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弟弟送給你好嗎?

我的弟弟送給你好嗎?

“老師,我的弟弟送給你好嗎?”剛走出教室,一個3歲的小男孩走過來,他很認真地對我說。我有點懵了,這什麼情況?旁邊有幾個同事忍不住笑出聲來,原來,這個孩子已經不是第一次想“打包”自己的弟弟送人

這個叫龍龍的孩子,媽媽沒懷孕之前,他就是家裡的小太陽,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可自從媽媽懷孕家裡一切都變樣了,首先接送他的人變成了小姨,照顧他的人變成了外婆。弟弟出生之後,大家的目光都跑去那個胖乎乎的小人兒身上,他再次變成了忽略對象。有一次,幼兒園放學所有人都回家了,還是老師打電話他爸爸才匆匆趕來。原來,外婆和小姨都以為對方會接孩子,結果誰都沒來。

聽說,這孩子很討厭他弟弟。旁邊沒人的時候,他就喜歡去掐弟弟一把,或者把弟弟推得趴床上哇哇哭!龍龍兩歲多的時候,是一個很陽光的寶寶,可慢慢性格越來越孤僻。跟小朋友相處也是一言不合就“開打”。

這就是一個二胎教育

失敗的案例。

我的弟弟送給你好嗎?

很多家庭,要二胎的初衷是為了給老大找個伴,可結果卻與預期相隔十萬八千里。還有些家庭,生二胎首先考慮的是“誰帶”、“經濟”、“精力”等等這些問題,卻很少把倆娃的相處當回事。

其實,倆娃相處,才是二胎的重中之重。

這裡有幾個倆娃相處的要點,二胎的寶媽不妨參考一下。

1、尊重

這個指的是尊重倆娃角色的差異、性格的差異。

比如,大多數人都覺得哥哥應該讓著弟弟。如果從尊重的角度出發,哥哥這個“讓”是有限度和原則的。應該更多的是,尊重哥哥的優勢,讓他體驗被崇拜的感覺。而對於弟弟的尊重在於,包容他的弱小,給他足夠的成長空間。儘可能讓倆人能夠體驗一種被尊重的感覺,這樣他們之間的相處,也不會太糟糕。

我的弟弟送給你好嗎?

2、平等

平等,指的是不能厚此薄彼。

無論你偏袒誰,只要你有這種想法,它就像在倆孩子之間劃了一道深深的鴻溝。

以前,有個同事去做心裡治療,她一直不知道原來潛意識裡面是恨著童年時的媽媽和姐姐,所以這麼多年來,與家人相處她都表現得異常冷漠。

“不平等”是最糟糕的教育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父母不能憑喜好去判斷孩子。只有兩個孩子平等了,他們的矛盾才會緩解。才能去思考,一起攜手更好地去探索這個世界。

3、取巧

太極裡面不是有一種技能叫”借力打力“,就是藉助外界的力量順勢轉化為自己的能量。

其實教育孩子也可以”借力打力”。家有倆娃,兩個人就會有互動,而良好的互動就是讓孩子們自己去“管理”自己。比如,哥哥也可以教弟弟學點東西,或者幫著照顧弟弟。而弟弟可以聽哥哥的“使喚”去做點事情。兩個人還可以一起分角色來玩遊戲。

當孩子們懂得尊重了,關係平等了,再慢慢通過磨合找到"取巧“的方式,倆娃之間相處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也就不可能出現“互相嫌棄”的倆兄弟!

  • 作者簡介:勺子媽媽,倆孩子媽,嬰幼兒早教資深教師(專注教育行業13年),曾任某連鎖教育機構課程研發中心主任,主導開發了早教、學習能力等系列課程,爸媽邦特約早教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