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聽濤

北海听涛

北海市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她歷經改革開放四十年,蛻變成熟,成為北部灣畔一顆耀眼的明珠。

在北海這座溫潤的城市裡,尋找最真實的自己,便勾起許多往事的回憶。曾經在山那邊的我想去看海,便有了追逐與嚮往。醉花、醉草、醉自然、醉北海,便鎖住了我的一生,也參與建設並見證了北海的發展。

與北海邂逅,緣於《人民日報》,那是一九九二年,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發了《發揮地理資源雙重優勢在改革開放中崛起 北海市加快開發前景廣闊》,當時是這樣寫的:“北海四季如春,繁花似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魚蝦滿倉,珍珠遍地,還有十里銀灘、海上紅樹林,更有潿洲仙境……”看得我激情澎湃、熱血沸騰,覺得北海是一個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夢想之地。

初識北海,一下飛機,一股淡淡的海腥味裹挾著熱氣撲面而來。從機場直奔大海,一路上,我看到這座城市猶如一個大工地,無數的腳手架直衝雲天,機器隆隆,大興土木;海灘上的人摩肩接踵,操著南來北往的口音;銀行門口的奔馳、皇冠、本田、林肯等豪華小轎車幾乎停滿了……北海太刺激人了,一派大幹快上、欣欣向榮的景象。

懷揣著三本書,擠進人頭攢動的北海市人才交流中心,經過考核考查我被錄用在市委宣傳部。北海,讓我一頭扎進工作,夜以繼日,盡情地揮灑青春,釋放夢想。然而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一夜之間,所有工地全部停工,即將封頂的大樓開著天窗,腳手架靜靜地立在工地上卻不見了人的蹤影,滿目半截子工程,裸露的大樓,圈過的地塊成了一個個大水坑,北海一下子安靜了,靜得令人惶惑,到處是百孔千瘡的景象,那些投資者隨著經濟的隆冬來臨,候鳥般地紛紛飛走了,飛得了無蹤影。

有人說,北海是房地產泡沫經濟的博物館,是文化沙漠,是傳銷的窩子,北海在哭泣。不,北海人卻在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有夢就有未來!

聆聽大海的濤聲,我堅信北海的未來,一定會再創輝煌。北海是一個古老的城市,因為早在兩千多年前,北海就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在北海珍珠城遺址,隨手拾起一枚貝殼,就有三千多年養珠的歷史。北海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到了近代,北海闢為通商口岸,在北海至今散見著法、德、英、美、日、葡、比、意等當年的領使館、教堂、學校等建築。

說北海年輕,一九八三年才成為地級市。一九八四年北海被國務院列為對外進一步開放的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雖是沿海開放城市,經濟卻排在沿海開放城市末尾,處於滯後的局面。一九八四年前,這個海邊的沉寂小城,每到晚上,街上行人稀少,特別是冬夜,更是十分冷清近於淒涼。沒有多少人清楚北海以往的歷史,也沒有多少人關注默默無聞的北海的未來。沉睡多年的北海,似乎被人遺忘了。

一九九○年,北海城市人口不到二十萬人,城區十四平方公里,只有一條人行道硬底化馬路,一盞紅綠燈、一個交通指揮崗、一個百貨商店,沒有一輛出租汽車,全市工業總產值不到五億元,主要是小型化肥、農藥、機電、紡織、造漆、蔗糖以及原輕工系統的煙花爆竹、日用陶瓷等,年產四萬噸的硫酸普鈣廠就成為最大的龍頭企業,除了水產企業外,沒有其他拳頭產品。市區地方財政預算收入只有八千零四十二萬元。全市發電量只有一千三百九十一萬度。第七個五年計劃(1986-1990)期間實際利用外資只有一千零五十二萬美元。

一九九二年,北海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鄧小平南巡講話發表以後,北部灣春潮滾滾,風生水起。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北海這塊熱土上的建設者敢為人先,規劃出城市七縱七橫的道路,最寬的一百二十米,構築了近兩百平方公里的城市大框架,這是一個現代化城市的恢宏氣度。當時,國內外不少規劃專家評價,北海對城市的發展有非常超前的意識,城市道路做到了五十年不落後。機場、碼頭、鐵路及大型工業項目紛紛動工擴建、新建,這些足以令人震撼、心潮澎湃。北海抓住了小平南巡講話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機遇,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完成了驚人的一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弱變強,成為走在地級市經濟發展前列的城市。幾乎全國都知道廣西有個北海市,再不會一說到北海,誤認為是北京的北海公園了。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北海市幾屆領導班子堅持解放思想,克難攻堅,搶抓機遇,跳出定式思維的框框,奮力走出困境。二○○八年一月十八日,國務院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這給北海又一次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站在新的起點上,在中國與東盟、泛北部灣、泛珠三角等國際、國內區域合作中,與東盟合作,進一步凸顯北海區位優勢,是中國、東盟全面合作的重要門戶、前沿和樞紐,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堅持走“產業帶動跨越發展、文化引領持續繁榮、開放增添不竭動力”的發展路子,堅持“真抓真幹、把事幹成、造福百姓”的理念,提出了“實施三年跨越發展工程”目標,主動迎接東部產業轉移,藉助中國電子集團的強大實力和影響力,引進了我國臺灣光寶集團建興科技、冠捷科技、深圳朗科科技、惠科科技和三諾電子等一大批行業龍頭企業在北海建廠投產,成為廣西電子產業硅谷。在北海,親力親為幹事成事、不拖延、不推諉、問不倒成為工作作風,改變了官腔習慣和辯解習慣。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北海終於衝出了低谷。

進入二○一二年以來,北海在廣西十四個市中經濟每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取得了歷史性的重大突破,增強了城市發展的產業支撐,經濟發展呈現出速度快、質量好、結構優、後勁足的鮮明特點,舞起了北部灣經濟區擴大開放合作的龍頭、臨港產業尤其是電子信息產業升級發展的龍頭、海洋經濟發展和濱海旅遊發展的龍頭。北海曾幾度起落的命運,已一去不復返了。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喜獲成功,提升了北海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產生了積極的連鎖效應。北海走向輝煌。

李克強總理認為,北海已浴火重生,發展大有希望。要求北海乘勢而上,北靠腹地,向南開拓,把北海建設成廣西乃至全國的新亮點。

二○一七年四月十九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廣西視察,首站就選擇了北海。習總書記讚譽北海並寄予厚望:“要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港口建設是很重要的,要打造好向海經濟、開放的經濟。”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進入新時代,昔日古港海絲路,又揚起風帆;昔日那一片泥土路,變成了高鐵站;昔日那一片甘蔗地,如今成為城市客廳;昔日那一片木薯地,變成了罐塔林立的現代化廠區;昔日那一片海灘塗,變成了今天前景廣闊的深水港區;昔日那一片旱坡地,變成了今天生機勃勃的產業園區。如今,鐵路、高速公路、海港、空港通往祖國四面八方,遠涉重洋;擴建新建了醫院、圖書館、工人文化館、群藝館、體育館、博物館;有了藝術學院、職業學院、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城市道路、排水、照明、綠化、交通設施及電力管溝、通信等日臻完善。城市七縱七橫大道寬闊,一路一景,一街一景,一季一景,滿眼的綠讓人心曠神怡,四季的花隨風翩翩起舞。入夜,北海處處火樹銀花,燈光璀璨。還有北海銀灘、潿洲島、百年老街、海底森林、星島湖等名勝景點。在這座城市落腳,彷彿邂逅了情投意合的愛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空氣清新,水質純淨,北海被譽為中國優秀的旅遊城市、中國最宜居的城市。

北海人堅韌、包容、開放、奮鬥。進入不惑之年的北海、砥礪奮進的北海,更加美麗、更加富有活力!( 董曉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