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小心被这些习惯或者常识给“坑”了

又到了炎炎夏日,最近几天,温度异常的高,人们的降暑妙招也是层出不穷。

但是,有一些习惯或者方法是错误的。今天就来看看那些容易坑人的夏季小知识。

1、中午12点-2点最热,最不宜出门。确实,中午12点到2点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2点过后气温就会下降。这中间大家一般都在吃饭或者午休,温度高,大家这时候也很少出门。但是,其实不宜出门的时间段还要更长。上午10点-下午3点这段时间其实都不宜出门。这段时间的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对皮肤的损伤最大,也就是常说的损伤皮肤,还容易把皮肤晒黑。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在这段时间内的外出。如果是非要外出不可,也应该做好适当的防晒工作。

2、炎热的夏天,我们的胃口也会随着下降。而由于火辣辣的天气,人们更钟爱于吃一些清淡的食品,一盘清凉小菜,一盘瓜果李桃,不仅充饥,还解渴。但其实,夏天的饮食不可以国语清淡。夏天出汗较多,能量损失较大,盐分的流失也较多。所以,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 足人体的代谢需要,多补充一些盐分。

3、俗话说“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就算我们在家闲着,午饭过后,中午也要休息一下,不然一整个下午精神都不好。但是,中午休息的时间是不宜过长的。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 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 不舒服而更加困倦。所以,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二三十分钟就差不多了。

4、要说夏天最喜欢干什么,当然是约三五好友,一起撸串喝啤酒了,啤酒还必须要是凉的。炎热的傍晚,一口冰啤一口串儿,美滋滋啊。但是,冰啤对于降温却是没有一点作用的。研究表明,冰水解暑是心理作用,身体为了维持一定温度,会释放更多热能来平衡因喝冰水降低的体温。冰镇啤酒对消暑并不起什么作用,且夏天人体消耗大,如果再不断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热乎乎”的感觉会持续,口渴出汗现象将加重。所以,撸串和啤酒更配,和解暑祛热却不配。

炎炎夏日,小心被这些习惯或者常识给“坑”了

5、地上洒水降温。很多人喜欢在地上洒水降温。特别是又院子的朋友,天热的时候,都喜欢在院子里洒水,以起到降温的作用。然而,这样只能暂时降温,时间一长,湿度增加,反而更加闷热。水汽蒸发时,地面的细菌和灰尘会随着水蒸气飘散到空气中,不利健康。

6、光着膀子,赤膊上阵。在夏季,总能看到很多人,光着膀子,以为这样会更凉快。一般来说,衣服面积越小,身体散热也越快,越觉得凉爽。但研究表明,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能通过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起到降温的作用。盛夏酷暑之日,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会感觉更热。

7、冰镇西瓜。西瓜算是夏天的特色了。夏天来块儿冰镇西瓜,解暑又解馋啊。但是,吃冰镇西瓜也要注意,最好吃吃整个的冰镇西瓜。因为切开的西瓜冷藏后,瓜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冷气被瓜瓤吸收。长时间的冷冻,使用的时候会刺激口腔内的唾液腺、舌味觉神经和牙周神经,尝不出甜味,还损伤脾胃。所以,西瓜最好整个在冰箱里冷藏,而且不要超过2个小时,样才既可防暑降温,又不伤脾胃,还能品尝西瓜的甜沙滋味。

炎炎夏日,小心被这些习惯或者常识给“坑”了

8、戴深色墨镜。夏天出行,不管是开车、骑车、或是步行,都喜欢戴上墨镜,这样眼睛就不会害怕阳光了。很多人认为镜片颜色深遮挡阳光的效果就好,但是,颜色深的墨镜并不利于驾车安全。浅色墨镜可以减少阳光的直射。深色的墨镜虽然也减少了阳光直射,但是墨镜的暗色延迟了眼睛把影像送往大脑的时间,这种视觉延迟又会造成速度感觉失真,使你做出错误的判断。

9、宝宝不能吹空调。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婴幼儿不能吹空调,寒气入体容易落下病根。但其实,合理使用空调,可以帮助宝宝运动、进食和睡眠。美国儿科学会AAP(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都推荐父母给宝宝合理使用空调。

10、婴幼儿不能吃冰淇淋。夏天,家家户户冰箱里必不可少的就是冰淇淋了。但是很多宝妈宝爸都不会给自己的孩子吃冰淇淋,像吹空调一样,害怕凉气入体。但其实,1岁以上的宝宝都可以适当吃一些冰淇淋,如果宝宝出现喉咙肿痛时,冰淇淋还可以帮助缓解不适、消肿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