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无反,终于来了

尼康的无反相机出现了!

尼康是一家很有意思的厂家。他在技术上有足够的开拓精神,但市场营销上又往往保守。他很早就发布了自己的无反相机,并且技术先进。但为了不冲击自己的单反市场,又十分保守的选择了一英寸底。好吧,我们必须要说,1系列的微单真的好用,超高速的对焦,每秒60张的连拍,出色的防抖,不错的视频功能,小巧的机身,出色的操控,都为它增色不少。可惜在大底的世界里,它,败的一塌糊涂!

尼康无反,终于来了

本次,尼康推出新无反前必然痛定思痛,于是有了看似夸张的卡口。从之前1系列对尼康单反镜头的兼容来看,放心,新微单即使转接单反镜头也对焦如飞。而且,这次尼康又赶在佳能之前,露出两款主机和多支镜头,很好的表现了自己的锐意进取,足可让自己的铁粉为之欣喜。

尼康无反,终于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尼康本次采用了当年发布DF一样的策略(也就是在很长时间里,一点点的放出产品细节,借用悬疑不断炒高热点,撩足大家的心),好吧,新系列新气象,我们等着他不能干一炮!

尼康无反,终于来了

尼康无反,终于来了

尼康无反,终于来了

尼康全画幅无反总算是现身,正如你在视频中看到的那样,在机身的一侧可以明显得看到快门按钮,另外一边则是一个拨盘。另外这张图看上去镜头卡口特别大,这支镜头应该是支大光圈定焦镜头。

尼康无反,终于来了

应该说,尼康单反相机的图片拍摄能力毋庸置疑,新的微单必然要抢占另一高地——视频市场。

是的,尼康在视频方面的积淀并不算多,但想想世界上第一台可拍视频单反就是尼康D90,再看看D850在视频拍摄能力上力压佳能5D4,考虑到尼康没有佳能C系列摄像机那样的包袱,我们相信,尼康在视频领域的主力就是它的微单。毕竟,利用转接环使用F卡口镜头,并且不受机身限制,可以更为自由的发挥的新微单,是一个探索新领域的绝佳载体。我们,有什么理由怀疑它的未来?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虽然不比佳能慢,但相对微单市场布局多年的索尼,尼康还是落后很多。即便在机身上有所超越,重新构建镜头群也非举手之劳。甚至此时索尼也可笑着对后进者说“我的镜头群,比你们都庞大”。

此时,如果尼康足够开放,肯定会秉承“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的名言,联合适马、腾龙,在他们的微单镜头中,增加自己的新卡口版本。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佳能未醒,索尼已强的此时,抢占微单领域的第二把交椅。

除了官方视频里我们看到的,外网还曝光了以下图片:

从机顶看,新微单的外观设计借鉴了单反的构造。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在操控性上,该系列微单会秉承尼康单反,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个性化的改进。

尼康无反,终于来了

这就不用说了,尼克尔镜头是招牌。相信在通过转接后,新系列微单对曾经的尼康单反镜头有很好的兼容性。

尼康无反,终于来了

新的卡口,超大的!

尼康过去几十年都在吃卡口的亏,优异的光学设计能力也因为小卡口而无法显现出来。物极必反,这次肯定搞个超大卡口,吓死对手,并释放自己牛逼的光学能力。

尼康无反,终于来了

是不是感觉相机的卡口“含”着镜头。从系统的体积看,和索尼A7系列大小差别太多。

尼康无反,终于来了

尼康无反,终于来了

还有很多细节,其实都是从官网扒的,这些人真神了……

尼康无反,终于来了

以下是一些花边消息~~~

1、电池应该使用了目前单反所用型号,但续航力据说不如现在的尼康单反(这不明摆着么)

2、有非常好的视频自动对焦能力,但不知道以前未进行视频优化的镜头,在机器上视频对焦是否拖后腿。

3、视频自动对焦能力可能会分两个版本,便宜版当然没那么好啦。另外对副厂单反镜头的兼容性未必有原厂好。

4、4500万像素那台的AF跟焦能力可能比索尼更好。

5、使用F卡口转接环后可以安装任何尼克尔镜头,你依然可以玩1960年代的尼克尔镜头。

6、官方新闻大概会在接下来几周发出,大概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片。

大概是国外程序猿粉丝发现了一个隐藏的网页信息,即在2018年8月23日,官网会发出这台新机的官方新闻。

尼康无反,终于来了

此前一些小道消息就一直说在7月23号,尼康要发东西,果不其然今天就有动作了,这个宣发视频又开始玩悬念,尼康要吊大家一个月的胃口呢!

尼康发出的第一支Teaser 《光之旅 Travel of Light

最后要注意,他们这次搞事情,全球同步媒体宣发视频,更换官网首页宣传图。

尼康Global 全球网站

尼康无反,终于来了

尼康国内网站

尼康无反,终于来了

尼康日本网站

尼康无反,终于来了

为此还专门做了一个网页,支持中日英三种语言切换。之后应该还会发布其他的Teaser视频,一个一个把新机的特点讲清楚。好了,其实人家下了很大一盘棋,现在就等着你们天天点击官网去看消息了!

https://events.imaging.nikon.com/live/cn/(复制链接在浏览器打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