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園、六區」打造一流中國橄欖谷

讀道文旅在中國甘肅隴南橄欖谷總體定位上提出,樹立以橄欖產業集聚區為核心的產業發展平臺,建設油橄欖產業鏈和相關一二三產業的發展,以油橄欖種植為資源基礎,同時以打造世界品質橄欖產業谷為出發點,通過“產業集聚、資源整合”為核心戰略,闖出一條中國式的橄欖油產業及區域又好又快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橄欖產業和與其相關的文化旅遊經濟、體驗經濟及會展經濟等綜合產業,通過文化打造、生態引領、產業推動,把隴南橄欖谷建成競爭力強、輻射面廣、影響力大、國內最大、全球知名的橄欖文化生態經濟帶。瞭解更多

一帶、一園、六區”打造一流中國橄欖谷

一、地理格局三大優勢

(一)一流的區位——全國油橄欖最適生長區

全國油橄欖最適生長區,隴南是甘肅省唯一屬於長江水系並擁有亞熱帶氣候的地區,被譽為“隴上江南”。經考察論證,隴南市武都區白龍江沿岸川壩河谷區及半山地帶的氣候特徵和土壤結構等與地中海沿岸相似,對油橄欖夏梢生長極為有利,為全國油橄欖最佳適生區。

一帶、一園、六區”打造一流中國橄欖谷

(二)一流的產區——中國橄欖油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中國橄欖油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武都區是中國四大油橄欖生產基地之一,油橄欖產量高,含油率高,所產橄欖油產品榮獲中國林產品博覽會和甘肅省林業名特優新產品博覽會金獎、銀獎。2004年,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審定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並予以保護。2005年發佈《關於對武都油橄欖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公告》。瞭解更多

一帶、一園、六區”打造一流中國橄欖谷

(三)一流的環境——山河相擁,東西融匯的獨特地理環境及氣候土壤環境

基地處於白龍江中游,西秦嶺和岷山兩大山系自基地兩側沿江岸向東西延伸,形成了“山河相擁,山川夾帶”的地理格局。位居山河之間的獨特地理環境、良好的氣候、優質的土壤成就了隴南武都橄欖生產基地的產地優勢。

一帶、一園、六區”打造一流中國橄欖谷

一帶、一園、六區”打造一流中國橄欖谷

二、三產融合產業模式

推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基地建設為基礎,發展農產品加工、休閒旅遊的二三產業。響應國家農村供給側改革的號召,改革企業內部的供給側的質量,擴大企業產能,提高企業加工能力和市場佔有率。響應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導向,保障油橄欖果原料的收購和農民利益,打造富民產業,提出本項目——油橄欖全產業鏈轉型升級重大示範項目,建設集油橄欖種植、加工、研發、銷售、文化博覽、會展農業、陽光體驗、休閒旅遊於一體的現代化全產業鏈生態園區。瞭解更多

一帶、一園、六區”打造一流中國橄欖谷

將油橄欖的精深加工、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既帶動了當地油橄欖的種植業的發展,又推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項目的輻射作用對該地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帶、一園、六區”打造一流中國橄欖谷

油橄欖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文化旅遊產業不斷髮展壯大,成為隴南武都的主導產業。以油橄欖產業為主導產業,變被動消費為主動消費,產業升級、產業轉型、產業打造等特色功能植入,滿足產業鏈需求。

一帶、一園、六區”打造一流中國橄欖谷

三、一帶一園六區的空間結構

一帶:橄欖文化體驗帶。

一園:橄欖生態示範園。

六區:橄欖產業種植區、橄欖主題公園區、橄欖健康養生區、綜合服務配套區、橄欖生態產業區、橄欖小鎮度假區。

一帶、一園、六區”打造一流中國橄欖谷

四、多方共贏的運營模式

兼顧協調多方利益主體訴求,保證項目成功開發、落地、運營,政府、企業、村民互利互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