肥和壯果肥合併施用。氮肥在上述4個生育期施用比例為45%、10%、20%和35%,磷肥可在採後一次施入或分採後和花前兩次施入,鉀鈣鎂肥施用比例為30%、10%、20%和40%。花期可噴施磷酸二氫鉀溶液。

缺硼和缺鉬的果園,在花前、謝花及果實膨大期噴施0.2%硼砂+0.05%鉬酸銨;在荔枝梢期噴施0.2%的硫酸鋅或複合微量元素。pH<5.0的果園,每畝施用石灰100公斤,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