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潤厚重、奔放爽暢,賞王羲之《行穰帖》

王羲之《行穰帖》,草書,硬黃紙本(唐代雙鉤廓填墨),縱 24.4 釐米,橫8.9釐米,2行15字。原為北宋宣和內府所藏,收《宣和書譜》,後落民間。清再入內府,乾隆御筆題“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八字。後再散佚民間並傳入美國,收藏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該帖筆畫厚實,線條豐滿,滋潤厚重,筆勢雄秀,一瀉而下,姿態多變,書風開張,奔放爽暢,篆籀意味濃厚,魏晉之風四溢。

據唐代張懷瓘《右軍書記》記載,原文為“足下行穰久,人還,竟應快不? 大都當任縣,量宜,其令(闕二字)因便任耳。立俟。王羲之白”。該帖只是原文的片段。

滋潤厚重、奔放爽暢,賞王羲之《行穰帖》

釋文:足下行穰,九人還示應決不?大都當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